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而精彩 真实而感人 细微而大气
—————————————————————————
建党100周年献礼工程
《 太 阳 船 》
同名视频剧舞台剧电视剧系列
【总编剧、总导演:龙尤(龙开柏)
—————————————————————————
◆
【《太阳船》题解】
1】太阳:意寓开国领袖毛主席,人民心中的太阳。
2】船:意寓诞生于南湖红船上的中国共产党。
◆
【主题歌《初心中国》】
(作词:龙尤)
最初那只船,从不离开水
最初那盏灯,亮着不忘本
最初那面旗,绣成了民族魂
最初那颗心,刻成了中国印
山路水路跟着你走
大事小事围着你说
走着走着就成了风雨同舟
说着说着就成了知心朋友
红烛一盏盏
故事一箩箩
红旗飘飘领飞雁
拳拳初心映山河
知冷知热你最懂我
芝麻开花百姓欢歌
开着开着就开出花好月圆
唱着唱着就唱出我爱中国
梧桐一排排
凤凰一窝窝
同心播种新时代
红莲盛开千万朵
啊!你一朵,我一朵
千万颗初心在绽放
灿烂的星空在闪烁
◆
——————————————————————————————————————————————
◆
《太阳船》之:西路军花花●妇女先锋团
●
●◆大幕动态提字:
● 西路军 ●:
长征中的三大主力红军在陕北会师之后,五分之三的红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而另外五分之二的红军,则根据中央指示,西渡黄河,挺进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腹地,开辟新的战场,打通国际通道。
西路军部队,在徐向前(建国后被授予十大开国元帅之一)、陈昌浩、李先念(建国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王树声(建国后被授予十大开国大将之一)等将领指挥下,在河西走廊和祁连山的冰天雪地、茫茫沙漠,孤军奋战,穿着单衣草鞋,视死如归,在无后勤补助,无任何救援的绝境中,与二十余万敌军飞机、重炮、骑兵组成的强悍火力顽强战斗,歼敌3.万5千人, 先后有12000多名将士英勇牺牲或被俘后遇害,2400名红军被活埋,西路军的西征几乎全军覆没,宣告失败,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页。
● 西路军妇女先锋团 ●
在西路军中,有一支特殊而英勇的部队——西路军妇女先锋团。该团在政委吴富莲、团长王泉媛带领下,在对敌作战,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等过程中,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最后弹尽粮绝,政委身受重伤,吞针就义;团长逃离虎口后,一路乞讨,回到江西乡下老家,无儿无女,一辈子献身公益事业,历尽了人生的千难万险,直到年近八旬,被中组部确认为老红军待遇。
西路军妇女先锋团,不愧为经过党的培育,经过“党指挥枪”政治觉悟洗礼的女战士群体。她们的精神,就是红军精神,就是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妇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习近平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奋斗的光辉榜样。
●
第四集:
●● 红 婚
【剧男女讲诵人出场】:
【男】:
那是1989年,已经76岁高龄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王泉媛,在他的江西乡下老家迎来了两位身份不一般的客人: 江西省委组织部受中央组织部门委托,专程为她送来67号文件,确认她在红军部队的职务,恢复她的老红军待遇。
【女】:
这位当年令敌军闻风丧胆、赫赫有名的红军女将领,在西路军遭受全军覆没之后,与徐向前元帅、王树声大将等各级指战员一样,化整为零,穿着乞丐的衣服,沿着千里冰封的大西北、飞沙茫茫的河西走廊戈壁滩、连绵无尽头的祁连山,走向了艰难而漫长的归队之路。
【男】:
然而,当王泉媛衣衫褴褛地找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时,由于已经超过三年归队的期限,她含泪沿着长征的原路,由陕西下四川,由四川下云南,由云南上贵州,再进湖南,一路乞讨,最后回到江西的乡下老家吉安县敖城乡沪富村。
【女】:
那是1942年7月。此时的王泉媛已是衣衫破烂,脚腿溃脓,连自己的母亲都已经认不出她这番模样了。
【演员开始演绎】:
【王泉媛】(站在自家破烂的老屋前):“砰、砰砰”地敲门。
【老母亲】:从老屋里伸出头来,打量了半天,疑惑地问道“你是谁呀?”
