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梅花》
作者:季文军
配乐:白雪
诵读:文轩

都市没有梅花。
我只见闻过诗画中的梅花,便醉了。
(歌声)
我爱梅花,它远离浮躁,
自然成诗,风骨成画,
俏也不争春的气质,让我无法释怀。
想到梅花我也难免和你一样想到
"疏影横斜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句子。
万花凋谢时节,梅却迎寒傲首,
在小园里风光占尽,
清幽着淡雅的芬芳,
有谁会不为这样的梅花所怦然心动呢?
心中的梅花是低调而崇高的,
且不说它凌寒独放的顽强,
单凭它那份铜枝铁干,
遒劲曲错上的点点优雅,
便会令人顿然出几份敬意来,
那或红、或粉、或白的暗香,
即使未曾谋面,
也会从你的意向中飘将出来,
浸入你的心脾。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梅花在不经意间开放,
象静谧中的哲人,
笑看着繁花落尽;
梅花在不经意间浮动着异彩,
感染着黄昏独自愁的来世今生,
芳满天涯。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梅花是喜欢雪的。
它将一颗颗丹心放在青白里,
渲染着寒冷中的温暖,
感召着天地汇聚的元气,
给人以感动的力量,
这是任何一种花所做不到的。
自古以来,
梅花就是诗人眼中的“宠物”,
踏雪寻梅,乐此不疲,
诗人们在梅花的芬芳里,
听到了“竹影如诗瘦,梅花入梦香”的
清幽境界;
看到了“墙角树枝梅,
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领略到了“江南几度梅花发,
人在天涯鬓已斑”的悲悯,
找到了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的精神世界。

梅花是自来韵律的。
它沉醉着诗人的志趣和呤诵,
用凝香归韵,用桀骜起平仄,
用清雅当背景,
成就了香自苦寒的经典,
悠远了千年的追随……
于此,我想到了沈园的梅花,
诗人英姿勃发,红颜骄羞剔透,
只可惜在粉墙上却留下了错错错的遗憾,
令人至今怅然念想。

遥想许久以前,
当人都为牡丹去捧场的时候,
梅却不为所动,
这是牡丹想做也做不到的。
梅、兰、竹、菊中,
兰虽虚怀若谷却少了一份刚强,
竹虽宁折不弯却少了一份坚韧,
而菊虽淡泊却少了一份坚持,
而梅兼容了刚、柔、忍的品质,
所以一跃成为君子之首也就不足为奇了。
尘世间,逐名者皆是,追利者无穷,
不逐名利的人甚少,
无欲则刚,不为灿烂所动,
不为寒蝉所畏,
想必只有梅才能做到吧。

"画梅须画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水墨中的梅花又是另一番景象。
那是一位天才的画家,
"一生心事为花忙”,
他太爱梅花了,
他画梅就是在画自己。
他笔下的梅花,雅意芳香,
圈花用笔不飘浮,点蕊笔端有功力,
深得梅花三味。
即便在他双眼失明,平静清苦时,
他仍将命运的悲怆融进横枝老干,
紧紧扣住“冷香”的命运之门,
在他高高的颧骨上,
仿佛凸起的不是岁月的苍桑,
而是那"独目苦寒花”的精神风采。

时常在想象梅花中灵魂震颤,
这种震颤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能感受的到,
那是一种膜拜,是一种信仰,
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臣服。
身居闹市中的人们尽管把梅花挂在了墙上,
但时常想着做夏花一样的绚烂,
却终究不能如愿以偿。
花有花思,人有人念。
梅花告诉人们,
要学会在孤清里坚强,
繁华如烟,一切都无法永远,
心若梅花,花香自来。

作者简介
季文军,天津人,业余爱好写作、音乐、绘画、哲学、历史、民俗。曾在《工人日报》、《辽宁青年》、《北斗星》、《经纬线》、《中国邮政报》、《天津青年报》、《城市快报》、《每日新报》等报刊上,发表多篇诗歌、散文、小说、歌词、漫画等作品。

文轩:一位从事工程工作的建造师,喜欢唱歌,读书,朗诵,用声音打造自己的生活,用文字书写自己的人生苦短,随着时代的变迁为自己的业余爱好铺下成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