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永不停止的大合唱
——贺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
江门(台山、开平)创作基地挂牌
文/郭锦生 朗诵/汤贺凤

有一棵老树,无数的根手
抓住新会沙洲里分散的心
独木成林。
无数的鸟投林,汇成一个家,
同唱同享,共就一个天堂。
有一棵更老更大的树,一直
生长在江门的大地上。
它的根吸珠江的灵魂,
枝叶接受历史的阳光,
它的健康成长,还必须听
大地上的子民世世代代的歌唱。
陈白沙曾以心学为它歌唱,
梁启超曾以改良维新为它歌唱,
冯如首开飞机为它盘旋歌唱,
红线女以粤韵金嗓为它歌唱,
甚至巴金——也带领万千鸟儿
用最美的言辞为它歌唱。
还有,还有,画家手中
无数的彩笔为它歌唱;
还有,还有,音乐家们
指挥最美的音符为它歌唱;
还有,还有,无数的平凡的劳动者
以自己的岗位为舞台
以一滴滴汗水为它天天歌唱。
当然,这棵大树
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候:
有些枝丫被风雨折断,
有害虫在它身上制造枯萎,
有无数的子民因气候不好
被逼带上心曲离开它,不顾
上下川岛的挽留,闯进
南海波涛的埋伏,突围重洋
寻求自己的生计。此时,
这棵大树风雨中摇曳的影子上
是血泪,是忧伤,
是无数碉楼空空的门墙。
今天,这棵大树还在生长,
而且它会一直生长下去。
现在,春暖花开,
江门大地换了新模样。
它的子民的歌声再度嘹亮,
很多昔日的游子又重新回来,
再度深情歌唱。
今天,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队伍,
我们也来了。我们
希望打着鲜明的旗帜
加入到歌唱的队伍,与所有侨胞一起,
与江门的兄弟姊妹一起,
与各方的朋友一起,以我们
最美的文字,用心的放声歌唱。
这应是一场
永不停止的大合唱。愿我们
砥砺风雨,迎接阳光;
愿百鸟和鸣共享,愿我们与
这棵大树一起健康生长。朋友,
在南粤大地,在珠江边上,
在历史最前的舞台,让我们
手拉手合着大湾区的节奏,
围着江门这棵长青的大树,
在文字的组合变幻里,
在百鸟的伴飞唱和下
一起放声歌唱,一起
放声歌唱!

郭锦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现当代文学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南方诗歌文化研究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副秘书长、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执行秘书长、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曾获“全国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清风笺文学网“十大才子”。出版有诗集《梦蝶》《两个番薯和焕珍》《郭锦生微诗选》,地方志《榄核风物》,主编《岭南诗意——走近广东诗人》。诗歌《两个番薯和焕珍》被评为中国好诗。

汤贺凤,高校教育工作者,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省侨界作家联合会艺术团团员,广东省朗诵协会会员,华工秋韵阅读会朗诵团成员,声音爱好者!

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原名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于1983年10月20日成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侨界作家群众团体。我省著名老作家陈残云、秦牧、杜埃、郑达、于逢等等是该会早期的中堅力量。先后与泰囯、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香港(地区)华文作家(学者)进行过互访或文学交流。不定期开展华侨题材电影、电视剧本和华侨题材短篇小说征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0多年来,作联会员共出版著作1000多部(种)。国内外发行的《侨星》杂志出版了120多期。目前作联共有会员三百余人。成立了小說、诗詞、散文、報告文學、儿童文学、文学評論等专业委員會;并成立了书画院和艺朮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