一边问,一边开门。
【王泉媛】:(泪如泉涌,不停地叫):“娘!娘!我是您女儿媛媛啊!”
【老母亲】:“媛媛?我的媛媛?不对!不像!你不是媛媛!”
【王泉媛】:“娘!您再仔细看看!”
【老母亲】:(不停地打量。还是摇头。)
【王泉媛】:“娘!咱家原来是不是姓欧阳?因为家里一直穷,您把我幼年就送给一户王姓人家做童养媳,后来就改姓王了。您想想,后来我逃了出来,当了红军,对不?”
【老母亲】:(听这么一提醒,恍然悲苦地,两手拍着大腿,大喊起来):“哎哟嗬!我的个儿啊!您怎么变成这副模样?!快进屋!快!娘给你洗洗。。。。。。”
【屏幕提字】:
那一年,王泉媛刚满29岁。
【男女讲述人出场】:
【男】:
岁月如烟。转眼,近半个世纪过去了。
【女】:
王泉媛独自一人在乡下,过着农妇般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她向各级党组织写信,却在那个特殊年代,一封一封的信件,都湮没在天下风云的变换中。
【男】:
后来,与王泉媛一起长征的好姐妹、朱德元帅夫人康克清知悉她并未牺牲的情况,大为震惊,便想方设法向有关组织通报,终于有了结果。
【女】:
此时此刻,王泉媛看着中组部专门给她下发的文件,激动的泪花在眼眶里转着,不住地将脸蛋贴上文件,文件的纸都被泪水浸透了。
【男】:
激动,释然,困顿,艰难,胜利,一起涌上心头。
【女】:
这份迟来的文件,盼了整整半个多世纪啊!她盼白了头发,盼过了古稀之年。
【男】:
多少个夜里,王泉媛坐在窗前的油灯下,打开木窗,外面的天空,仿佛只有北斗星在遥远遥远的地方闪耀。
【女】:
她不知多少次,一边哼着《十送红军》的歌曲,抬起头,陷入对党组织、对牺牲的红军姐妹们深深地想念中,一边又低下头,拿起笔,给党组织继续写信。。。。
【男】:
在这种深深的、苦苦的怀念中,王泉媛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也是在这种深深的怀念中,王泉媛度过了漫长的等待。她等待着、寻找着有一个机会,能把自己的情况向党组织汇报。
【女】:
久久的煎熬。。。。等待。。。。岁月在流逝。
【男】:
久久的等待。。。。煎熬。。。。生命在衰老。
【女】:
由于常年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又在战败回乡的漫漫路途,身心受到极大的创伤,王泉媛失去了生育能力,失去了一个女人做母亲的天然梦想。渐渐地,她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没有任何待遇的村妇联主任和敬老院院长的公益岗位上。在自身家庭生活非常艰难的情况下,王泉媛从不领取一分钱的报酬。
【男】:
没有人知道,她曾经是一位全程走过长征的女红军,曾经是率领西路军妇女先锋团与强敌英勇奋战的女团长。然而,这位老红军女将领,面对命运的坎坷,从不抱怨!面对贫困的生活,从不向党提要求!反而越活越坦然,越过越阳光!
【女】:
一年,一年,又一年,她收养了一个一个又一个流落街头的孤儿。
【男】:
一年,一年,又一年,她领养的孤儿越来越多。
【女】:
生活的艰辛,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家庭拮据,孩子们的学业负担,沉重地落在这位老红军女团长的肩上。王泉媛,无怨无悔,用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扛了起来!!
