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黄山下起雪来,飘飘洒洒,四周都雾濛濛的。效罗早早起来,给马加料,查点金队的人员,顺便把每一个人的金带摸了一遍,告诫大家:“这路途遥远,小心无大错。”宽寨主邀请大家上黄山主峰观景:“难得一见黄山雪景,那主峰离我这大寨三十多里,山下到山顶有七八里地,老法师坐滑竿上去吧。”韩三代照例护送少寨主去汤浴,于是善空法师,骆神医和效罗就随着宽寨主出发了, 大家在雪中骑马登山,都感觉别有一番情趣。宽寨主自言:“我虽粗通文墨,但确实不是吟诗和歌之人,这黄山之美,我是道不出来了。”马到半山,雪就停了,宽寨主领了七八个寨兵从马背上取下滑竿,抬着善空法师,几个人从北面向顶峰走去。骆神医回头对效罗笑笑:“这黄山我熟悉,还是我来给你们说说吧。这徽州原只有黟山,黟字从字面上看即黑多,就是乌黑的意思。只因那山石黝黑泽泽放亮,史书则记载为黟山。到了唐朝,唐明皇看了一本关于道家的炼丹之作,其中有轩辕黄帝黟山炼丹,升天为仙的故事,于是便命人将黟山改名为黄山,以纪念始祖,自此,这徽州就和黄山结合在一起了。在中原,三山五岳几千年就矗立在中华大地上,唐朝诗人李白赞颂黄山的诗句,用仙境之容罩住了黄山,人们并不知道这黄山到底有多美,直到明朝那背包行天下的徐霞客,才把这黄山险峻奇绝的面纱揭开,才有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一说。纵观黄山其美有四,就是云,松,泉,石。人们常喜用‘四绝’一词,也是说她的美已至绝顶。在黄山,你才能感受到:
石为山之骨,
泉为山之灵,
松为山之眉,
云为山之魂
的四绝真谛。”下马之后,离山顶还有一半的距离,山高雪滑,宽寨主提议小憩一下。众人回头看那座座山峰,银装素裹,宛如神女聚会,山顶上的棵棵松树,象仙女发髻上插着的头簪,悬空垂延,点缀得恰到好处。“黄山之美,非人间之美啊,”效罗感慨着。骆神医手指着远处:“李白诗曰,
问余何必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悠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然说的是夏天,可这黄山不分四季,都是人间仙境啊。”中途歇息过后,善空法师坚持余下的路程自己去走,所以宽寨主让几个寨兵围着老法师,效罗在前面小心地拉着爷爷的手,向光明顶攀援。骆神医也不顾登山气喘,又将黄山溪流飞瀑泉水汤池夸了起来:“这黄山峡谷众多,遍布泉瀑溪涧,就不说那远近闻名的汤口灵泉,只这远山飞瀑从天而泻,那气势磅礴就震人心魄。在这山上,你会时时遇到半山溪水欢欢而下,嬉戏喧闹,在那山间蹦跳畅流而去。再细细近观松边瀑布如银缎淅泻,水花细溅,也似那风吹丝线断头,望远看近皆为壮观。这泉是山的灵,有了泉,山就有了灵性,就活蹦乱跳,就年轻啊。”正好走到一处溪流断崖,小瀑边缘已结冰凌,骆神医说:“你看,这冬天的溪瀑,那冰凌流水刚柔相济,阳光映照彩虹相间,这都是那黄山灵动的感觉。”效罗哈着手,掰下一柱冰来,放到嘴里,“咯呲,咯呲”就嚼起来,“真甜,冰糖一样甜,不信你尝尝。”拿起来就往骆神医的脖子里放,两人逗来逗去,“山高路滑,不可不可。”老法师连忙劝说,效罗吐了吐舌头,又老老实实地护着爷爷上山了。
走到一处缓坡,这里山上已不见雪,坡上山树丛丛,就见雾凇挂满了树枝。雾凇是这山里的雾,雨,雪凝结在树枝上的冰挂,犹如珍珠脂玉垂挂,满眼银帘。山风偶来,枝挂撞击,树动叮当有声。
