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送我上中学】
文/光辉岁月
1966年的8.31号是我上中学的第一天,从我拿到通知书那天起,我就沉浸在小小骄傲中,企盼上学那天到来。全家人都在为我上学必须配带的物质做准备。妈妈为我做单鞋棉鞋,在煤油灯光下一做就是半夜。
年仅十一岁我这个小不点有点飘飘然,盼望着上中学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到了报名这一天,父亲那时在村办林场当炊事员,烧完中午饭后才请假回来,下午二点,父亲帮我挑上行李,他腾出的那口装装老衣的木箱护送我去上中学。
上学带上的 东西并不多,一床垫絮一床棉被,一张竹子织的床笆子,(垫在床上后放棉絮的隔层,)小木箱装几件衣服,几个本子,一罐子用腊肉丁炒的腌菜,洗漱用品及脸盆,三十多斤米。

总共至少有六十多斤重量,那竹笆子长六尺,而且只能横着,挑在肩上换肩就只能小心翼翼,走了十多里,我见父亲挑不多远就站下换肩膀,豆大的汗水从脸上直往下滴,父亲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父亲经常用它擦一下汗,那时我就想替父亲挑几步,父亲也可能实在太累就交给了我,我挑上走了几十步就感觉受不了,一个踉跄,将行李摔掉在地上。
结果还是父亲捡起篇担,行李担子在一颠一颤中前行,二十五里路程花三个多小时才将我送到了目的地。
我们是在家吃了中饭后出发的,到学校已经接近五点多,因为我去的迟,老师将我安排在靠门口的一张上下二层铺的床的上铺,因为寢室紧张,我们新生班近四十个男生都挤在一间寢室,父亲为我铺床时竹笆子因为较床长了几寸,父亲又去找食堂(称米的会计)在厨房借来斧头一头砍了二寸后才能放棉絮,待一切安排好后食堂已经打铃开晚饭了,待我从木箱中拿出碗来,碗已经在碰撞中破碎了。
因为木箱中装的东西不多瓷碗因为我的一个踉跄与陶罐碰撞碗被碰破了,父亲要我用他发奖刷牙瓷缸去食堂打饭,父亲说去为我买一个小口杯刷牙,学校离街道供销社不到一华里,父亲买好口杯送到寢室我们已经吃完了晚饭。
父亲将一切安排就绪后,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眼晴中噙着泪水离开了学校,我因为年幼无知,整个身心沉浸在对新生活的好奇之中,没有送父亲半步,也没有说一句话。
时间一晃到了2020年,又是开学季,学校门口停满了各式各样的骄车,摩托车,校车。我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上中学的第一天,那时连一辆客车都没有,走路全凭二只脚,而父亲辈都是穿着草鞋走路。变化是多么大?此时此刻的我不由自主想起我那老实憨厚的父亲,想起他送我上学的情景,泪水情不自禁的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