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是个好教师
杨延斌

时逢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又一次给我的小外甥女儿一级教师朱萍老师带来莫大的荣誉:优秀教师称号。这已经是从教二十四年的朱萍第N次获得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朱萍在二〇〇七就荣膺高级教师称谓,曾经多次得到过各级组织的优秀教师表彰,她的教学成果和有关教学论文及有关教学学术演讲,更是多次得到各级组织和业内的首肯和奖励,被荣称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评价。尤其是二零一八年还荣获过国家级教学论文一等奖,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教师教育专业研究课堂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是两个很有分量的奖项!我这个对学问很苛刻舅舅,从未直接表扬过朱萍,只是在默默关注着她。我知道朱萍会把我这个作家舅舅的话看得很重,但不是我吝啬于表扬,而是认为过早的赞扬不利于朱萍的成长。
算起来朱萍已经四十七岁啦,这让我心里一颤,忽然意识到她已经不是在舅舅面前撒娇的那个单纯幼稚的孩子,早已是为人妻为人母且教育别人孩子的高级人民教师,从这个角度说,我既心疼又感到欣慰。
朱萍属牛,但她是头犟牛。她从小的学习环境就很恶劣,家里人口多乱糟糟的连个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父母加起来也认不得几筐字,更谈不上能辅导孩子。而朱萍天性好学,但遇到不懂的学业,一问家里人,谁都一问三不知,时常急得她边哭边攥着两拳捶脑袋,非要弄懂弄通不可,因用脑过度,落下个头疼的顽疾。

教师岗位在农场是令人羡慕的上等工作,竞争很激烈,在那个环境要当上老师,既要“朝中”有人,自己也得有本事,而“朝中”有人提携要重于自己有本事。朱萍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很感到意外,因为没有能够提携她的那只手。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朱萍能够成为一名教师,更加证明了她有优秀的品质和本事。
朱萍生于一九七三年,她是我二姐最小的女娃。我为逃避饥饿,在一九六八年十二岁时,投奔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五十五团即现在的查哈阳农场二姐家,那个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子,叫稻花香。朱萍出生两个月后,我成为一名亦农亦兵的兵团战士,后来称农工。
我是很喜欢孩子的,所以我这个十二岁大孩子便开始哄着二姐的四个小孩子玩,我和他们的感情是很深的。我玩大了自己后,在一九七六年一月二十一日调离稻花香时,最小的朱萍已经三岁。那天,大几岁的仨孩子只管恋恋不舍地哭,而朱萍却紧紧抱住我的腿哭碎了我的心,最后泣不成声的姐姐不得不强迫朱萍松开手。我无奈地眼看着背靠在墙角扑腾着两条腿哭得死去活来的小外甥女儿,带着揪心的牵挂告别了稻花香那个生活了八年的家。朱萍的这场哭,是我一直以来的心痛。她是一个在弱势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是硬靠自己的顽强意志拼出了人生大格局,我为此既感心疼又感到欣慰!
朱萍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级人民教师,是她这头“犟牛”持之以恒顽强拼争的必然结果,她属于自学成才的优良品种。现如今,戴在她身上的光环余光,也闪耀在亲人的身上,尤其让我这个舅舅感到心里舒坦,脸上有光!
仅以此文向我小外甥女儿朱萍表示祝贺,舅舅为你点赞!也借此向我曾经的老师们和全国的老师们表示敬仰!

作者简介:
杨延斌,笔名水务。1956年2月生于山东省平原县王凤楼镇水务街。1990年加入北大荒作家协会。现为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散文网创作委员会终身副主席。作品曾获《黑龙江日报》征文优秀奖(1987),黑龙江省征文一等奖(1989),山东省杂文奖(1995),《工人日报》优秀文学作品奖(1988 1989), 报告文学《魂归》获北大荒文学特别奖(1991)。散文《老黄》2015年荣获第二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钓鱼台授奖)。《让人心碎的笑声》同年获全国散文大赛银奖(钓鱼台授奖)。《二月春雨细无声》入选2020《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著有长篇小说《无癌城市》。常态发稿《济南头条》《北京头条》。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芃芸国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