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西山森林公园
慕林园
今天是星期六,正好我也倒休在家,想带孩子出去玩的念头很是强烈。
趁孩子还小,趁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时间,多多地陪伴孩子的童年,护佑孩子的稚嫩,助长孩子的双肩,腾飞孩子的翅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很快就会长大,不要等到她们不再需要我们了,才想起。多陪伴孩子不至于在她们的成长过程当中有父母太多的缺失感,多陪伴孩子不至于留下生命中太多的空白和无法弥补的缺撼。
因为我和先生都是上班族,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聚少离多的现实让尤其作为妈妈的我对孩子常常怀有内疚和惭愧感。很多事都是我家先生在做。先生单位离家还算近点,朝九晚五基本能赶上接送孩子。我单位离家远,交通也不方便。自打我从票务部门的“上一休一”制改为如今绿化管护部门的“二五制”以后,我几乎没有时间送孩子上学。每天早上早早赶车上班,没有时间为孩子完全准备好早餐,只能准备一半,剩下一半由先生做完。更没有时间送孩子上学。下班到家有时候得两个多小时,孩子都是爸爸接回家的,周一至周五孩子由我先生接送,周六日孩子又有课外班上课,而且有时我六日还有一天是上班的,所以作为妈妈我是不称职的,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在这里,我要感谢先生,感谢先生一直以来的身体力行,默默付出。但为了生活,工作我得做。作为妈妈,孩子我也得管,孩子是我们父母生命的延续。
先生正好也有意,我们可谓不谋而合——带上孩子出去放放风。于是作为男主人的他上网搜索去哪好。最终先生和我商定带姐妹俩去西山森林公园玩。
目标确定后,带上干粮,带上水,带上孩子,导航设定。9:30我们出发了……
今天气温33℃,车里有点热,先生打开了空调,孩子很是兴奋,我们沿着二环路一路向西进发。路上车很多,一辆挨一辆,毕竟是休息日,堵车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车终于蠕动起来,又慢步前进了。又不知过了多久,前方道路施工,交通信号灯也不亮了,交通处于瘫痪状态,一名交警在烈日下马不停蹄地挥动着交通棒,指挥着四面八方的行人和车辆。路面崎岖不平,汽车处于颠簸状态,孩子们都说不舒服,一个说头疼,一个说肚子疼。我怀疑是空调的错,让先生把空调关掉了。可气的是这一路一直坑坑洼洼,人几乎被车晃散架了。孩子又说热,我从副驾驶回头望,孩子满头大汗,又赶紧打开了空调。好不容易过了这段不堪路,导航又把我们导到一个接一个的农村里,农村里还不算,而是进入了七拐八拐的乡村小胡同,曲曲折折的乡间小路,尘土飞扬的田间地头,农舍前后的果蔬畜圈,都被我们参见了。孩子们又都一个劲喊不舒服,我一边宽慰着她们,一边抱怨着先生。
好不容易按导航导来到了一个入口处,又不让我们进去,说是此口被封了,走其他门。又得沿路返回,我不高兴地唠叨着,先生忍受着,过了不久,他又兴致勃勃起来,快到西山了。这里沿路两侧都是车,路的两边都是农家小摊,多是出售各家散养禽蛋类和自家种的杏,摊位多写有“采摘杏”。孩子说:“妈妈,我要摘杏。”我告诉他们说:“回来再摘吧。”
这里是风景区,两边绿化很好。听我先生说西山这边上世纪就开始绿化了。沿路驶过,满眼都是绿,整个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这里正在修建的还有一个公园,名曰:龙泉湖公园。修成后将是石家庄市最大的一个公园。园林植绿、播绿、种绿,园林人让世界充满绿色的希望。绿色是地球的血脉,绿色是人类的福音。车在绿中行,西山已近在眼前,我们马上说要与他“亲密接触”了。近山心更怯,我不免担心起他的冷酷来。先生驾车缓缓驶入西山森林公园停车场,我们终于来到了西山森林公园的正门入口处。停车场交了五块钱停车费,带上干粮和水我们一家人下车了,此时此刻已近十一点了。
“怎么着吧,上吗?”我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上!”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声音出其不意的一致。
上就上吧。
俩孩子高兴地在前边跑着,手舞足蹈,喜形于色。满头大汗的她们并没有因为天热而退缩,她们一点兴致也没减。先生和我压轴,具体说是我在垫底。我驮着沉重的身躯,吃力地挪动着脚步,要知道71公斤的体重,对于此时登山的我来说,是多么大的负重。现在一只脚的负重就是71公斤的几倍,我步伐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刚爬完一段坡路就已经气喘吁吁了。再加上我左腿关节疼,所以走路一瘸一拐的。孩子们已远远地在前边了。大概过了半小时,在看不见前人与后来者的山路上我们止步了,我对先生说,要不我们下去吧,天实在太热了,又看不见一个人。来来回回就我们一家人在走。走到一个坡度后,看到几个园林浇水的人,先生让孩子们用水洗了洗脸,山风一吹虽然说是暖风,也让人凉快几分。太阳当空照,孩子们的脸被晒得红红的,脑门上的刘海被
汗水浸透了,湿漉漉地贴在前额上。头皮的头发里映着晶莹剔透的汗珠,多么可爱的汗珠,多么可爱的孩子们!