【男女讲述人合】::
这位叱咤风云而命运苦难多桀的老红军,也有过自己生命生涯中——两天短暂却永恒的甜蜜爱情。
【重复一次】:这位叱咤风云而命运苦难多桀的老红军,也有过自己生命生涯中——两天短暂却永恒的甜蜜爱情。
【男】:
那是红军进入贵州遵义城,中央政治局挑灯召开拨转中国革命航向的遵义会议。
【以下情节,演员接着演绎】:
入夜,一盏盏马灯的光亮,从朱红色木格子窗户里通透出来。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叫道:“通讯员!”
“到!”
“去叫中央保卫局的王首道局长马上来一趟。”
“是!”
【以下情节,演员接着演绎。大屏幕同步提字】:
【情景一】:在遵义城的一条小巷,女红军蔡畅、金维映等人一人一边拖着王泉媛的手,急急忙忙往朱德住地走来。
【康克清】:站在门口等候已久,老远就亲切地笑道:“泉媛啊!恭喜你,恭喜你!今晚就把它办了!”
【王泉媛】(被姐妹们弄的云里雾里):“大姐,你们这是唱的哪曲戏呀?”
【康克清】“快进屋!快进屋!我给你一样东西就知道了!”说着,拉着王泉媛就往里屋走去。康克清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大大的红双喜字,交给王泉媛:“泉媛,这是我和朱老总送给你的,祝福你和王首道同志白头偕老,幸福美满!”
【王泉媛】(又惊又喜又羞):“大姐,你们好坏哦!”(不住地做鬼脸)
【众人】“嘻嘻嘻”地笑个不停:“最坏的那个人,只怕是另有其人呢!今晚你进了洞房就知道了!”众人又是嘻嘻嘻地笑个不停。
【【转换场景】
【刘伯承】(与此同时,只听见在办公室说道):“首道啊!你小子艳福不浅哦!这些天部队也休整了,遵义会议也开得好,我看啊,你干脆来过喜上加喜,和王泉媛同志把结婚的大事给办了!”
【王首道】忙摆手道:“你看我,什么都没准备,明天部队就要离开遵义出发了,这结个婚,总该有个狗窝住一夜吧?”
【刘伯承】哈哈哈地大笑:“王首道,王首道!你这个保卫局长,也有讲究的时候啊。其实你是真怕泉媛同志跟你今晚睡狗窝窝吧?”
【王首道】:“知我者,伯承同志也。”(说完,王首道笑眯了。)
【刘伯承】答道:“说得好!我已经派人为你准备好了新房。现在,蔡畅同志、金维映等同志,正陪着泉媛同志在朱老总那儿,等着你去接新娘子呢。”接着命令道:——“通讯员!”
“有!”
“带王首道同志去新房。”
通讯员“是!”地一声去了。
【【转换场景】
(场景一):
木窗新房里。康克清和朱德总司令送的大红双喜贴在正中央的墙上。
(场景二):
烛光温馨地亮着,一架窄窄的木板床和旧军被上,另外铺着刘伯承总参谋长送给新人的一件军大衣,大衣上贴着一张红纸,纸上写着:
“刘伯承恭送:双王泉首,媛媛知道。”
(场景三):
1】王泉媛坐在床头,双手端详着刘伯承送的军大衣和红纸上的贺词。
2】王首道站在对面,用手招呼王泉媛:“哎,泉媛你拿过来。”
3】王泉媛将刘伯承送的贺词红纸递给王首道。
【王首道】指着说:
“你看,这个刘伯承啊,就是个了不起的总参!王配王,泉为首,首就是今后要我以你为大为重呀,媛媛知道,就是说,这世上只有你王泉媛最知我王首道。哈哈!知我者,伯承也!”
【王泉媛】幸福地说:“刘总真是能文能武!”
【王首道】接过话题:“他可不仅能文能武,还很细心呐!你还不知道吧?我王首道一无所有,我俩今晚这间小新房,本来是刘伯承同志住的呢,他特意让出来给我们做新房了!”
【王泉媛】被王首道说感动了,不由地身子一斜,依偎到王首道胸前。
【王首道】用双手轻轻地抚摸着王泉媛的头、脸,一边说:“泉媛,我王首道也不全是两手空空。你站好,我送一样宝贝给你。”
【王泉媛】从王首道的胸怀里站出来,立正,向王首道行了一个军礼:“报告首长,王泉媛到!请指示!”
