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
作者: 黎小红
快来啊!你们快来!这边有几朵花苞刚绽放的红色,哇噻,真的可谓是娇之欲滴,鲜艳旖旎啊!我的手够不着,几个穿着复古旗袍且手里握着一扎荷花的女子满脸喜悦的正朝着吆喝她们的另一边站在荷塘竹栏边的年轻女子轻盈走去!
一旁脸色忽然暗沉了的我,无奈地傻愣地望着她们那一种贪婪的扭采,不禁唏嘘,这是什么样的欣赏啊?这也算是赏花吗?不是,在我愤懑的眼里,着装古典优雅的你们是在糟蹋美,而不是欣赏美!因为真正的喜欢,绝不单单是短暂表面的美丽,而且不过几天枯萎凋谢零落了花瓣,你们就会心生厌恶而残忍地把它抛弃!真正的喜欢应该是它味道的芬芳、姿态的淡雅、成长的蜕变,秉性的内敛。
我从小就生长在穷乡僻壤,四面环山的粤北韶州,那里给我最大的印象与感悟即是除了看山就是看水,在山水之间那一片挨着一片的竹林,到了不同的节气,那满是芳香与绿荫的丘陵溪谷,不管是天朗气清的蔚蓝还是烟雨朦胧的茫雾,无论是在一碧万顷的盛夏还是遍地金黄的深秋!随地一游,随手一拍,人便不知不觉活在诗意的画中!朋友啊,或许你会问,真的如你所说,走在画中?活在诗意?是的,我的故乡除了“贫穷僻壤”是一大特点,可我还想说“青山绿水便是金山银山”,在山水之间,那些能点缀青与绿的元素,除了自然的馈赠还有人工的造化啊!荷花,荷香,荷叶,荷塘,我所能用语言描绘的独特美,那真的不止是简单笼统的几个词!比如说“荷”,今天我所煞费苦心,一直绞尽脑汁的琢磨的词也是“荷”!是的,朋友,荷,它便是我想要叙述的主角,文章的核心便是它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一切有关“荷”的字眼都格外地由衷地倍感欢喜!而且直到目前为止,曾经用沾满了鲜墨的毛笔,那数不尽的宣纸上被我疯狂挥洒的“荷”字,岂止会低于万千回!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手执毛笔,書写瘦金书的畅快与洒脱,我总会在有意无意间,想到了“荷”的挺拔飘逸、清新脱俗,特别是点横撇捺的运笔之间,我能特别自然而又婉转得留下了丰腴且也瘦劲,洒脱中不失内敛的秀美!是的,我对荷花的美早已在不知不觉地熏陶中,渗透融入到了日常的笔墨中!
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禅宗胜地,一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村庄,还有一个从小也没少见过荷花的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荷,包括荷塘,荷花,荷叶,荷香,荷叶饭,都是我成长痕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生命历程中的宝贵精华!
可能有些朋友又要问我为何出此言?
光阴荏苒,韶华飞逝,转眼那个曾经采莲摘花的小女孩,如今也成了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可你知道吗?在她的心里,“她倒是渴望活成一朵盛开在夏日的一朵莲”,虽然从小是陪伴着荷的成长,也见过许多喜欢采摘荷花的旗袍女人,更何况她现在也时常身着民族风情的素扮!但现在,她一点也不喜欢摘荷花,同时,她也很憎恨那些随意糟蹋夭折荷花性命的玩弄者!
知道吗?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每值谷雨的节气,每当那浓荫的绿萼挂满了枝头、那蛙鸣声的喧嚣传遍了盎然的原野、那清晨的微风摇曳了嫩荷上的露珠时,一个蓬头稚脸的豆蔻少女,常常在雨后的黄昏,独自徘徊于疏散的芦苇旁,看着那荷塘随着碧波的涟漪冒出了一个个青绿的叶卷,孩子很好奇为什么会不停地有轻盈飞舞的蜻蜓总喜欢亲吻那鲜嫩奇怪的绿卷儿。
于是女孩儿抱着没有概念的念头与疑问走进了小学的课堂,有一次语文老师,讲到了一首古诗,诗的内容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就这“小荷、尖尖角、立上头”的字眼,一下子呼唤了女孩心中始终不解的心结!于是她鼓起了勇气,在鸦雀无声的课堂大胆地举起了渴望解答的小手,就在那严肃的一刻,谁也不知道在一颗稚幼的童心竟然会让一个老道的师者那沉默的脸庞突然布满了一阵茫然与犹豫。那个女孩儿问了什么,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每逢蜻蜓点水停在了尖尖荷叶上,我就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疑问,我才明白,荷叶的清香确实淡定!所以才会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原来,万物有灵,大概也是荷叶的淡雅,吸引了蜻蜓的常驻!那个当年提问的孩子,她哪里会知道“清香的淡雅”会别有一番意味与滋味啊?直到今天,老师脸上突然的茫然与犹豫,到底是因为女孩问对了还是问深了?我想,面对一颗幼小无知的心灵,师者哪里会知道荷叶还能冒出“淡雅”两个字去形容它?在平淡的生活里,老师是不是也想拥有一个“淡雅”的人生?或者就像君子一般,品质清淡如荷香,依靠自身内在散发的芬芳,保持一种“淡雅”的姿态独立于世!
