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诗:
《秋水广场》
作者:涛
霓虹接替落霞 渲染赣江
楼阁随清波起伏 不见唐时的
孤鹜 空余醉酒闲云

下面是诗心斋微型诗社编辑部10位成员就此诗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解读、改写,用于练习和提升我们自己的写作水平,我们向原诗致敬,我们融入自己诗心诗画。
1.秋水广场
剑风使者/河北
落霞激活霓虹 舞动赣江
楼阁吟诵 着从唐朝走来
不见孤鹜 歌声淹了小城
理由:俢改秋水广场,我是抱着寻找诗意去的。好像看到夜晚广场,休闲人们广场舞,唱歌娱乐着,赣江水也舞动着,楼阁里吟着唐诗宋词,小城沉寖在欢乐中。
2.秋水广场
常青/山东
落霞醉染滕王阁
惟不见孤鹜逐清波
霓虹秀出赣江长天一色
修正理由:秋水广场取名于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3.秋水广场
嘉平/辽宁
霓虹淹没落霞 赣江出彩
滕阁新韵 惊飞唐时孤鹜
且看江滨旷夜 一卷音乐铺开
修改理由:既然是修改稿,就尽量尊重原创,而不推倒重来。本人尝试着用最少的改动为原创增色又不失去原创本意。用“淹没”等词替换了原稿的一些词汇。有的做了一些词序的调整和语句的增删。另外,考虑“秋水广场”是以音乐喷泉主题而著称,为了凸显诗题,进而对第三行做了以上修改。需要说明的是,改稿比写稿更难,而不谦虚地说,我仅仅是班门弄斧。
4.秋水广场
湖/长沙
霓虹接替落霞 渲染赣江
楼阁随清波起伏 不见唐时的孤鹜
闲云醉酒空余
解读来源:第一行直写,落霞才消、接替而来是霓虹灯舞上演,渲染赣江之美。第二句谈细节,楼阁的倒影在水中随波起伏,没有见到唐时孤鹜。作者有意“深谋远虑",拿古今做对比,通过古代的地名、孤鹜、词气。冷静推广着目前的繁华。而"空余醉酒闲云",也许是故意颠倒,在此情此景中,作者应该是清醒的,不会醉酒失色。但因为风、水关系,闲云也可像楼阁一样陶醉。 整体没改字,就尾句微调位置,不妥见谅。
5.秋水广场
王海云/山东
霓虹映衬落霞
楼阁叠影迷离
不见唐时孤鹜 空余
醉酒闲云
修改理由:第一句霓虹也可为彩虹,自己认为用“映衬”妥当些,“渲染赣江”可删除,留有遐想空间。第二句改为“楼阁叠影迷离”,黄昏的秋水广场,水雾袅袅,楼阁叠影交错,如梦似幻令人沉醉。第三句删除一字“的”,不变原意。拙见谅解!
6.《秋水广场》
清雅神风/陕西
霓虹笑落霞 劲舞赣江
楼阁依旧绝唱 不逊风骚
孤鹜遗恨闲云 空余醉酒
修改理由:笑暗示今胜昔,霓虹象征现代,落日象征过去落后、守旧的东西,楼阁依旧绝唱说明历史文物依然熠熠生辉,孤鹜遗恨闲云暗喻守旧思想对新思潮的不满情绪,只好沉沦。整首诗先立后破,以广场为依托,表达了一种昂扬气势!修改中尽量尊重原创,注重语句精炼,含蓄表露主题!
7.《秋水广场》
解读点评:新茗/山东
霓虹接替落霞 渲染赣江
楼阁随清波起伏 不见唐时的
孤鹜 空余醉酒闲云
新茗读诗:此诗写得大气且有余味,为什么呢?单看题目,把地点安排在广场,有意思的是前面加了一个秋水,又把时间给限制了。这首诗开句的点题很有感觉,一个”接替”让人回味无穷,晚上的霓虹照亮在赣江上,楼阁随诗人视觉还有赣江的清波起浮!此景写得细腻委婉,让人联想唐代王勃的孤鹜却没看到孤鹜,最后的结句留白给人怀想,“空余醉酒闲云”,写得又是另一幅多愁善感的画面,很是耐品!
8.秋水广场
汪发祥/贵州
落霞对月一饮今朝酒
醉倒清波幻霓虹
蓦见惊鹜展翅 鹏举梦圆
落霞、孤鹜是古人作品里的意象,是历史见证,也是古人情思的寄托。霓虹是现代产物,也是今世象征。这种古今联系,明显意图实现时代之穿越。古人孤寂的无奈感慨,穿越到今世巨变的惊叹,乃至对未来的畅想,涵蕴深远,耐人寻味。
9、《秋水广场》
兰韵/辽宁
扯落晚霞 临摹那块月凉
阁不见唐时的孤鹜
长椅重情,再唠磕绊中的桑麻
自圆其说:首句,扯落晚霞,是突出时间,临摹月凉是对应秋水广场,也可以引深为对往事的追忆。这里的“那块月凉”也可以理解为秋水广场,因秋水广场实地为月牙型(资料提供),二句是写实,广场附近作者看到有楼阁,难免更加多愁善感,不见唐时的孤鹜,也是一种对过去的人或事的留恋。(也是利用了原作的意象引用)
尾局,附加了人文情感,利用长椅广场内的实物场景,力争让主题得到外延升华。用长椅重情也呼应了首句“月凉”。长椅上坐过很多人,从年轻的情侣到耄耋的老人,这里有他们生活的缩影,在柴米油盐中在磕磕绊绊中送走流年,秋水广场上的长椅也许是他们生活的小港,歇脚的驿站,从这里,在几句家长里短中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10、秋水广场
文/小二
霓虹换落霞起伏 楼阁映清波
不见唐时孤鹜
空余醉意闲云
说明;改动尊原作立意。原诗太平,造成寡味,且略嫌啰嗦,此处删去“喧染赣江”,因秋水广场与赣江原就相辅相成,另外把第二句改成“楼阁映清波"也包含了喧染"之意,而诗得以浓缩。首句将"接替"转成“换"字,即取转换之意,这里表示霓虹和落霞其实可以相得益彰,古今可以借鉴进取。且"接替"在这里较少诗意,太硬。最后二句做一小调整,删去“的"字不影响原句意思,并且更干脆,把"酒"字换成“意"字,则更与整首诗气韵协调。这首诗的基调,本就是“意兴阑珊"。总的说,原诗还应有所改进,就现在这样难算好诗。微诗贵在微中见大,而因为篇幅微小,除了布局紧正,"炼"字也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