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孙蔚一生尤爱吟诗,婉丽自成一家,是清初的一位诗人。巜诗话》云:“茂衍孝友、端亮,诗格高雅,与李天生、王幼华在伯仲间。″富平诗人李天生和合阳的王幼华同为清初诗坛名宿,而学者型民国总统徐世昌认为:"王孙蔚之诗,诗格高雅,可与李天生、王幼华不相上下。”可见王孙蔚在当时的诗坛地位也是非同一般的。
王孙蔚一生著有两本诗集,即:《轺香集》和《轻香二集》。《轺香集》是江南著名学者梅雨村作序。梅雨村卒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以《轺香集》应在此之前刊梓行于世。《轺香二集》是临潼进士、诗人周灿作序,周灿是王孙蔚一位好友,曾为王孙蔚彖写墓字盖,也为王孙蔚的长子王天宠撰写墓志。他这样评价王孙蔚之诗:"庄诵再三,其骨苍劲,其气浩瀚,如山峯之插碧汉,百川之赴苍溟。至于奇句秀字组练之功,巧若天成,有剝茧抽丝之妙,非夫所谓才大于海而心细如发者耶″。
康熙十八年,王孙蔚和李因笃同荐入京,参加宏词科考。到京入住后,前来抄写王孙蔚诗赋的人络绎不绝。李因笃这样记载:"都人倾其圣名,车马填委,诗歌赋答,每夜分不休其所著的《咏怀!五十章》,高深浑穆,与陈正字、李供奉齐驱。诗出争相传写之,至为纸贵。″可见王孙蔚的诗赋在清初文坛何等火爆。
杨仲义巜雪桥诗话》云:"李子德与有葭莩之戚,督楚粮储时,子德客鄂江,诗歌对答。"王李二人自幼相识,常常一起赋诗论道。王在福建时,两人同游湘江;督储楚粮时,二人又一同前往,诗歌对答;后来二人又一同被荐参加宏词科考。两人情同手足。王孙蔚墓志和墓表均为李因笃撰写。王孙蔚一生的著述李因笃也有记载:"嗜古喜著述,尤邃于诗。其《轺香初集》`《轺香二集》及《杂文诗》并行世。”
然而王孙蔚一生留下来的诗仅有十多首。幸有民国总统徐世昌编辑的《晚清诗汇》中收藏有王孙蔚十二首诗。《临潼县志》中收藏有《寄怀临潼张庚干明府》一首。重庆华岩寺《寺志》中、《川东巡宪王孙蔚捐奉请藏》一节中收藏了数首。所以,王孙蔚现有诗篇共十五首。这些诗篇在手机百度《古诗文》网中均可看到。王孙蔚的著述除了这十五首诗外,还有一篇《汉阳府志》序及为重庆华岩寺题写的"大雄宝殿′扁额。这个扁额至今尚在。

简介:王斌辉,陕西西安阎良人,退休教师,王孙蔚家乡人,参加了《阎良村情》的编撰, 写作钻研王孙蔚诗词文章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