终于登上光明顶了,和山下不同,这里阳光灿烂,云海茫茫,宽寨主向老法师讲道:“观云海冬日最好,因这雨雪天气较多,致使山谷底层水汽充沛,雨雪过后极易形成云海。 晴天,风小,云海稳定,有时能持续长达数日之久, 可说是奇绝壮观。这云海四面要从几个地方去看,那玉屏楼前观南海,清凉台上看北海,排云亭望西海,白鹅岭看东海。而我们到这光明顶,就是要看天海。”大家站在山顶上,看云海如同平畴沃野,在阳光的照耀下缓缓流淌。云涛雪浪中,三座主峰犹如东海蓬莱仙境中的仙山神岛,在那云的海洋里展现。正赶上今天雪后风和日丽,谜一般的云海使峰林奇绝再现,山中巧石更显玲珑,古松更加苍翠。黄山的云海,一天四时变化莫测。呼的一下山风骤起,云海泛起了波涛,远处的山峰和身边的松,石都在雪浪中若隐若现,云雾升腾翻滚象那万马齐奔。近处的云海被撕开一个裂口,把那三座高峰展现在大家眼前,抬头远眺云海茫茫,低头看那轻云薄雾萦绕在山谷之中,人们此时领略到了“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神奇境界。善空法师双手合十,对效罗说到:“佛法无边,我佛慈悲。那延绵空远的云海,似真似幻,渺渺茫茫,是对空与无的独到演绎,蕴含着博大的玄妙哲理。”半晌 ,没有说话的骆神医吟出一首诗:
“缥缈离奇峙碧空,
浑疑云外复云中,
杜鹃开向春光后,
烧遍峰头万树红。”
他接着说:“这是江南才子程之的云外峰,正好说这云海变化的。”效罗这时突然感悟到:“这云是山的魂,山有水它只是灵动了,可它有了云,那就象人一样的活了。薄云轻雾那是大山在了望和伸展自己,云海弥漫那是黄山在沉思和休息,阴雨绵绵那是黄山在伤心哭泣,黄山象人一样,它是有魂魄的。”这番感悟,引来大家齐声叫好。宽寨主招呼众人:“我等外出时间不短,也该下山返回。”善空法师忽然想歇歇,效罗把旁边的大石板掸了掸土,把腰上系着的布条解开铺好,扶着爷爷坐了上去。这时,天空上出现了五彩光环,宽寨主叫大家快看,“那是佛光,看还有佛影那。”果然,在那红黄兰绿紫的五色光环的中间,有一个老人团坐在中间。效罗一看,这不和泰山一样吗,“中间的佛是爷爷。”大家似乎不信,效罗请爷爷起身,再一看,光环依然还在,佛影却没有了。宽寨主登时就傻了眼:“这善空法师,那佛影···,”爷爷又坐下了,五色光环里又出现了一尊坐佛。“啊,活佛,活佛。”几个寨兵跪在地上就磕头,善空法师笑了,“佛光而已,何必当真。”一会儿,佛光就消失了。大家沿山而下,边观边行,那几个寨兵,非要抬着善空法师下山,他们紧紧围着,每一步都走的那样小心,效罗看着他们的样子,心想:“爷爷,现在就是他们心中的活菩萨。不过,说起来,在我心里爷爷不也是神吗。”
下到山的中间,大家又骑上马匹,回头望去云层遮顶,那山,高不可攀。骆神医向老法师讲:“当年李白把黄山描绘的高之又高,你看他的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焰金芙蓉。”老法师笑了笑:“诗圣言之山高,乃自比渺小,此心胸老身无可比拟,这自古以诗明志,人人尽用夸张手法而已。”越往下走,路边松树渐少,有一幼峰山顶长一松,那悬空伸展,树冠平整茂密犹如伞盖,“这是黄山独有的松树,它石隙为家,坚韧挺拔,笑傲风雪,孤魂独绿,可谓绝世风景。恰似美人的一道秀眉,有了提睛之美。”宽寨主也开始咬文嚼字。“关于这松,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唐代僧人岛云,云游黄山,随行小徒不慎被山风吹下山去,数日后小僧回到岛云身边,言及落到山间平顶巨冠的松树上,才保住了性命。后来老和尚又带着徒弟,返回到山上到那棵松树前跪拜,还将它命名为蒲团松。”宽寨主特别佩服骆神医,不仅是他的医术现在还有他那文采:“神医对这黄山了如指掌,敢情是自幼就多来登山了吧?”“哪里,我是一次都没来过。”宽寨主眼睛大睁:“那你是如何想起来说这些的?”骆神医把他那舅舅数次神游黄山,洋洋万言文章大作,自己自幼就多读神想,直到现在还背得滚瓜乱熟全部说与宽寨主,宽寨主不由地点头:“如此说来,骆医官真乃文曲星下凡也。”大家说着笑着,就回到了仙源,上了黄山帮的大寨。
