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明锋,1956年生,湖北省郧西县人,1974年12月入伍。喜爱读书写作,1980年起发表新闻、杂文、散文随笔、小小说等作品千余篇,出版《寻找岁月的影子》一书。现居武汉。
写作的理由
文/徐明锋
一九八零年二月一日,我一时心血来潮,信手写的小品文“如此亲热”,刊登在《郧阳日报》上。虽只有百余字,但首矢中的,倍受鼓舞,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如同抽烟喝酒,写作也是种嗜好。 同理,我不理解吸烟饮酒者的乐趣,抽烟喝酒人也体会不到一篇小文登上“大雅之堂”的欣喜。当然也不排除二者结合紧密的典范!
从少年时代起,就做着一个“作家”梦,一梦就是好几十年。我把著书立说看作是世间最有意义、最伟大的事业,其它,一律次之。我钦佩文采斐然的战友,我膜拜著作等身的大师。有好事的哲人专门做过调查统计:从小就怀有梦想的人,大约占人群的百分之三十,而能一生坚持的人不到百分之三。我庆幸,六十有五年龄尚站在百分之三的队列里!
有梦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梦想犹如航标、灯塔,象暗夜中的火把,给人以前行的方向,动力,是到达彼岸的助推器,发动机,它告诉你,书山无路,学海无涯。尽管在攀登的路上有苦有乐,当登顶的那一刻,你会看到一览众山小的壮美,你会体验到丰稔的快意人生!
此生,有幸成为一个兵。可遇不可求的结识了一大批心地善良、人格高尚,作风质朴的官兵,做人、作文都受到他们亦师亦友般悉心的引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的心促使我拿起笔来。我发现, 扛枪和握笔两者并不相悖。军营,给了我施展拳脚的空间、场地;丰富的军旅生活给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首长和战友们鼓励的掌声,喝彩声让我的虚荣心盛得盆满钵满。
写作是孤独者的事业。蒋勋教授讲,“学会孤独,和自己在一起”孤灯长夜,晨昏不分,没有年节假日概念;写作有时还是繁重的体力活,我曾经任过数年的新闻干事,八九十年代,文章全靠手写,天天攥着一支笔,无名指左侧都磨出了老茧。为了提高用稿命中率,我常常采用复写的方法,最多时垫五份复写纸,圆珠笔触上去软塌塌的,似在沙滩上行走的感觉,那可是真正的“力透纸背”。几千字下来,整条右臂胀的发酸,五个手指短时间弯曲着不能伸展,失去控制一般。
我是崔永元的忠实粉丝,对他冒着生命危险,怒揭艺术圈明星偷税漏税黑幕支持,但对他关于指责作家刘震云缺乏“骨气”一说则不认同。人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刘作家几十年属一线著名作家,超级码字工,他就算个机器,一刻不停地写,一年顶破天,稿费能赚百万?可他将自己的小说轻轻松松的改编成电影剧本,作为投资方,跟冯小刚利益分成,影片发行上市,一下可得千万!作家也是人,也要生存,作家也是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理所当然。读刘震云作品,听他的演讲,窃以为骨气还是有的!
博览群书是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读一本好书,像与一个高尚的人促膝谈心,吸取营养写作已成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十年来,不管是工作繁忙还是退休赋闲在家,我一直不放松读书练笔,从不间断,写作范围从新闻、小说、随笔、杂文,有感而发,捡到篮里都是莱。我们赶上了全民写作的好时代,互连网平台为你提供了无限大的星空,先进的网络技术将你的拙文装扮的美娇娘一般赏心悦目,“千元岀书”的广告承诺,让每一个普通写作者都能过一把“作家”瘾!读书写作目的更是多元的,我不想让空虚的头脑生绣,也为了及早预防老年痴呆。
耐得住寂寞是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平素里,我喜欢一个人独处,那样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去胡思乱想。我喜欢一个人出差,旅行途中一杯香茗,一夲好书,一段乐曲伴随左右。若两人同行,你得照顾到对方的存在,没话找话,若是三观不合,更是劳心劳力,就是坐着也累够呛!
在写作的道路上,极少人能一蹴而就,比拼的是毅力、耐力、坚持,你需要远离一些无聊的劳什子,对衣食住行不能太讲究。我们常常为成功者鼓掌,羡慕聚光灯前的光鲜。忽略了成功者背后的辛酸与汗水,通常,我们只看到贼娃子吃肉,看不到贼娃子挨打!
读书,写作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文化生活,倘若没有这些,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我,日子不知怎么过,与其说我选择了写作,不如说写作选择了我。用读书、写作排遣寂寞,排遣心中的块垒,是我最重要的休闲方式,一支写下百万多字的秃笔伴我左右,一旦离开或几日不见便像丢了魂似的。
我是一名当代军人,逐步积累的三十年军旅生活,基层、机关的任职经历,使我对军人,部队有着较为细腻、较为深刻地认知和理解。在我的身边,官兵们的阳刚正气,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拍案而起的人格魅力时时感染着我,军营为我提供了尽情抒发的疆场,军营的一草一木都成了我临摹的对象。官兵情、战友情是人际关系的核心,由此,我写了《将军的班长》、《那方香帕》《我的营长》等篇章;革命英雄主义是军人个性的集中体现,我写了《奖励缺席》《木枪》《江堤上的橄榄林》《交接》等。军营是个绿色的世界,轶事趣文故事多多,《军营子弟》《画家老杨》《老汤轶事》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一直认为,读书写作是件名利双收的事情:往大处说是充实生命,提升自我的必要途径,往小处看,益人、益心、益智好处多多。你把本单位工作经验登上报刊杂志,广泛传播开去,提高了部队的知名度,党委重视、首长满意;你把夲单位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宣扬出去,激励官兵,鼓舞士气,被宣传者心存感激,若因你的文章改变其命运,他将一生铭记。
写作会给人带来一连串的惊喜。 某天,你忽然发现邮递员送来的报刊上印有你的名字,对着那烂熟于心的文字,你读了又读,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天之中都似节日般欢喜。再过些天,一张张汇款单天南地北飘然而至,快乐仍在延续。这些钱虽不能让你大富大贵,但打个牙祭,解个小馋足矣。任宣传干事期间,因新闻写作成绩突出,一九八五年支队首长给我记三等功一次。这既是精神奖励也和物质利益挂钩。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规定,三等功荣立者增加退休工资百分之五,至今,月月发挥着经济效益。
从事部队政治工作二十多年,每到一地我都支持鼓励官兵读书写作。我以政工干部、文书为骨干,多次举办新闻写作培训班,亲自授课辅导,一丝不苟的改稿子,发掘和培养了一批写作骨干。我的示范效应影响帶动了官兵的写作积极性,现在,我和许多战友虽然天各一方,但我们回忆军旅生涯的诗文,常常在报刊及各大自媒体平台碰面,看到大家尚在坚持,实乃幸事一件!
如今,我珍藏着整整五大夲发表在《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湖北日报》《长江文艺》《小小说选刊》等全国百余家报刊文稿剪贴,每每翻阅抚摸,感慨良多,我仿佛看到,这近千篇文字,像呀呀学语的幼儿,见证了从步履蹒跚,到茁壮成长的全过程;又像一幅幅发黄的老照片,还原了一个场景,一段故事,篇篇都带来至真至情的回忆。
逐梦路上,风景依然靓丽,逐梦的脚步,依然铿锵有力!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龚刚 杨秀波 张小平 李磊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报告文学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记者:彭谨 杨子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