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编者按】:
郑毅先生诗词,构思新奇,立意优雅,风格秾丽,韵美辞工,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其虚实对仗,结构严谨。文笔之洒脱,感情之奔放,心境之辽阔,语言之流畅,不同凡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又逢周末时,还读郑公诗。
细嚼平凡字,欣然解渴饥!
——开卷有益
郑毅诗作欣赏(43)


七绝. 武夷山大红袍
(周末秋茶吟之三)
九月五日
茶盏端香品自高,沸声出色醒纤毫。
通观一片游红气,悬似征前织战袍!
(又)
遑论高低价不同,茶颜几变响壶中。
饮时牙浸三分水,便渍来香一品红。
(又)
常作武夷山里客,每来忘摘武夷花。
更曾难觅人攀壁,倒挂岩间釆古茶。
(又)
都说茶分贵贱多,红袍战将又如何?
风流饮罢求高古,铁劲秋山勒一歌!

七律. 周末睡懒觉、“煲”手机之后
九月六日
我复今朝憩自家,明朝莫管走天涯。
关情故里常空念,束手残钱少买瓜。
潮洗积泥推一水,云何溅日下三巴?
炎炎已过秋强半,另半秋当捂淡茶。
七律. 欲往京,示田兄
九月七日
问美京城待赏秋,早飞红叶在心头。
香山赐得颜深未,醉菊重摇气浅勾?
袴旧居家适新我,云残为月出岑楼。
欲乘风去长驱旅,寻梦乾坤几处留?

七律.飞 京
九月八日
天涯星点吐华章,旋久机灯照急航。
我掬云波情不散,笔催诗意夜迷茫。
初心七月从头捋,大势三更顺后香。
若辨桂花南北异,中秋早到为京凉。
【注】:“七月”,今乃农历七月廿一。

七律. 应约赴建国门外大街与常砢先生、心之先生、田兄以茶、餐小叙并商合作,敬赠拙句
九月九日
兵家血性护安康,鹰眼飞风料又狂。
老羽振雄翻一锐,新言演义究三強。
生如寥落非人我,烈有崩腾说棣棠。
毕竟河山烽火耻,今朝鉴了要重光!
【注】:“三强”,今中美俄。“棣棠”,棣棠花,亦作棠棣,代指郭沫若先生历史剧《棠棣之花》精神。

七律. 自京返渝航中急整理在京晤谈小结
九月十日
凌空天比乱云高,敞放心情走一遭。
惭忘虚怀谬千里,苛求实项计分毫。
来迟俯眼怜山尽,晒日流光叹脸熬。
笨鸟先飞羽疲啄,是吾怅拂鬓灰毛。

七律. 贺孙兄牡丹江市后七子诗社周年庆
九月十一日
半生牢记牡丹江,那是顽皮趣一桩。
拍肿输赢小儿手,释空聚散旧声腔。
今秋满岁花才艳,昔我初心忆要降。
问醉朋侪无隐晦,诗潮扑到酒为撞!
【注】:“拍肿”句,指儿时与小伙伴常伏地手拍折叠糖纸相赌,因牡丹江市糖纸乃“王炸”份量,从而早早认识了牡丹江。

另附:专为上周拙作答疑——
上周九月二日(周三)发表的拙作《七律. 归渝叙别》原诗如下:
各朝岐路莫彷徨,底腹难描锦绣章?
三教知儒焉释道,一端说项有名堂。
退潮河渐泥滩瘦,议事人非卜筮盲。
拂罢红尘再重遇,问吾对月几圆场?
其中,有读者来电话,质疑拙诗“岐路”用法,以为“歧路”之误。感谢读者们对拙作的欣赏和提出的关心、问疑。现敬答:其实“岐路”就是“歧路”,没有任何问题。
在古汉语中,“歧、跂、岐”,三字形不同而字义大体相同,在特定条件下可互换。
“歧”,同“跂”。形声。从止,支声。或作“岐”。本义:多余的脚趾)。“跂”,(《说文》:“足多指也”)。
或作枝歧。(《集韵》)。“歧趾而胪情”。(张衡《思玄赋》)。叉开,事物错出。“物两为歧。”(《尔雅·释名》)。
所以,“岐”字历代因以流传,一批因“岐(歧、跂)”字来组词的语言现象屡见。
较多的,如有:“岐路(岔路)”、“三岐路口”、“岐首(两个头)”、“岐旁(岔路,两通的道路)”、“岐路人(宋代称民间卖艺的人,也作“岐路”或“路岐人”),等等,可鉴之。
知我者,读者也;恩我也,亦读者也。郑毅再示诚示谢!


言言若抵玑,好个郑公诗。
不厌萦回品,直教来者痴!

【作者简介】:
郑毅,大学专攻汉语言及古典文学。从事过工农军学商教政警等职业,长期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同时作为社会学者,曾连续参加中韩东亚文史学术交流、全国和省级海峡两岸文史学术交流并宣读诗词研究成果,连续为教育部中美交流项目中的美国高校教授访华团开办诗词讲座等。
历经人生甘苦心路,重学养、重生活积累,包括长期囯内外行旅经验,创作大量诗词,极少投稿,诗词作品及理论研究也尚未整理出专著。担任市内外一批文化、经济团体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