大年初一的晚饭,还是那样丰盛,宽寨主心情特别的好,他向大家说:“大年初一登黄山,佛光普照,今年我们还是万事大吉,今天来他个一醉方休。干,干。”效罗和骆神医他们都不想再喝了,骆神医想起前些时,在关外黑家窝铺赫连英才的婚礼上对诗的事,马上有了主意:“宽寨主,这新春佳节就是要高兴,那喝酒是武的,咱们今天也来点文的,赋诗黄山,以文对武。凡是对不上来的喝酒,怎么样?”宽寨主连声叫好:“好好,这个办法好。”黄山二三当家的甘拜下风,举着碗:“我们喝酒就是了。”头桌就剩下宽寨主,善空法师,骆神医,效罗和韩三代。三代忙说:“那少寨主虽不上桌也算一个,一会儿写好诗让他们拿来,也显显咱女中豪杰的文才。”骆神医提了规矩,就黄山的“四绝”石,泉,松,云,每人用四种体裁各自表叙,“五言,七绝,古词,楹联。各一首,体裁不对,答不上来,排行最后,就要罚酒一碗。”宽寨主一听就直咋舌,“啧,啧,一首还不行?怎么这么多呀。”骆神医低头思索一会儿,就喊道:“取那纸墨来,我想好了。”这时宽寨主也高喊纸墨,只见那龙飞凤舞:《松》
“高山飘绿袖,
傲雪迎寒风,
恰似美人眉,
黄山万年松。”
宽寨主挺得意,回头一看,人家骆神医三首诗全写在纸上了,正琢磨楹联呢,“呀呀,咱又落后了。”再看,那老法师刚拿起毛笔,效罗也刚刚想好,韩三代跑去和少寨主商量着写去了。“这骆神医真是个大才子啊,得,我也赶快想吧。”宽寨主提着笔又回去思索他的诗去了。
骆神医铺开纸张,让人贴在忠义堂的墙上,其后是善空法师、宽寨主、效罗等人的。人们纷纷围着看,三诗一联跃然纸上。先是骆神医的:
《石》五言
黝黝紫中黑,
女娲手中堆,
补来天上彩,
广映黟山辉。
《松》七言
玉女秀身发中钗,
仙人圣手山中怀,
翡翠婀娜龙凤舞,
世人都晓仙客来。
《云》 词—采桑子
徽山娇美无所替,
清晨暖絮,
午后飘逸,
黄昏细雨蒙纱丽。
秋黄冬白波涛起,
何人赏析,
彩虹艳聚,
升腾翻滚万马驭。
《楹联-泉》
山泉流泉热泉冷泉高泉低泉直泉绕泉泉泉尽是有路可走;
飞瀑流瀑大瀑小瀑宽瀑细瀑清瀑浊瀑瀑瀑皆为居高临下。
后面接着就是善空法师的:
《松》七绝
万年黄山千年松,
迎客晨暮寒风中,
谦恭之中情常在,
依稀辩的佛修行。
《石猴》五言
万年修行座,
人间解困惑,
成山终忘我,
行善变佛陀。
《咏泉》词—卜算子
音瓶中柳,
点滴变清流,
阴雨飞瀑浊水过,
我自涧中游。
山间溢沸水,
洗去人间愁 ,
汇聚成河江中走,
从善方如流。
《楹联-云》
轻云缥缈彩云映照云浪若现云涛翻滚云海茫茫都是黄山美景奇云;
七彩祥云五色红云莲花瓣云朝云暮云朵朵白云皆为佛祖解难仙云。
效罗少了古词,只因不知其规则,应该如何去写。他不好意思的说:“小时贪玩,只识练武不愿读书,家中屡劝不听,现在方知爷爷当年教诲之深。”
《松》五言
云涛身边舞,
朝阳万箭峰,
绝顶支华盖,
九天架神弓。
《石》七绝
天上围棋聚众仙,
黑白对弈战火掀;
不慎墨子几番落,
飘飘洒洒成黄山。
《楹联-泉》
黄山溪流涓涓垂流姗姗合流款款汇流淹淹涌流欢欢入江宽宽直奔东海;
莲花细泉滴滴小泉溪溪鬃泉急急游泉溢溢动泉聚聚归河徐徐流向普陀。
四,宽寨主,
《松》五言
高山飘绿袖,
雪迎寒风,
恰似美人眉,
黄山万年松。
《云》七绝
朝登山顶观云海,
白云茫茫翻滚来,
昨夜寨中屋被薄,
扯来云絮巧手裁。
《石》词—西江月
黄山巨石垒峰,
峡谷不见人踪,
仰头山顶又招手,
喧闹原在山中。
不顾气喘攀登,
鸟飞鹿跑熊奔,
登上峰顶回首望,
妙石装点云松。
《楹联-泉》
莲花山泉紫石灵泉九华流泉高山
仰泉小山溪泉都是黄山仙泉;
峰顶流水半山泻水雾气沸水悬空
浊水天庭雨水尽为徽州神水。
这时韩三代气喘吁吁地跑来......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