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河之水】之《关东文苑》来稿选登
审稿:铁马秋风 编辑制作:杨柳风
诗词歌赋
排律· 怀 念 毛 泽 东
作者/郭景刚
创建中华旷古今,
同胞四忆庆翻身。
从戎革命三十载,
放眼沧桑万里云。
起义秋收旗似舞,
挥师反剿炮如吞。
赣粤欢呼拥政府,
锤镰漫卷唱红军。
排筏四进摇赤水,
遵义两回换新人。
娄关雁叫霜晨冷,
铁索桥横天堑深。
雪山草地足迹少,
隘口佛粮藏民亲。
圣地延安阳光暖,
主席窑洞陋室春。
八年战日擒倭寇,
三载歼敌胜蒋群。
抗美援朝驱霸主,
联俄护土保家屯。
一轮旭日织锦绣,
两弹卫星震乾坤。
开国大典恢宏势,
万岁高呼宇宙神。
临江仙·怀念毛泽东
作者/郭景刚
星火燎原燃赣粤,
长征万水千山。
八年抗日胜倭顽,
东方红照耀,
领袖写诗篇。
小米步枪歼蒋匪,
红旗插遍江南。
中华各地换新天,
人民呼万岁,
国庆舞翩跹。
七律·毛泽东颂
郭景刚
创建中华旷古今,
江山秀丽焕然新。
长征万里驱倭寇,
战役三区胜蒋军。
解放南京惊鬼魅,
挥师蜀桂撼匪群。
文韬武略天骄子,
绝世诗词留后人。
注:战役三区,即东北地
区战役,京津地战役,东北淮 海地 区战役。

七律·缅怀领袖毛泽东
作者/ 王述成
一代天骄盖世雄,
救星闪烁起湘中。
挥旗战寇为黎庶,
沥血倾心谋大同。
推倒三山民解放,
成功两弹业昌隆。
光辉思想开新宇,
举帜怀英颂伟公。
古风·颂歌献给毛泽东
作者/吴生泉
中华乾坤百世雄,
颂歌传唱毛泽东。
秋收起义举红旗,
长征路上计无穷。
红军不怕惊涛浪,
持久抗战日寇终。
百万雄雄过大江,
横扫败军成一统。
江山千古竞风流,
工农兵学再立功。
灵魂深处闹革命,
学习先进争光荣。
社会主义金光道,
全国山河一片红。
人民领袖为人民,
丰碑矗立民心中。
古风·怀念领袖
作者/朱德天
红色政权筑金秋,
华夏人民念领袖。
世界舞台挥手臂,
砸碎黑恶放歌喉。
三座大山一推倒,
五星升起国歌奏。
光辉思想耀中华,
功同日月铺锦绣。
鹧鸪天·歌颂毛泽东
作者/韩冰洁
回首红船战恶流,
运筹帷幄筑金瓯。
智歼围剿旌旗举,
决策长征战略谋。
燃火种,主春秋,
开国大典庆神州。
五湖四海苍生笑,
虎跃龙腾万古遒。

现代诗
伟大领袖毛泽东
王立田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您是工农革命的指路灯
您亲手缔造中国共产党
红船上有您伟大的身影
苏区是您奠定了党政基础
革命摇篮由您一手垒成
井岗山会创大业
黄洋界上敌人宵遁
追残匪方石岭上号角齐鸣
为拯救军队拯救党
您拨正二万五千里长征
延安窑洞指挥天下
抗日战争显英勇
三役解放全中国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抗美援朝打美帝
美帝纸虎现原形
建国初期处困境
白手起家创奇迹
伟大领袖指航程
开山辟路造良田
兴修水利斗蛟龙
全国人民意气奋发跟党走
建没祖国勇闯潮头立新功
国际风云硝烟起
六亿神州展雄风
劈波斩浪千万重
两弹一星入太空
大国有利箭腾苍弯
巨龙腾飞国富民兴
中华后继好领导
改革开放世界惊
一带一路开伟篇
富国强兵天下雄
大飞机,大航母
高速铁路天下行
党旗飘扬百年日
重宣誓言筑梦行
排律·缅怀伟人毛泽东
——革命战争年代篇
马艳峰
石伢立志闯乡关,
拯救中华必换天。
敢闯苍茫擎马列,
抨击丑恶率英贤。
奋乘湘月红船进,
奔赴井冈铁戟穿。
鼓角轰隆三炮震,
军民怒吼万敌残。
黄洋反剿旌旗奋,
哨口防围壁垒坚。
布阵歼敌枪炮举,
扩红分地赣湘连。
东篱子任筹农运,
战地黄花沁闽田。
秋到登高天不老,
夏经流火地犹酣。
燃烧烈火胸心迸,
壮烈霞姑肺腹翻。
柏地天兵红袖起,
龙冈弹雨恶魔瘫。
白云挺立群峰动,
峻岭疾驰大雾添。
朽木雄魂连铁臂,
天兵怒气冲霄汉。
娄山雁叫西风烈,
天际夕沉热血燃。
屈指几经驱恶水,
昂头一跃闯雄关。
长空雁叫长缨握,
陡峭云遮好汉攀。
锷刺苍云何断刃,
鞭抽快马莫离鞍。
红军不怕长征苦,
骇浪尤拍铁索寒。
大雪山登三域阔,
会宁村聚两军欢 。
沁园春雪映平野,
宝塔山风抚绿川。
天道直摧王室垮,
民心奋拓大江掀。
雄狮百万长帆进,
铁锁千寻旧垒湮。
鸣炮廿八新世纪,
神州五亿大团圆。
注:
1、“子任”是毛泽东的笔名。
2、“霞姑”是指杨开慧。
3“石伢子”为毛泽东乳名。