【王首道】慢慢从内衣口袋里,摸出一把手枪,递给王泉媛:
“这把剥壳子手枪,还是在井冈山的时候,我随毛主席第一次去打仗,毛主席打了大胜仗,缴到敌人这把好枪,当天晚上,主席把我叫去说,首道啊,这把枪来之不易,是多少同志用生命换来的!现在我把他交给你这位保卫局长,你可要永远保护好牺牲战士们的成果呀!”
【王泉媛】:
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枪,早已是泣不成声。
【王首道】:
嘱咐道:“我王首道今晚趁着遵义会议的成功,将毛主席最心爱的宝贝都给了你,你要记住,永远地记住:从今后,无论遇上何种情况,要永远跟党走,永远让党指挥这把枪!”
【王泉媛】:(抹了一把脸):“是!泉媛记住了!”
【王首道】一把将把王泉媛拢在怀里:“时候不早了,明天一早部队就要离开遵义出发。我们一起吹灯睡吧。”
【王泉媛】顺势俏皮地朝着王首道做了一个鬼脸:“遵令!” ——说罢,两人嘟噜着双嘴,一起去吹息红亮亮的烛灯。
【男女讲述人出场】:
【男】:
对王泉媛来说,那是遵义城给了她最幸福最温馨的夜晚,也是她终身难忘的一个永恒的瞬间。第二天拂晓,部队就离开了遵义城,王首道与王泉媛这对新婚夫妇,各自归队,继续走向更加艰险的漫漫长征路。
【女】:
直到1935年6月26日,王泉媛到达两河口时,才得以与王首道在一间小木楼里团聚了一夜。天亮之后,王泉媛和王首道又一次分别。然而,他们谁也没想到,这是他们在一起的最后一晚做夫妻。
【男】:
这一对仅仅有过两天夫妻生活的相爱之人,再次相见的时候,已是半个世纪之后近80岁的嗷嗷老人。
【女】:
王泉媛收到组织部文件的那个夜晚,睡在简陋的床上,翻来覆去。。。。最后坐起来。她想自个儿说点什么,又想给别人写点什么。写给谁呢?
【男】:
她好想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给她这一生最爱的男人,那个曾经只有过短短两天夫妻的丈夫王首道。
【女】:
就是这位井冈山时期的老革命、老红军,引导王泉媛走向革命道路,从不嫌弃她过去当过地主老财的童养媳。
【男】
然而,这对老红军,仅仅做了两天的夫妻,就天各一方,成了生死两茫茫的人,这一晃,就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过去了。
【女】:
【以下情节,演员根据讲述人内容,接着演绎】:
1982年,已经76岁高龄的老领导王首道,在朱德夫人康克清牵线下,与王泉媛在北京奇迹般地见面。两人几乎是同时喊出:
【王首道、王泉媛】:
——“泉媛同志!”。。。。“老首长同志!”
【王首道、王泉媛】话刚出口,两人的泪水早已夺眶而出。。。。
【王泉媛】缓过神来,叹道:“已经过去47载了啊!”
【王首道】连连感叹:四十七!四十七年!你受苦了!
【王泉媛】:“不苦,不苦啊!是您当初教导我,当红军,不怕苦不怕死!我牢牢记心里了。”
【王首道】激动起来:“对!对!我当年就是看上你这股子精神。没想到,历经劫难,你还是这股子浩气,豪杰啊,女中豪杰!”
【王泉媛】这时将心里头那些最精彩的话,一咕噜都倒了出来:
——“您当年在长征路上遵义城那个结婚的夜晚,送了一把枪给我做纪念,要我永远跟党走,这一点,我已经做到了!
——我当时还答应等全国解放了,按照我老家的风俗,送你一双布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当红军的,没钱送,我就送承诺啊!共产党对人民讲承诺,我对您当年不嫌弃我这个童养媳的男人,也要讲兑现承诺哦!”
