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UERpwqHimgEXECO28Jfx4g
作者/建国
记得小时候,一亩泉河清澈见底,一群群小鱼儿在水里游曳,一对对野鸭在水面上沉浮,艳丽的荷花被莲叶簇拥着争相绽放,无数的蜻蜓在蓝天碧水间上下翻飞,两岸是蒲草丛丛,芦荡茫茫,宛如一幅江南水彩画儿,深深镌刻在我的心里,伴随我度过了金色的童年。
那时,我家就住在岸上的水碾头村,学校也在河边。所以,我和小伙伴儿们常在河边嬉戏玩耍,捉蟹、捞虾、逮黄鳝、掏鸟窝,其乐无穷。

狡猾的河蟹将窝选在蒲草丛下的洞穴里,而且,常与蟾蜍结伴同居,你得先用苇条将蟾蜍逗出来,再慢慢伸进手去,当触到蟹鳌时,要迅速将其攥住,否则,会被钳破手指。
捞虾倒很容易。傍晚,夕阳映红了河水,虾群便涌向岸边,熙熙攘攘,密密匝匝,只要你轻轻撩起水边的苇葭,用笊篱捞,一会儿就捞满竹篓。回家用酱油一烹,便是一道好菜。

逮黄鳝就没那么简单了。黄鳝栖身在沟汊边沿的泥洞里,十分机警。常言道:“善其事必要利其器”,你得先用一根细钢扦,将一端窝成圈做把柄,另一端磨成尖并煨个小钩,把蚯蚓套在上面做诱饵。之后,你还要学会“打金钩”,即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张成钳状,中指在上,食指、无名指在下,将黄鳝拦腰一钳,任它怎么挣扎也挣不脱了。否则,你将对这小生灵束手无策,被其溜掉的。
当发现下沿湿润光滑的洞口,定是黄鳝出入的巢穴。然后,悄悄地将钢扦轻轻伸进并微微蠕动,感到钢扦自动颤抖,那便是黄鳝咬钩。这时,你要沉住气,慢慢地、缓缓地、耐住性子往外拉,一条肥胖的黄鳝就会被带出洞来。待黄鳝被拉出一半时,掌钩的手切莫放松,另一只手,马上打金钩将其锁住,迅速放进竹篓里。当黄鳝逮满篓,红霞布满天,我们便可满载而归,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了。

其实,掏鸟窝是最费脑筋的了。一种俗称“呱呱鸡”的水鸟,学名叫苇莺,将鸟巢筑在苇杆上,很难被发现。俗话说:“看起不看落”,即鸟儿俯冲降落的地方,其实离鸟巢很远,而起飞的地方才是巢之所在。你得站在岸上,耐心观察,找准方位,测好距离,否则,会在这茫茫的芦荡里迷失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
当找到一窝小鸟,挑最壮的带回家喂养、驯化几个星期便可出飞儿。训熟的小鸟十分可爱,时而在你身边周旋,啾啾鸣叫,时而飞进芦荡,消失的无影无踪,当你一声呼哨,它又从遥远的地方向你飞来,落在手心里,跳到肩膀上,轻轻啄你的耳朵,吻你的脸颊,那情景实在让人陶醉,让人着迷……
我深深地怀念那童年的小河,忘不了那无限的童趣!
2019.10.28写于古城保定

作者简介:李建国,河北威县人,中共保定市委退休干部。大学学历,毕业于河北大学、保定中山文史学院。进修政治学、汉语言文学。自幼酷爱文学艺术,喜欢散文、小说、诗歌、杂文、葫芦烙画工艺等。常有作品发表于保定市报,晚报、河北政法报及各网络平台。现为文艺作家协会副主编,威县作家协会顾问。
投稿务必投邮:
2636236131@qq.com声明原创、首发!严禁一稿多投!入群请加文艺作家主编微信gx6778 ,识别下面二维码分别关注文艺作家和噯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