缅怀领袖毛泽东
作者:房国臣
抬头望见北斗星,
心中想念毛泽东,
铁锤镰刀开天地,
嘉兴船上灯火明。
冲破迷雾指航程,
两万长征足下行,
八年抗战驱日寇,
三年消灭蒋匪兵。
推倒三山定乾坤,
初心谋福为民生,
普及教育崇科技
两弹一星制成功。
上空响起东方红,
世人竖指中国行,
使命担当强军梦,
华夏崛起东方龙。

怀念毛主席
作者:王长顺
你在茅屋中诞生
你的啼哭划破了夜空
不知是你在呼唤着黎明
还是对这陈腐世界的不平
你少年立志愤世不恭
你毅然走出这韵山冲
那涛涛的湘江助你远航
那巍巍的井岗为你安营
你立志解救黎民与水火
你在红船上把火种点明
那铮铮的誓言是你出发时的初心
那全心为民的宗旨是你牢记的使命
你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你紧紧抓住了以工农为主体的武装斗争
这支手持梭镖大刀的红色军队
让你的敌人闻风丧胆
让你的对手甘败下风
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你失去了多位亲人
你把失去爱子的眼泪
黙默的流在心中
你一直站在人民中间
你与平民百姓心心相通
在列强对我们封堵
为了还清背信弃义的外债
你同人民一样勒紧裤带
舍掉吃一顿肉的奢求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
让你的双脚略有浮肿
你一生艰苦朴素
你的衣着补丁摞着补丁
你与百姓没什么两样
你和人民大众一样普通
你来时赤身清白
你走时两袖清风
你把人民看做上帝
你才从心底发出
人民万岁的呼声!
2020.9.9
蝶恋花 . 怀念毛主席
作者:王长顺
离世人间虽已久,
每到今日,
思念还依旧。
奋斗一生常奔走,
危机水火风雷骤。
唤起工农枪在手,
驱赶强倭,
内惩国贼吼。
力挽狂澜民众救,
中华崛起山河秀。

缅怀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进入9月9
怀念始终有
伟大毛泽东
千古永不朽
丰功载史册
思想传恒久
中华圆梦想
东方雄狮吼
朱德天
2020,09,09

