网络文学发展简史
主讲人:知名网络作家周兰萍
我们今日所提及的“网络文学”,其定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在网络上进行原创写作的文学形式”还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的文学作品”亦或是“网络时代的文学”,其根本都来源于“网络”与“文学”两方面。
因此在本课的开端,会让同学们先了解“网络”与“文学”是如何链接,并发生“化学反应”的。了解了“网络文学”的由来和特性,将有助于把握创作的脉络,并逐渐由“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
古早的前史期: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1987年9月,中国学术网( 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 CANE C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14日,研究员钱天白先生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91年4月发表的《奋斗与平等》,是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上的第一篇留学生小说。文学从此以网络为载体,开始了数字化的传播。
1992年,海外留学生搭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中文新闻讨论组ACT,手动录入金庸、古龙等经典作品。
随后几年,留学生们纷纷创立《华夏文摘》、《新语丝》、《橄榄树》、《花招》等电子刊物,中文网络文学创作自此初步形成了规模。
1994年4月20日,中国正式全功能联入国际互联网,宣布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成为国际互联98家庭第77名成员。
1995年5月,互联网正式商用化-允许个人或企业联入互联网
1995年8月,中国大陆第一个BBS水木清华站正式建立。随后多家知名高校纷纷建立BBS站点,中国大学生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迅速投身于这一未经开垦的处女地。
1997年12月25日,美籍华人朱威廉制作了个人网页“榕树下”,成为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文学网站。
至此,网络文学创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基本完成了发酵,以汹涌之势潮卷而来。
(“网文大讲堂”未完待续,下星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