荷叶,淡雅的清香;荷花,浓郁的馥香。还记得?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千古美篇:“爱莲说”,他把远离官场污俗,喜爱菊花的陶渊明比喻成“隐士”,把花之富贵者的牡丹,倾国倾城的绝世容颜象征京城的“贵人”,唯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荷花赞美成“君子”!
是吗?是“花之君子者也”吗?我想是的,“荷花”它即不做红极一时、媚态专宠的牡丹,也不是娇之欲滴,忸怩作态的玫瑰,更没有深居简出,不谙世事的菊花。荷花,它虽默默无闻,淡淡清香,可你曾想过,它遗世独立的美,这一淡雅的芳香,它受尽了多少淤泥的污浊与暗沉,在黑漆寂寞的世界里有过多少孤独顽强的挣扎?
它只把心头那溢满的浓郁芳香飘散到十里之外,不管在荷塘里还是在原野上,无论是喧嚣繁城或者穷乡僻壤,它的身影随处可见,远远的,伴随着清风摇曳着亭亭玉立的身姿,不管成长的路途,历经了多少黑暗的曲折与难言的痛苦,它总是淡然伫立在风雨中,默默地散发出芳香内敛的气息!那背后的故事,或许只有一少部分怜爱,疼惜它的人才会有真正理解与喜爱。然而,真的喜爱与欣赏,我想是不忍也不该更不会去强行的对它亵渎与伤害!
随着秋高气爽的怡人、萧瑟苍茫的荒凉来到了人间。万物开始进入了紧张地凋零,荷塘里仅剩一片枯萎寥落了的枝叶,在呼啸的风中,抖动着凌乱的残败的身姿。虽然昔日的芬芳与绿红已不复存在,可你知道吗?淤泥地下深埋着一道人们清甜可口的美食,莲藕啊!知道吧?我喜欢看别人挖莲藕,有些是藏在干旱的裂土底,这样的情况我儿时见过,记得是还上中学的一个周末,邀约去同学家采摘百香果,途中经过蜿蜒溪岸上的一大片农田,干裂的土地上全都是零散的枯枝腐叶,一个白了头的老翁,在黄昏的夕阳下,在费力的用铁锹往旱土下挖掘,我和同学便向前走去,很好奇地想看他在干嘛?看着埋在土层里的芽冒出了头,老翁那皱纹沟壑的脸上便露出了饱满的喜悦,不一会,被翻掘的泥土上便隐隐显露了一根又直长又肥硕的莲藕,老翁轻轻地握住莲藕的两端,小心翼翼地把它抬起,然后又轻轻地放在身旁不远处的草丛上。就这样,挖到了周围的青山都布满了黑色,我俩还静静地站在一旁仔细地观察老翁铁锹下的新发掘,他对我俩说:小鬼子,带跟莲藕回家给你爸妈尝尝,煲骨头汤,再混点清补凉和花生,味道可甜美酥口着呢!呵呵,不仅把挖藕的过程目睹了,还幸运得一两回美味的藕汤。就这样,我才知道,荷花的凋谢不仅仅只是枝叶的枯腐,地底下深埋的莲藕还可以舌尖上的美食!
呵呵,大概这便是花之君子的真正魅力所在吧?到了枯枝腐叶的败落,还不忘让自身的价值再多一份牺牲!
然而它那味道的芳香、姿态的淡雅、蜕变的成长、以及秉性的内敛,又怎么可能不吸引着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去为它挥毫洒墨,吟诗作赋,留文做章呢?
我不算是文人,但我确实是喜“荷”的墨客,瘦金书下的“荷”字,宣纸上也能尽显姿态的飘逸与秀美。
荷花当然是与世无争,无论身在何处,它的姿态总是平淡自然的朴素,没有忸怩作态,更不会阿谀献媚。无论远观还是近看,它都时常保持着一种遗世独立,清新脱俗,内敛自然的身姿亭亭伫立!这何尝不是尘世间遗留的正人君子啊?
然而,若是真正爱它,喜欢它,欣赏它,我想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扭曲它的形象、去挫伤它的成长、去亵渎它的尊严、去糟蹋它的美丽!是的,那也正是站在僻角另一边的我为何脸色突然暗沉的缘由。让它尽可能自然地屹立在原本舒适的角落,自然地,茁壮地,安然地成长。
当想起那一群附庸风雅,卖弄风骚的旗袍女子得意地残忍地折断它,伤害它,玩弄它,我的心不知为何总是隐隐地掠过阵阵的疼痛,我知道我清楚我也明白,旁观的我,虽然决定不了它的命运,但冥冥之中就像有种难以叙述的怜惜与不舍!
因为,我相信我肯定极少有人会像我那样去欣赏、去怜爱、去感悟它的芬芳,它的淡雅、它的蜕变、它的内敛、还有那它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价值!
2020.9.8 鸿
![1599697993980078738.jpg mmexport1596261089856[1].jpg](https://img.zdwx.com/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black.jpg)
作者:黎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