【王首道】接过话头说:“我这一辈子,脑袋不想财不贪财,现在看来,有一双鞋子,我这双脚,要意外发财啰!”
【王泉媛、王首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同时大笑起来,一阵阵乐观主义的笑声,充满了屋子。
【讲述人讲述。大屏幕同步提字】:
【男讲述人】:
1994年,年近90岁的王首道生病住院,年近80 岁的老红军王泉媛闻讯后,从江西千里迢迢赶到北京,去兑现承诺和初心:送布鞋。
【演员继续演绎】:
【王首道】:眯着眼,斜靠在床头。
【王泉媛】:从袋子里取出一双布鞋,递了过去。
【王首道】声音已经很低沉:“你看我这身体,还有机会穿吗?”
【王泉媛】瞟了他一眼:“有机会就生着穿。没时间了,就带到马克思那儿再穿也不迟啊!”
【王首道、王泉媛】又是同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乐观主义的笑声,充满了病房。
【王首道】慢慢从床上下来,站起,拍了拍衣服:
“你对自己诺言一诺千金,是真共产党员。你对生死乐观主义,是真红军。我虽然不行了,这辈子为新中国打了半辈子仗,最后还不得不与你天各一方。今天,我虽然再婚有了孩子,但我俩应该合一个影,作为战友纪念。”
【王泉媛】上快递答道:“好啊,好啊!”
【王首道女儿】忙说:“王阿姨,您们这张合影,应该我做晚辈的来帮您们完成。”
【(女讲述人讲述。)演员继续演绎。同时,大屏幕同步提字】:
——88岁的老革命家王首道,伸出自己的左手,挽着老红军王泉媛的胳膊,在咔嚓咔嚓的相机声中,留下了一张遵义情染着遵义红的珍贵合影。
【(男讲述人讲述。)同时,大屏幕同步提字】:
——这是一张不忘初心的合影。
【女讲述人】:
这是一张红军精神永放光芒的倩影。
【男讲述人】:
在这张照片里,饱含着多少长征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战斗的故事,红军将士们纯洁而美好的感情故事,饱含着革命先辈们自觉将个人感情,置于抗击外地侵略、推进民族解放事业之后的牺牲精神和崇高情怀!
【女讲述人】:
——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王泉媛老红军和革命家老前辈,他们就像两叶扁舟,在历史的浪涛中相遇,离散,重逢,他们的悲欢离合,与昨天的战斗岁月是那么的遥远,却离党的初心又那么近、那么近。
【男讲述人】:
——他们在战火烽烟的古城遵义相知相爱了,在四川懋功的两河口,最后一次夫妻团圆。两天短短的短短的革命夫妻,融合了长长的永恒的战斗情谊。
【女讲述人】:
当他们再次相聚时,时间已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她是一位合格的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女团长。
【男讲诵人】:
真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间正道是沧桑!
【女讲诵人】:
真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男女讲诵人合】:
——半个世纪,足以改变一个人。
——半个世纪的艰难挫折,更可以褪去一个人的意志和信仰。
——但,王泉媛不改变,她的初心不变,信仰从不变!她用自己的人生,一路伴随着中国革命,一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一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遍地春风,雄风崛起!
——她又是何等的幸运和幸福!
——他们,从艰难困苦中走了过来!
——他们,从风云变幻中走了过来!
——让我们,让十四亿全体中国人民,迎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习近平新时代里,向着鲜红的党旗,向着飘扬的国旗,向着东方巨龙的腾飞,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主题歌《初心中国》歌曲起】
——————————————
【作者简介】:
龙尤,原名龙开柏(白)。
电视栏目《红烛中国》总制片、总编剧、总导演;湖南烛光文化传媒董事长;全国市场营销协会联盟(国家商务部主管)秘书长。
先后公开发表各类作品数百万字,其作品构思独特,语言表达方式意味深长,读来耐人寻味,风格独成一体,在全国拥有广泛读者群。
【编剧微信】;
188 7475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