一开始同我们一起爬山的也是一家子。他们是三口之家,小姑娘四岁左右的样子。这家人爸爸和孩子在前,妈妈在后,这家的妈妈也是发福之人,后来这妈妈就被远远地抛在身后了。现在他们全家已被我们远远地落在身后,远得看不见了,看样子是母亲拖了后腿,不知道是不是不爬了。没有了伴的“登山队”,有点没了动力。怕孩子中暑,我和先生正准备返回,却遇见另两家登山的母子和父子。于是上山的路继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着,笑着。
爬上了一道坡又一道坡,山路越来越陡,我的脚步越来越蹒跚。一边看着陡峭的坡度一边望着左边的山涧,心提到了嗓子眼,有种头昏眼花,脚下失重的眩晕感。我家俩孩子一直遥遥领先。
我在后边不断地叮嘱她们:“慢点!慢点!再慢点!”
姐妹俩一个劲地你追我赶,谁也不让谁,对我的话更是充耳不闻。“争第一”是她们的宗旨,其他什么也不重要了。现在正是最热的时候,太阳像个大火球,炽烤着大地,炽热的气息重重地包围着我们,水分大量蒸发,人体严重缺水。此时此刻肚子不饿,光渴。上山带的水有限,再加上我们四个人四张嘴都要喝,所以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弥足珍贵。大人不舍得喝太多,一次倒一小口,给孩子们留着。吃的东西更是先紧着孩子们。在这里,生存是主要的,食物和水便是一切。有食物和水,人身才有保障。这是上山下山的根本。在这里还是要感谢先生的陪伴,是司机、是安全员、是摄像,更是后勤部长。
在一荫凉处小憩了一会儿,我们大家喝了点水之后,又上路了。一路上总能碰到三两个上山或下山的人,又爬过几个坡之后,前方树荫处发现有水源,有爬山歇息的人们。孩子们都洗了把脸,又向目标迈进了。
马上就要到山上的休息亭台了,途中碰到一卖水的农妇。她告诉我们那不是顶峰,顶峰还有三分之一的路程。虽然有点心有不悦,但是离小亭台不远了,算是到了一驿站。俩孩子奋不顾身的冲上去了,先生和我紧随其后。这里好凉爽!刚一上去,姐妹俩就箭步窜到长条凳旁,整个人都瘫爬了下去,身子一动不动。两个红扑扑的小脸被晒得黑红黑红的,还不住地喘息着。这里聚集了上山的人们。有年幼的孩子,有年轻的学子,有热恋的情侣,有像我们一样负重前行的中年人,也有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在卖水。
孩子们真饿了,小女儿饿虎扑食一样吃得津津有味。在这个小小的驿站,食物和水几乎被一网打尽。我们也几乎弹尽粮绝。“靠山拍照有靠山。”我提议先生背靠大山来了张特写。同行的后来者听我这么一说,也来了一张有靠山的照片。他们七嘴八舌地称赞我家二宝勇敢、坚强。我想起在半道上也有游客对我家宝贝的赞扬。我为我的俩宝自豪。我想说:“孩子,你们是我的榜样和骄傲,你们让我重塑信心,遇到困难你们不叫苦,不喊累。孩子们,好样的!大概是休息饱了的缘故,二宝坚持要上最高峰,大宝想边休息边欣赏风景,这时候孩子们有了意见分歧。我只好提议二宝和爸爸一起去,我和大宝在这等,二宝坚持不行,就得是爸爸妈妈都上去才行,作为姐姐的大宝让步了,这才是姐姐的风度。就这样我们又起程了,目标:最高峰。
休息饱了,又补足了能量。孩子们上山确实快了。几乎是一路小跑着,我们都撵不上了。山路台阶又高又陡,险象环生,我一路提心吊胆,膝关节生疼生疼的。我告诉先生说要不是由他作陪,估计我一个人不敢带她们爬山。西山顶峰紫云阁马上就到了,我远远地看见大宝已在紫云阁二楼向我招手了。二宝在紫云阁一楼等着爸爸妈妈。我们全都到达顶峰后,大宝说:“爸爸太慢慢了!”我先生说:“我在保护着你们的妈妈。”大宝说:“你是英雄呀,还是护花使者,英雄救美呢。”听着他们父女的对话,我心里甜滋滋的。毕竟这一路走来,一直是先生在为我保驾护航。孩子们勇往直前的心深深地打动着我,我感到很幸福。是孩子们给了我前进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孩子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果敢深深打动了我。无知者无畏,无畏才有无限的可能性。稚嫩的心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迷人。妈妈爱你们,我可亲可爱的孩子!你们是上天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这里的风最凉爽,好似大自然给人间装了台硕大无朋的中央空调;这里的景最辽远,天下万物尽收眼底。天,那么高远,地,那么广博,人,那么渺小。突然想起《易经》里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然的阳气给人以灵气,天地滋润万物而无声无息,反观人行为的聒噪是多么的狂妄和无知。天地间任凭万物纵横捭阖,始终岿然不动,真乃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自然面前,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要下山了,前边又是俩孩子的合作与较量,细小的身影都在抢第一的位置。我和先生依然如故——在远远的大后方一步一踉跄地挪动着脚步。下山的路虽然不如上山时的路看起来高远,但是下山的路看起来是垂直陡峭的,一步一个台阶。随着重心的下移,不一会儿,我的腿开始发软。遥望深不可测的山脚,有点儿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不时的想停下来休息儿。偶尔驻足休息的当儿,低着却看不见两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冷不丁的不知从下面哪个地方传来孩子的呼喊声:“妈妈,快点儿!爸爸,快点儿!”听到孩子们的喊声,我浑身上下又来了劲,于是一步一顿和先生一起向山下移动了。

作者简介:慕林园,原名高立红,就职于石家庄市体育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