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无怨无悔》张涵 原创(词曲唱)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连载】(四十四)
文/张涵(韵娘··吉妮)
44.废纸笔记膏药鞋掌,自己动手全副武装
清晨,一组中度的噪音将我惊醒。我打个哈欠,揉揉酸涩的眼睛。
“哎,小张,你昨天晚上去哪儿了呀?”小赵已经打饭回来。
“办公室。”我不会也不愿说谎,再说心里也颇欣慰。我找到了背重点的方法,我知道自己的复习效率将迅速、大幅地提升。
“你说么?!你一个人,大冷天大晚上的,去了办公室?!你晚上几点回来的呀?哎哟妈哎,你冷不冷啊?”小赵回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就盯着我不动了,“你怎么睡觉不脱衣服?哎,小张,你怎么看着……哎你留海尼?”我摸摸脑门,突然想起了昨晚脑门上那团散发着热量和焦味的火苗、那声巨大而骇人的开门声、那个群魔乱舞的水房和回声长久的楼道,尤其是地板上的报纸灰烬。
烛光昏暗,办公室的地板,我扫干净了吧?……
我起床,套上棉猴,一溜小跑买回早饭,狼吞虎咽地吃了,又一路小跑着赶到办公室。
果然,几个小时之前我努力打扫过的地板,仔细看还有纸灰的痕迹。我撒水,扫地,生炉子,擦桌子,打开水,然后端坐桌前,桌上是端端正正的《字盘表》,抽屉缝里是打开了的《世界历史》。

几位老师陆续到来。他们都知道我在看书,但我那么早来又那么勤快,他们也不好直接反对,于是各就各位,抬头喝茶,低头读报,然后整理文件,阅读卷宗,间或发两声意味深长的叹气,让整个办公室有一种既团结又紧张、只严肃不活泼的凝重和怪异。
当然,我对他们长吁短叹的原因和这种凝重气氛的出处十分清楚,但我硬着头皮,装傻充愣,偶尔抬眼偷偷看一眼程科长,他老人家一直带着金丝眼镜阅读红头文件。
我壮着胆子,悄悄从口袋里掏出那几张用于誊抄重点的旧文件纸,一边默念一边抄写,用很小的字。等把其中的两张都抄满,我又发现了一个需要改进的问题。
这种A4的文件纸,摆开吧太显眼,折着吧不方便,要是把它们剪成跟手这么大,那掏出来方便不说,就是万一有人来办事,往抽屉缝里呼啦起来也方便。
中午,几张废旧文件对齐,一折为四,用手撕开。
小赵纳闷:“你这是干么尼,小张?”
“做个笔记本。”我从抽屉里拿出小小的塑料针线盒,“还多亏伞队发了个这个,要不我还得借针借线。”说着,我咬断白线,把针纫好,粗针大线地缝在几张小纸的左边。

小赵继续感叹:“小张你胆子可真大!晚上一个人去办公室,让我呀,打死我我也不敢!你不害怕呀?”
我想起了头晚二楼咣咣咣咣的开门关门声和咚咚咚咚的脚步回声。笔记本是制好了,鞋底老那么响怎么办?
我看向四周。单身宿舍,床被褥子毛巾,冬夏两用衣裤,完全没有缝制鞋掌的材料。
我脱下一只棉鞋,看着它的木头鞋跟:五六个小黑钉子已被踩的露在了外面。我一只脚穿着皮棉鞋,一只脚趿拉着一只我当拖鞋用的白色塑料凉鞋,挪到铁炉前,拿着煤铲子和火钩子去敲鞋底上歪扭的钉子,不得力。我举起棉鞋,将后跟上歪歪扭扭的钉子冲着红砖地面使劲敲打,将露出头来的小黑钉子一个个的敲了回去。
小赵点评:“这种木头后跟就是这点不好,楞容易破。你这么敲进去了,一走路还会出来。”
“知道。”我将修好的皮棉鞋穿到脚上,换另一只,将刚刚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修鞋工艺重复一遍,一边向小赵控诉着夜间办公楼的可怕,“咱们二楼那楼道,白天没事,可是晚上你走一步咚的一声,走一步咚的一声,而且回声又长又响,简直就要把人吓死!”

两只鞋跟加工完毕,我回到桌前,打开抽屉,拿出一贴膏药,用剪子一剪为二,两块叠在一起剪成马蹄形,拿起一只棉鞋夹在两腿之间,用抹布擦擦棉鞋后跟。
小周惊诧:“你这又要干么?”
“做个鞋掌,膏药鞋掌。”我很自然,半开着玩笑,一边将一块马蹄形膏药贴在两膝间的鞋后跟上。
小赵看呆了:“膏药鞋掌?!”
两只鞋子都贴好了,我穿好站起,踏着步子在地上踩踩,端起“省航”水杯喝一口凉白开:“这样应该好多了。”
“你可以带瓶热水上去啊?!”
“可不行。半夜下楼,漆黑一片……”
“你把壶放办公室呗!”
我想了想,鼓足勇气:“哎,小赵,我晚上在办公室看书这事,你能不能别告诉别人?”
这次小赵异常配合:“放心,俺可不管这个!”
脚下踩着膏药鞋掌,踮脚上楼,走过楼道,坐到办公桌前掏出自制的笔记本……实验成功,效果不错!

那天下班前,楼道里一阵声响。
张凤兰抬头对我身后:“工具找齐了?太好了!那咱马上就可以种韭黄了!”
“种韭黄?怎么种?”政工还要种地,这既出乎意料又令人担忧,因为这意味着我不能坐在桌前安心复习。
方连海老师:“在地上挖个七八十公分到一米见方的大坑,把那什么撒下去,然后往里填粪土,铺一层土填一层粪,铺一层土填一层粪,得浇很多很多粪……”
“那粪哪里来啊?”我问。
“当然是咱自己挑啊!”几位老师笑着回答。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