散文精选
散文·延安颂
作者/王长顺
滚滚延河水,向人们讲述着在这里曾经渡过的艰难岁月。巍巍宝塔山,向人们见证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
陕北,秦川八百里,跌宕风云几千年,是朝代更迭帝王汇聚最具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延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称之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的兵家必争之地。公元一九三五年,一支破衣烂衫、残枪断炮、疲惫不堪的队伍被敌人围追堵截,几经辗转来到了这里。他们是为了驱逐倭寇,还我河山护国保家的正义担当汇聚在这里。他们是为了重整家园驱散阴霾迎接新的曙光而汇聚在这里。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几经外敌的蹂躏肢离破碎,让那些一心报国血气方刚的有志男儿仕途受阻壮志难酬。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担当了为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重任。是他们,冲破了艰难险阻几经周折来到了这里,让边区人民看到了希望,让黑暗的中国看到了曙光。是他们的到来,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卖国求荣者调集重兵百般阻拦。陕北的延安,这个弹凡之地从此成为了战斗的堡垒、革命的摇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指挥所,这一战便是十三年。
瓦窑堡会议,毛主席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述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有利地推动抗日民族运动的发展。洛川会议,制定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是发出全民抗战的第一声号角,从此星星之火燃起了燎原之势,势不可挡。枣园的窑洞里,那跳跃的灯光伴着嘀嘀嗒嗒的电报声和我是延安的呼叫声彻夜不停。从直罗镇传回的胜利捷报更加鼓舞全国军民的士气。胡宗南的狂轰乱炸、宝塔山却仍然屹立。正义的力量是打不倒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坚不可摧的。 杨家岭,是红军长征后的落脚点,也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彪炳史册的“七大”会议就在这里举行,指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就在这里诞生。王家坪,是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总部,在这里毛主席发表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精典论述,表明了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全国军民抗敌护国的决心。南泥湾,这个令人难忘的地方,在面临绝望的时刻靠的是一把镢头一杆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三五九旅,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大生产运动号召下,使边区军民填饱了肚子,鼓起了勇气奔向抗日的战场。
枣园后沟的西山角下,“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从这里喊出,给今后党和人民军队确定了宗旨,定下了规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三十里铺的兵工厂,铁锤浅起的火花点燃了全民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火炬。小米饭南瓜汤、破草鞋旧步枪,让一代英雄驰骋沙场。西安事变,在我党的斡旋下团结一致,唤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像奔腾的黄河发出的怒吼一泻千里,共同奔向抗日的前方。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共产党人一次自我革命。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党在指导今后的革命中日渐成熟。
我们怎能忘记,在这里出发时的一个个誓言?我们怎能忘记,在这里确定的指导思想?我们怎能忘记,彻夜难眠窑洞里的灯光?我们怎能忘记,在民族危亡、国受其难的时刻,是你挺身而出,为寻求民族解放走向光明的梦想指明了方向?
啊,延安,你是在黑暗中照亮中国前进的灯塔,你是中华民族处在最危险的时刻挺起的脊梁。啊,延安,你是共产党红色基因传承的驿站,你是培养革命后备力量的摇篮!八十多年来,我们从未忘记当年出发的誓言。八十多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坚守出发时的信念。八十多年来,我们一代接一代将红色的火种相继传承。八十多年来,我们始终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变。
今天,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再出发,继续发扬伟大的延安精神,开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梦想继续前行!

随感.缅怀伟人毛泽东
作者/放 飞
伟人毛泽东生于湖南韶山冲,他开天辟地,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人世世代代永远怀念他。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他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他缔造了一支人民军队,他创立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是一位伟大诗人,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毛泽东诗词,就能从中领略伟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精神。毛泽东一共创作了130多首诗词,他的诗词与历史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
一,民族情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危难的远大志向。年轻的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又有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二 ,政治情怀:“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有强烈的使命感。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40多首诗词中,几乎篇篇倾注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期许和欣慰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反应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开国气象 。《水调歌头.游泳》“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讴歌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 ,人民情怀: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关注人民群众生活,以人民为主体,是毛泽东诗词的核心理念。
四,山水情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一生具有强烈而深情的山水情怀。“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毛泽东有多首咏山作, 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到“会昌城外高峰”,从“从昆仑山“横空出世”再到长江的“龟蛇锁大江”。山的深沉,山的坚韧,山的 博大 ,与他的诗词浑然一体。
毛泽东的诗词无论写景,叙事,明志或喻理,均呈现他丰富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想。借山水寄托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深情眷恋;来表达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崇高理想;展现不惧坚险攻坚克难的雄心壮志和战斗豪情。
我们学习毛泽东诗词,从中更能敬佩毛泽东的伟大人格和崇拜他的丰功伟绩:他扶弱济贫,匡世济民;服务人民,热爱人民。改天换地,功德盖世;嫉恶如仇,铁腕反腐。自奉甚俭,上善若水;藐视强权,顶天立地;发愤图强,振兴中华;笃志嗜学,远见卓识。
毛泽东的伟大风范感天动地,惊神泣鬼,甚至让他的政敌都心悦诚服,五体投地。他的伟大思想大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特别是毛泽东诗词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有位哲人说,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毛泽东就是让人永远怀念的更臻醇厚的伟人。
伟人毛泽东和毛泽东诗词永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航程上奋勇前进。

