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365》新媒体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发自湖北武穴
编者按:
弹指间,青春韶华已从指尖悄悄滑过。从教以来,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一颗滚烫的奉献之心教书育人,以一份不老的执着信念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她,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用心、用情扮演着多重角色,收获了无数荣誉,曾参加湖北省师德论坛,作为湖北省师德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在全省巡回演讲,引起强烈反响。
她就是曾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师” “ 武穴名师” “” 武穴市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的张文捷老师。
永不停歇的旋转陀螺
在人们的印象中,张老师一直是忙碌的。
校园里,总能看见她步履匆匆的身影;课堂上,总能领略她激情四溢的风采;家访日,总能听到她循循善诱的话语。
有时,她是文员。教学计划,教学总结,家访记录,辅导记录,班会记录,安全教育记录,教学反思,各种资料,她都要一一整理,分类归档。所有的记录、资料,凝聚的都是心血和汗水。
有时,她是主播。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隔空不隔爱。她化身主播,钉钉视频会议,钉钉班级直播,微信视频讲解,不厌其烦,查漏补缺。小小屏幕,遥控整个班级。每天早上睁开眼,拿出手机,提醒家长晨检,监督孩子朗读,一遍遍提醒上好网课,一次次催交作业,一页页耐心批阅。从早上到深夜,只要有一个孩子没有完成学习任务,都会念着孩子的名字入睡。其中万千滋味,只有她懂得。
有时,她是清洁工。为了保证孩子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她亲自带着学生打扫教室,擦拭桌椅。从屋顶到墙面,从电扇到灯管,从教室到操场,角角落落,方方面面,一尘不染。
有时,她是保姆。她每天早早到校,为学生检测体温,为学生分餐送餐,一句句叮嘱,一次次提醒,生怕学生吃不好,生怕学生吃不饱,琐碎的小事,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看着孩子们满足的笑脸,所有的付出都心甘情愿。
有时,她是心理医生。她认真为每一位学生号“心理脉”,耐心细致地洞察每个学生的心理世界,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明确诊断,认真进行辩证施治,对症下药,做到胸有成竹,各个击破。
她就像一个被工作和责任抽打得拼命旋转的陀螺——永不停歇。
充满智慧的班级灵魂
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倘若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能够很好的发挥自己的灵魂作用,那么,一个个优秀的班级也就应运而生了。
构建和谐班集体,精心打造班级文化特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平台,是张老师班级管理的秘诀之一。
走近她所带的班级,令人眼前一亮。室外的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训、班歌、班级公约格外引人注目,室内的黑板报、优秀作品展示、学生心语等栏目均由学生设计、布置,美观好看,富有教育意义。黑板报、学习园,主题鲜明,排版美观,内容丰富多彩,展示主题教育月特色,宣扬班级好人好事,展示班级荣誉,及时弘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全面推进班集体的建设。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打造独特的班级文化特色,把教室装扮成既富有学习的书香气息,又富有青春朝气的愉悦场所。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主动发展的机会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是张老师班级管理的秘诀之二。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张老师都会真诚地对她的学生说:“在我们班,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都能当班长。”
在组建班委会时,她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首先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准备竞选演讲。然后利用班会,举行“班长竞选擂台赛”,同时进行“答记者问”,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五位班委会成员。继而,由班委成员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制定班级量化考核评分细则,明确班级管理工作的重心是:“一个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两个基本点”——良好的纪律与卫生环境;“三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尊重、理解老师,学会与同学相处。
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则扮演“参谋、顾问”的角色,配合学校工作,分期分段指导班级工作。她的改革实验成功了,实施的民主管理班级的做法使班级的向心力越来越强,工作越来越出色。她的班级年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级”,还曾被评为 “全市文明班级”。
她是充满智慧的班级灵魂。
播洒阳光的爱心使者
“每一个学生都会发光,给学生一丝阳光,他们就会灿烂千阳。”张老师爱事业,更爱学生,更善于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记不清她曾多少次走在家访的路上。这一次推开的是一位叫文昕的学生的家门。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身材瘦小、身体单薄,性格内向,整天沉默寡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直觉告诉张老师,这个孩子身上一定有故事,责任感驱使她一定要去文昕家里访一访。
文昕的家位于栖贤路,是一间门脸不大的小店。屋内陈设简单,但很整洁。文昕的母亲穿着朴素,面容憔悴,见到张老师先是有些惊讶,转而面露喜色。让座、倒茶,寒喧了一番后,她向张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她独自抚养孩子,家里经济拮据,开一家小店勉强维持生计。了解了文昕的情况后,张老师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力帮助这对母子。从此,张老师对这个特殊的家庭给予了特别的关爱,经常去文昕家走访,与文昕母亲交流,帮助她解决困难。张老师还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关心文昕,经常找文昕谈心,鼓动他勇敢面对生活,引导他多与同学交朋友,多与母亲交流沟通,并为他申请了“爱心社”扶贫基金,让他感受到有很多人在关心他,帮助他。
渐渐的,文昕的性格在悄悄发生改变,自信的笑容爬上了他的眉梢,班级的各项活动中,都有他活跃的身影,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严了,学习成绩竟然跃为全班第一。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黄高预录,三年后又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实验班。文昕感慨地说:“张老师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从心底敬佩她、感激她!”
张老师爱她的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一个独特的个体,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或所谓的问题学生,潜心研究他们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理解尊重他们的个性特长,让他们张扬个性,发挥特长。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源于张老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治班理念。
她是播洒阳光的爱心使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孩子们的优异成绩就是对张老师最好的回报。她所带2011届毕业班,20余人被黄高、武中 等省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录取,中考普高上线率达90%以上。2017级毕业班, 6人被黄冈高中、武穴中学提前预录,中考又有一人考上黄高,19人考上武中,三年来没有流失一名学生。其中,曾经的学困生加问题学生胡楚昊、董越、刘辉军等同学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理想的学校,而且当上了班长,创造了不小的奇迹。
2020年中考再传捷报,她所带班级一人考取黄冈高中,一人被武中实验班录取,21人达武中分数线(达线生最低分超过重点线9分),普高线上52人,300分以下仅3人。
“怀瑾握瑜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张老师说:“让学生踩着我的肩膀去攀登知识的高峰,把每一天都当作可能改变学生命运的一天,付出再多,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