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节有感
文/ 邓图茂
中国古来就尊师重教。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春秋末期的儒家创始人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受人景仰;到了近现代,教师更被喻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教师职业成为了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为了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自1985年起,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于是乎,中国教师正式有了自己的法定节日,有了拥有节日的自豪感!
我有幸成为教师是在1988年8月,那年刚中师毕业,分配到一所中学任教师,正好赶上第四个(人生第一个)教师节。那天,天高气爽,和风习习,我们全校教职工心情无比激动,围坐在一个大教室里,接受唐副县长等领导的慰问。我们面前的桌子上摆满了苹果葡萄桔子饼干等糖果。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其间没有训斥,没有师德教育,没有师风要求,有的是鼓励,是畅所欲言的交谈,气氛融洽,毫无拘束。此次慰问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致现在还历历在目。第二年(89年),教师节又到了,我盼望前年的教师节重现,可是有点失望,县里领导没来。不过还好,镇财政所所长来了,同样大家围座在一起,同样面前桌子上摆满了水果。虽然水果不太新鲜,但大家同样快乐,同样畅所欲言,欢声笑语弥漫着整个大教室……
盼望着,盼望着,教师节又来了,一年又一年的教师节都来了,可是县里的领导没来,镇里的领导没来,就连不太新鲜的水果都没来。我们望眼欲穿,盼望再次出现唐副县长来慰问的情景,但我们终归失望,只能在记忆里重温。希望越多,失望也就越多,失望越多,也就不再希望,不再希望领导在节日里慰问我们,不再希望別人在节日里惦记我们,自己过自己的节日,自己在自己的节曰里忙自己的工作。于是,我们渐渐淡忘了自己的节日,有时别人提醒,才突然记起,哦,今天是教师节呢,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其实,说在我们的节日里没人惦记我们也不全对,只是换种方式惦记而已。以前全体慰问铺张浪费,后来改为个别慰问,改为表彰优秀,只是因为我不够优秀不在慰问表彰之列,所以没有感觉到而已。还有就是,领导们在我们的节日里对我们关怀备至,总担心我们的思想滑坡,担心我们的师德不够高尚,师风不够规范,总要对我们谆谆教诲,对我们提出种种要求——应该怎么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怎么样,可谓苦口婆心,用心良苦。再个就是,每到教师节,各类媒体,各种报刊,都在歌颂老师,先把老师捧到天上,然后让老师摔下来,摔得屁滚尿流。这一天,也许有人给老师鲜花,给老师最煽情的语言,但这一天一过,一切都归于平静,想骂的骂,想批评的批评。
尊师重教,尊师在先重教在后,没有尊师何谈重教。没有人肯当教师,没有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教育如何发展,民族如何振兴?毋庸置疑,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大,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既然这样,教师就应该受到尊重,受到重视。是不是在教师节慰问一下,表彰一下领导圈定的优秀,就是尊重就是重视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教育靠的是全体教师,不是个别“优秀”教师,个别“优秀”教师撑不起一片天。
尊重教师重视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给教师应该有的社会地位。而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于经济地位,没钱谈地位岂不是笑话?因此,如果真的尊师重教,那么就应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政策规定,不能像贵州大方县一样不“大方”,长期拖欠教师工资,让教师寒了心。要尊师重教,就要让教师真真正正得到实惠,感觉到被关怀。不能尽给老师画饼充饥,让老师望梅止渴,更不能让老师做“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牛。
明天,又是教师节了,我们将会怎样过呢?是象32年前唐副县长来慰问那样过(当然我盼望)?还是优秀教师受表彰,不优秀教师陪着鼓掌?或者是教师们都要接受师德师风教育?或者是默默地做自己的工作?我们拭目以待!
希望过一个有人惦记而又开心快乐的教师节!

【作家简介】邓图茂,男,广东湛江徐闻人,中学语文教师。爱好读书画画,尤爱写作。作品多次在《南端文学》上发表。文风朴实,情感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