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连载】(四十七)
文/张涵(韵娘·吉妮)
47.蜡烛暖心花茶提神,初知世上还有散文
一早,我坐在桌前默默看书:“LESSON THIRTY-TWO, THE YANGTZE RIVER IS LONGER。THE OTHER ARTICALE IS MORE IMPORTANT. HSIAO LIRAN FASTER. THE SUN IS MUCH BIGGER THAN THE EARTH. TEXT, THE SUN, THE MOON AND THE STARS. GRAMMAR,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
到现在还没学完第二课,我一点不急,因为我的学完,不是背单词读课文,而是对照着《英语语法手册》将所有相关的单词、句型和时态,全部弄懂,一次拿下!只有这个学法,才能给我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美好感觉!
学习效果虽好,但我内心却是忐忑。我偷用公家的煤炭废纸办公室的事情已然暴露,我怕同事们对我有意见。
两只全新的红蜡烛被两只大手放在我的桌边!
“我用不了,这些给你!”程科长说着,从旁走过。
两根蜡烛,够我多学两个晚上!这么说,程科长真的没生我气?!
受宠若惊,我浑浊而疲惫的近视眼肯定在那个瞬间猛然地亮了一下。因为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种难得的理解和宽谅,一种陌生的关怀和温暖。

张凤兰老师身子往前探探,小声问我:“小张昨天是不是又学到很晚?来点茶叶提提神?”说着她低头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土黄色的小纸包推到我的面前。
“茶能提神?”我心里一亮,拿过茶包,“放多少?”
张凤兰笑着:“嗨,你自己看着,捏点就是。”
我两个手指捏了一点,放入自己已经充满开水的水杯。我从来不浪费同事们到来之前办公室里安静的时光去倒开水,此刻也不想浪费时间重新倒水去泡茶。
程科长坐下问我:“小张你这课本弄齐了没有啊?要是老不齐,这行吗这个?”
这是我到政工以来,科里人第一次主动、公开、正面地关心我的复习。难道,科里对我的态度要开始转变?!
“我想先把手里的《广播英语》和《世界历史》拿下。”
方连海老师:“你要考的是大学,不是广播英语!你就是把它背的滚瓜烂熟,它也跟高考没关系啊!”

“我有以前的高一语文和英语,过年我就回家去拿。”
王宏安老师:“那都哪一年的了啊?”
我想想:“七七年。”
王宏安老师:“那不早就过时了吗?!”
“是有点过时,但也比没有强。”我自我安慰。
方连海老师:“但我听说这高中课本每年它可都不一样,因为每年都会重新改编!”
“那倒不怕。它再改,语文还是语文,英语还是英语,历史还是历史,地理也还是地理,主要内容大同小异。”
张凤兰:“那历史地理什么的,也都有吗?”
“没有,我过年回家再想办法。”我说。
大家默默地看看我,再相视看看,一时无话。
是的,我想,今年春节我要去六中拜年,让徐永森校长帮我想想办法。他不像其他校长,高高在上。他从来都不上课,但全校学生都熟,不但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还熟悉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批评你的时候一脸的严肃和嗔怪,但却不像在批评而像是关爱,而且他总能说到点上,所以很多学生跟他比跟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关系还好。

方连海老师换个角度对我的复习备考进行评估:“你觉得你哪一门课更有把握?”
我:“语文。”
方连海:“高考语文一般都考什么?”
我:“一般是试题和作文两大部分,试题包括阅读、语法和古文。我最怕语法和古文——语法从来就没学明白,古文得一个字一个字地啃。作文我倒不怕……”
“作文总共占多少分?”
“四十分。”
“所以没有作文就拿不了高分?”他看着大家,又转向我,“那论文散文记叙文,你最擅长哪个?”
我深感意外,抬起头来:“什么?散文?”
“对啊,散文啊!”方老师已被我的一脸迷惑所迷惑。
我实话实说:“散文……不知道。我们以前没学过。”
“不会吧?按说高中应该学啊!”

“我们就学过记叙文和议论文,没学过散文。”突然发现自己还有这么大一个知识漏洞,我的心情猛然下沉。
方老师盯着我看,沉吟一下:“这散文嘛,要说也简单,也就是……这么说吧,咱们平时看到的文章,除了记叙文和议论文,其它的,严格说来,都算散文。”
“哦。”我机械地应着,努力消化方老师的话。
“那你知道这散文应该怎么写吗?”
我羞愧得感觉脸都肿了——我当然不知道啊!
“这个嘛,有句话说得好,说散文的灵魂,就是‘形散神不散’!比如说你要写天气,”他端起杯子喝口水,“你看可以先写写北京的天气,再写写上海的天气,一会儿说说现在的天气,一会儿说说过去的天气,表面上看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但它一直都在写天气,这个就叫‘形散神不散’!”他拿起面前一张报纸,离开座位走到我的桌边,指着上面的一篇,“你看这篇就写的不错!”
我仰起头来看看他,再低下头去看报纸,似懂,非懂。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