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校,抹不去的青春印记》
作者:侯进荣
诵读:玫瑰伊人

站在这个熟悉的路口
我是那么想寻找那条
通往校园的小路
蜿蜒,狭窄
刮风的日子
尘土飞扬
下雨的时节
满地泥泞
可是依然每天都有
一双双欢快的脚步前来报到

站在这个陌生的门口
我是那么想抚摸那扇
并不气派的校门
简单,朴素
陈旧的颜色
诉说着风雨沧桑
古朴的本质
传承着源自延安的红色基因
无论酷暑还是寒冬
每天都张开双臂迎接求知者的身影
现如今啊
小路,早已铺上了柏油
宽敞,平整
校门,也已经换成了电动
时尚,拉风
一栋栋高大漂亮的教学楼
矗立在校园当中
将每一个不负韶华的青春
紧紧簇拥在自己的怀中

可是我呀
还是那么想走进那栋
硕果仅存的“坡屋顶”
坐到连体的苏式课桌椅里
听朱老师的语文课,
感受方块儿字的生命律动
听佟老师的数学课,
探求一道道难题的解锁过程
听刘老师的物理课,
掌握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各种原理
听李老师的化学课
了解不同物质之间的转化与新生
我还想听车老师的地理课、胡老师的历史课、周老师的政治课,
在远古与现实之间往返穿梭
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寻求异同
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塑型“三观”
遵循老师的教诲,走好人生的关键路程

漫步校园
星移斗转
我在点点滴滴的变化中
寻觅着曾经拥有的青春岁月
我在角角落落的熟悉中
寻觅着曾经留下的青春足迹
还记得
游泳池里的奋勇争先
篮球筐下的龙腾虎跃
排球网前的你攻我防
绿茵场上的奋力拼抢
每堂吴老师、周老师、苏老师的体育课
都是身心释放的快乐时光

还记得
每年冬季的象征性长跑,
只要从起点出发,
就没有谁愿意被落下
冻成“胡萝卜”的手
把胜利到达目的地的红旗
一面面插在红军走过的长征路上
墙上的图表每天都把胜利的喜讯报告
还记得
并不标准的300米炉渣跑道
是我们各显身手的“战场”
一次次上演白热化的激战
也一次次成就我们的骄傲
半个班的男女同学
为了班级的荣誉挺身参战
奔跑,奋勇争先
超越,一往无前
不断刷新20*300米接力跑
这个校运动会的独创纪录
也让这个集体竞技项目
成为300米跑道上的独特风景

还记得
在校办工厂学工
亲手生产出犹如蓝宝石一般的硫酸铜
感觉自己好像为祖国建设立了大功
还记得
每次奔赴农村支援“三夏”“三秋”
集体夜行军,拉练赶路程
如同是在重温二万五千里长征
还记得
走进绿色军营摸爬滚打
队列训练、紧急集合、实弹射击
让我知道了千锤百炼才能成为一个好兵
尽管特殊的年代
校园里也曾有过许许多多的不平静
风风雨雨,浪翻潮涌
但老师们始终坚持教书育人
同学们也都努力完成必修的课程
优秀的传统,良好的校风
像阳光照亮天空
像雨露滋润大地
像灯塔指引方向
像东风鼓满风帆
培养着一批批莘莘学子健康成长
传承着一次次沧海桑田的文脉流长

我为你骄傲
京工附中——我的母校
从四次迁址、五次更名
为新中国迅速培养数以千计的工农干部、科技骨干
担负起在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建设崭新国家的重任
到“一校八址”、“十二年一贯制”
成为抓质量、创一流、有特色的教育集团
年复一年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你走出了一条
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壮大的康庄大道
我为你自豪
京工附中——我的母校
虽然,你已迎来了七十华诞
但在我的眼里你却是十七岁的模样
越来越年轻
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里
充满着青春的气息
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上
奔跑着青春的身影
高考的成绩、素质教育的硕果
记载着青春的岁月
“发现教育”的最新主张
张扬着青春的活力
在奔向未来的征程上
一路飞扬的是你青春的激情
我为你祝福
理工附中——我的母校
愿校园里那本默默打开的“书本”
永远传播知识的芬芳
愿那镌刻在石头上的校训
永远铭刻在每个理工附中人的心上
愿那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槐树下
走出更多的业界精英、国家栋梁
愿那绿荫环抱的“百年树人”
继续书写你人才辈出的辉煌
愿你永远都是一把金钥匙
不仅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
也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不忘育人的初心
担当教育的使命
不负北京市示范高中校的盛名
不负传承红色基因的荣耀

我爱你
我的母校——理工附中
我感恩
曾经幸运地走进你的怀抱
感谢你的给予
让那些来自书本的知识,
装进了我等待填充的大脑
感谢你的教诲
让那些走好人生每一步的道理
化作我刻骨铭心的成长足迹
感谢你的陪伴
让我的青春
从此有了你鲜明的印记
今生今世再也抹不去
2020年5月21日
后记:1971年进入京工附中读初中,1976年完成高中学业毕业。在母校6年,不仅接受了老师的传道授业,增长积累了基础的文化知识,更在母校良好的校风熏陶下,确立了未来人生的基本走向。虽然没有成就什么辉煌的事业,但是实现了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的目标。扪心自问:无愧母校的培养,无愧京工附中的名号。
在母校喜迎七十华诞之际,写下源自内心的感受,表达对母校的由衷感恩和祝福。

作者简介:侯进荣,北京国企退休职工。在职时,多与文字打交道。退休后,偶尔舞文弄墨,抒发心声。近几年,有多个原创作品被北下关殷之光朗诵艺术团搬上舞台,并受到好评。

诵读简介:玫瑰伊人原名张玲,机关退休人员。愿用温暖的声音传递世间的真、善、美,用真挚的情感诠释诗歌的魅力。相信: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愿在诗歌的诵读中快乐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