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不染真君子
作者 / 淡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诗仙李白给你的评语,清纯自然,神韵天成,楚楚动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代大诗人杨万里咏你的名句,生机勃勃,魅力四射,美不胜收。
古人喜欢称你为“莲”,恐怕是过于溺爱你的缘故,私与你的昵称罢?莲——怜,听来,语气里蕴涵着满满的爱怜之意。记得儿时学堂里吟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是汉乐府民歌《江南》里的句子,小小的心田里便对你充满了无尽的向往。而大才女李清照却喜欢称你为“藕”,她在《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好一个“误入藕花深处”!令人不禁心旌摇荡,遐思无边了......
在君子心目中,你可是情操高洁之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试问百花园里,有谁能够达到如此之境界呢?难怪北宋大理学家周敦颐老夫子发出由衷赞叹:“莲,花之君子者也”!并将周氏宗祠定名为“爱莲堂”,至今千年而不易名。《群芳谱》中说:“凡物先花而后实,独莲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君子之名,当之无愧,舍你其谁!屈原惟愿“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荷,自不待言,芙蓉,也是你的别称呀,用你做成衣裳妆扮自己,可见诗人对你是何等的爱怜。诗仙李太白竟然自号“青莲居士”,献给你的诗有一百多首呢,更是对青眼有加。能够博得中国诗坛这两位伟大浪漫诗人的垂青,你的情操,你的品位,你的风采神韵,试问众香国里,,谁还有胆敢与你比肩争“宠”呢?
而在世人眼里,你又是爱情之花。“枝结连理,花开并蒂”,是人们对爱满爱情婚姻的祝福,而这并蒂而开的可爱之花,正是你呀,称作“并蒂莲”,亦称“并头莲”。一曲晋代民谣唱得好啊:“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连根藕,上有并头莲。”就连你的种子莲子,也被赋予了“连生贵子”的吉祥美好寓意。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中唱道:“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样清丽优美的诗句,描写的又何尝不是情窦初开、柔情似水的江南妙龄少女,对情郎既怜又爱的款款深情呢?至于你“合欢”的别名,满满的柔情蜜意,就更是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能够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毫无疑问,你自然是纯净圣洁之花了。从古埃及到古印度,众多世界伟大文明都把你视为神圣的象征,被广泛融入宗教、艺术、建筑之中。众所周知,佛教自问世后即与你结下不解之缘。佛经里说,佛祖释迦牟尼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你自然就成为佛教的象征。将佛教传入西藏的莲花生大师,亦生于一朵奇异的莲花上。在中国佛教中,到处都是你的身影。诸如佛国被称作“莲界”,佛经称为“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袈裟称“莲衣”等等,比比皆是,不一而足。你的形象,自然成为佛教的标志,作为圣物被铭刻在佛教建筑、经书、图画以及法物上。可见你在佛国的地位何等之高,无与伦比。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因了你的高洁无瑕,人们取“莲”与“廉”、“荷”与“和”谐音,把你作为清廉、和谐的象征。一幅荷花丹青,往往被冠以“一品清廉”,或“一团和气”之名,深受人们推崇,被悬于厅堂、书斋,作为修身养性的楷模与安享太平的祈盼。
一千年前的周敦颐,曾在其《爱莲说》中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浩叹。今天,我要大声告慰周老夫子的是:德不孤,必有邻。爱莲者,大有人在也!
作者简介:

淡远,本名凌德全,山东人。爱好文学,业余习作诗歌、散文,讴歌真善美,弘扬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