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无锡市首届范蠡文化节盛大启幕仪式,在烟花喝彩中隆重开幕,此活动对吴文化的发展暨范蠡文化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无锡范蠡文化研究协会,今天正式揭牌成立……


●范蠡(外一首)
作者:汪贵沿
一
一介楚国的布衣
抛弃国籍
只因权贵的黑暗
让有志者事难成
移民越国而谋取功名
远走他乡,抱负于千里之外
助越灭吴成了一种誓言
卧薪尝胆,二十年磨一剑
一座城迷惑一座城
一杯红颜美酒
败倒的不仅是一个江山
而是一个男人的情怀
你是一个最成功的导演
演绎了这部经典的大片
叫《吴越春秋》
二
一个美誉的名字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
凭借一生智慧
混迹于江湖
三商三富天下
散尽千金始复还
激流勇退
又相忘于江湖
鸱夷子皮,陶朱公
在太湖边一坐
便成为千年财神
让世代香火供奉

三
你是王者之剑
三年铸造而成
剑模生蠡,蠡生莹光如锋
三十年君臣之谊
二十二载同舟共济
忍辱负重,一举达成天下
留蠡,流蠡,琉璃
见蠡如见人,见璃如见心
琉璃红尘之中,泛舟消隐
如今太湖之上,蠡湖之光
其歌,其诗,千古绝唱
四
一木一桶一石块
以农夫汲水的灵感
成为一种测定的计量
以星宿作标记
以斤两定公平
秤出世间人性与善良
一种智慧的光芒
无论在国在民
你都是千年功臣
五
因虫蛀木而成蠡
而毁于无声
蠡是一个智者
一个计谋
换取一座城池
一个舞者
抵御千军万马
蠡是琉璃
是西施的耳环
蠡是胆气
是藏隐的锋芒
耳环莹光璀璨
吴越男人销魂
剑出鞘,江山复还
一个狐媚
一个刚健
还怕你江山不倒

注: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选自《华语作家》2017.06.05


◎西施庄
作者:汪贵沿
在东吴做客
举起太湖和长江干杯
这一醉便千年不醒
这一醉便朦胧了吴越春秋
从巴蜀到东吴,我是坐剑归来的神
穿越千年风雨在茅屋炊烟的地方
我看见西施浣纱淘米
煮一锅清粥,煮一锅江山
那个叫范蠡的谋士
一个想法便断了少女红尘相思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三年苦心做修炼,博得夫差纳红颜
一个浣纱女的狐媚
一个笑靥回首的深情
迎得十万精兵尽倒戈
一双瘦肩便挑起了一个国家
巾帼英雄不一定骑马射箭
只要能浣纱,能洗米
能步履莲花婷婷羞,诗词歌赋随口吟
就能让多少铁骑藏身于酒盅
那些荒草饥肠的哀歌
那些金戈万马的嘶鸣
在响屐廊的响屐舞中婆娑消亡
一柄越王剑光芒万丈
一柄越王剑锋利无比
我站在速度与时光的距离中
空有一世武功
吴起之裂的卓越功勋
来自沉鱼之美
那些千年不朽雕刻的文字
不在刀锋
而在一个柔女子的担当

注:西施,子姓施氏(7月19日出生,具体生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公元前473年),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1]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一说七术[2])”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 ,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一说沉江而死,一说复归浣江,终老山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