严以律己的典范(随笔)
文/于国富
2020年9月9日是毛主席离开我们44周年,我们缅怀他老人家,在百度上看到了曾任中央军委机要科译电员熊云讲的亲身经历的一段故事。
1942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忙了。他有个习惯,喜欢晚上办公,有时一忙就是一个通宵。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大生产运动期间,他经常忙得一夜又一夜,第二天下午照例还要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一块去参加劳动。
毛主席住的枣园有一排窑洞,用两道墙隔成了三个院,主席住在北边的院内,机要科住在中间的一个院里。
机要科的同志们见主席工作这么忙,休息时间却那么少,很担心他累坏了身体。趁主席到地头去的当儿,他们几个机要员一合计,就抢着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帮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笑,望着他们这一帮十六七岁的小青年,摆手示意不让他们帮助,并说:“你们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就这样,毛主席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地,并在地上浇了水,上了肥,种上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绿油油的蔬菜、丰硕的果实缀在枝头上,把枣园的后山坡装点得更加美丽了。
中央机要科的同志们,望着这丰收的景象,十分感慨,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洒下了毛主席辛勤劳动的汗水。
故事很短,它却像一块石头掉进我的心湖,荡起阵阵涟漪。毛主席他老人家工作再忙,也没有忘记劳动,没有忘记劳动人民的本色,与身边的工作人员同吃同劳动。身边的工作人员担心他的身体,他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他老人家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先做到。“你们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他是严以律己的典范。正是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亲手干”的精神唤起了亿万工农同心干,赢得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守住初心,方得始终。今天缅怀毛主席,就是要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牢记共产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发扬他老人家不忘劳动人民本色和“亲手干”的精神,少一些官僚主义,少一些形式主义,同心戮力,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随笔·毛泽东改诗
文/铁马秋风
诗难写,写诗的人甘苦自知。毛泽东诗词的许多句子都经修改中诞生的。
《贺新郎》中原稿有"重感慨,泪如雨”的句子,但上几句中已有"更那堪凄然相向",若再有“泪"字,会有雷同之嫌。对此,毛泽东改为“人有病,天知否?”利用问语,使情感突兀陡起。1957年,《菩萨蛮.黄鹤楼》首次发表时,有"黄鹤知何去,"诗句,但在1963年,此诗再次发表时,确出现“黄鹤知何去?"的句式,这一个问号充分体现了作者处于迷茫忧郁而又砥砺探索的心境。比如《西江月.秋收起义》,原作有“修铜、平浏”地名,诗人又将其改为“匡庐、潇湘",这就富有了意境美感。再如:《广昌路上》,原句有“雪里行军无翠柏。”在63年,诗人又改其为“雪里行军情更迫”。这雪景与作者的情就交融一体了,真可谓传神。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此诗在建国前的句子为"五岭逶迤腾细浪”和“金沙浪拍悬崖暖”,此诗在52年,毛泽东又接受读者建议,将浪拍改为水拍,把悬崖改为云崖,这就删掉了“浪”字之重复,创造了云耸之状。可见,好诗句都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经历。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精品,更是中华诗坛巅峰之作。这篇力作发表后,毛泽东仍然争取专家意见,问此诗就这么完美吗?诗人臧克家就询问,"原驰腊象"中腊字何意?毛泽东温和地反问“你看应该怎样?”臧克家建议:用"蜡”字合适,蜡象与银蛇相对。毛泽东说,好!蜡象乳白色,白雪皑皑,形象生动。后来,毛泽东本着对人民、对祖国、对诗词和对文化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又修改了许多发表过的诗作,使诗词的意境、主题和每一句都更加瑰丽璀璨。诗句如;原句"万方奏乐有于阗,””今句为"万方乐奏有于阗。”、原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今句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原句为"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有意化为桥,"“今句为“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原句为“跃上葱茏四百盘,"今句为"跃上葱茏四百旋”;原句为"高天滚滚寒泄”,今句为"高天滚滚寒流急”。特别是毛泽东和郭沫若《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诗的研诗趣事,更使文人们拍案叫绝。毛泽东通宵达旦,终使名篇问世。据警卫员回忆说,发现纸篓里已装满了扔弃的纸稿。诗中几处的重要的改动有:原为"欲学鲲鹏无大翼”,改作“蚂蚁缘槐夸大国”。原句为“千万事”,改作为“多少事"。原句为"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改作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一震荡风雷激"。
毛泽东的诗词经毛泽东的再三修改,使作品更加完美,毛诗也就成了中华诗词的天空里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伟人诗人毛泽东已长辞44周年了,他的诗词却永远辉煌。发扬伟人诗人毛泽东的严谨修文作风,是我们搞文学创作的人的根本遵循。记住毛泽东的话:"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修改,然后发表”。作品发表时,要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的景象。
注:参考一些诗词刊物
所摘録几段。



谷庆山老师书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