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连载】(四十九)
文/张涵(韵娘·吉妮)
49.不听发言不做记录,让你来开校务会议?!
早上,一如既往,程科长端着他的罐头瓶子茶杯从我身边走过:“小张,下午校务会,你也参加一下。”他像自言自语,又像告诉大家,“咱们准备成立校办,培养培养。”
校务会?我也参加一下?还培养培养?培养我吗?我正复习高考,考上我会离开,这个显而易见、理所当然、不言而喻,咱们航校人都知道,还培养我干什么呢?
几位老师微笑看我,很赞同、很鼓励的模样。
也是,自从来到政工,我除了送过一张支票,打字不成,其它什么也没干,白天上班看书,晚上损公而未肥私,没多吃却多占,是得适当干点什么,而开会——还是听着就遥远高上的校务会——无疑就是最光荣最重要的工作!好在,我暗想,开会也能复习,反正我又无需发言。
张凤兰递过来一摞信纸:“你那没纸吧?”

我接过信纸,不明白她的意思。
下午,我随程科长进入隔壁小会议室,按他的手势坐到他和郑校长之间,将张凤兰给我的信纸摆到面前,看一眼坐在长方形会议桌一头的郑校长和分坐两侧的政工、训练、机务、后勤四位科长,不露声色地,以我自研独创的“干什么想什么、见什么练什么”的学习模式进入复习状态。
郑校长扫视各位:“真是日月如梭啊!一眨眼,这又年底了!今天咱们这个校务会,就是总结一下今年的工作,说说仍然存在的问题。”他侧脸对我,“我讲的快不快?”
校长单单问我,看来还真是要对我重点培养。我一边写下“校务会议”四个字,一边爽快回答:“不快。”
郑校长很满意地继续:“咱们省航的核心任务就是跳伞训练,其他工作都是为这个核心任务配套和服务。今年咱们最大的事情就是成功举办了分项赛,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训练科。”他看向宋科长,“老宋说说?”

宋科长当仁不让:“因为今年的跳伞比赛,咱们的滑翔训练基本停了,教员们有点太闲,这人太闲了不行,所以我们建议明年恢复滑翔训练。伞队呢,主要是有些旧伞破损有安全隐患,希望能够相应更换。航模队的主要问题是模型损失比较严重,耗材有点跟不上,希望能够得到解决。另外就是,现在有些地方问我们飞行队能不能帮他们撒药灭虫,这个我建议咱们好好讨论一下。”
会议进入了讨论模式。
我呢,埋头苦想,奋笔疾书。
会议结束,郑校长夸我:“小张不错啊,记的很快嘛!”
程科长颇为自豪和欣慰地朝我面前的信纸瞥了一眼,接着大吃一惊:“小张你这是……?!”
几位科长同时止步整齐回头,探寻的目光依次扫过郑校长、程科长和我,接着四个脑袋一起凑到了我面前信纸的上方,然后他们就看到了满纸混合着的中文和英文。“
校务MEETING,DEC.30,1980 / DECEMBER THE 30TH, NINETEEN EIGHTY / THE THIRTIETH DAY OF DECEMBER, THE YEAR OF NINTEEN EIGHTY, TUESDAY. HOW TIME FLIES! THE NEW YEAR IS COMING. WE ARE HAVING A校务MEETING NOW. THE分项赛WAS举行VERY成功地LAST SUMMER. THE飞行TEAM、THE航模 TEAM AND THE PARACHUTE-JUMPING TEAM ARE……WE HOPE THAT……THE WORLD分项赛NEXT YEAR SHOULD BE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IS YEAR……”

一个“1980年12月30日”干嘛要这么多不同写法?
问的好。正如前面所受,这正是我自学高考的另一个秘密:一个东西,要么根本不学,要么一次拿下。什么叫拿下?就是它所有的完整的和简单的、数字的和文字的,全部掌握。比如当我学习这本《广播英语》的第一课——也就是它的“第31课”的时候,我就已经借着31这个生词并对照着《英语语法手册》中的《数词》一章,将100以内所有的基数词和序数词以及他们从最完整的形式到最简单的缩写全部拿下,而且是读说听写全拿下。没有老师不听磁带怎么练听力?我边抄边念,自说自话,自问自答嘛!不这样我怎么确定自己已经真正掌握了日期的写法?不这样考试遇到选择或改错题我怎么保证不丢分?!
是的。聪明的学习,不是学知识点,而是学知识线。点无必然而线有规律,掌握规律才叫学习。
当然,那时,校长和科长们忍俊不禁哄堂大笑。
宋科长低头看着纪录:“这还练上英语了这还?!”
机务科长:“哟,小张!不错啊,这才复习了几天啊,都能用英语做会议记录了都!”

“会议记录?”我吃惊而飞快地瞥了一眼程科长,“没说让我做会议记录啊?!”
“不让你做记录,让你来开校务会啊?”后勤科长笑。
对啊,我想,不是你们说要培养,才让我来开会的吗?我刚才也还纳闷,怎么让我跟学校领导一起开会呢!
郑校长继续笑着:“要是小张真能考上,那也好啊!这高考都恢复好几年了,咱航校还没有一个子弟考上呢!”他看看宋科长,“哎,老宋,你们家小红不也明年高考吗?复习的怎么样了?咱可都等着她为咱省航争光呢!”
宋科长心情大好:“啊,他们实验中学嘛,全省重点,一直抓的楞紧,这不元旦马上又要开家长会……”
郑校长:“你告诉小红,考上了,他郑伯伯有奖!”

宋科长满脸放光:“谢谢校长!一定转告!一定转告!”
大家还在说笑,程科长说声“小张,你来”,就带我回了办公室,“你补个会议纪录,下班前给我。”
我紧张无措:“可是后面,我什么都没听……”
程科长不温不火:“训练科说飞行队滑翔训练太少明年应该增加、航模队的模型损失太多需要补充耗材、伞队有些翼伞破损需要更换,机务科说咱们有架飞机需要维修,地勤说今年供煤有些紧张,你把这些都记上。还有,明天召开全校大会!”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