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乡村医生王丙尧荣获
全国首届“中医名家”二等奖

最近,由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道地药材分会、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中医药临床分会联合北京医景堂疑难病研究院,会同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药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特别举办,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河南省汉帝药业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首届“中医名家”评选获奖名单正式公布,阳信乡村医生王丙尧凭借扎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斩获大奖,荣获全国首届“中医名家工作室”二等奖牌匾。他凭着望、闻、问、切,中医传统的诊病方法,凭着一颗共产党员的火热心肠;他干中医几十载,心里装的是远近患者的健康;他只是一名走村串户、行医救人的普通乡村医生。但在乡亲们和病患者的心里,他就是一只永不疲倦的候鸟,就是一轮带来温润与光亮的月光。多年来,他扎根农村沃土,悬壶济世,播洒爱心,被当地群众誉为“再世华佗”、“乡村名医”。他便是山东省阳信县劳店镇西秃李村的乡村医生、共产党员王丙尧。
由于他家是中医世家,他的爷爷、大伯等都是当地有名望的中医,他从十几岁开始就跟随其爷爷、大伯学开了中医,他20岁的时候,开始为农民看病,为农民开方治疗一些感冒、拉肚子的小病。 从此,王丙尧走上了从医之路。

1978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最受当地农民称颂的是他高尚的医德。他在行医中给自己订了一条规定,那就是:凡是本村患者和外村、外地贫困患者,一律免费诊病和送药。这一条规定,他一坚持就是四十多年。王丙尧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前来求医问药者总是细心照顾,对需上门出诊的突发患者,总是随叫随到,无论是路途是多么遥远还是白天黑夜,他总是要上门巡诊,定期检查。对村里的病患者,他总是全力帮助,白搭工夫和中药,不图回报。全村10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的人让他看过病。73岁的村民高福和患有胰腺病,手术后,病情依然有加重的危险,但由于看病,家里多年的积蓄都花光了不说,还拉了不少饥荒,再也没钱进大医院看病了,只好在家里挨着。王丙尧主动为他配制了中药进行治疗和控制病情发展,到现在,他已吃了王丙尧3年36付中药,病情得以稳定。这些价值近20000元的中药,王丙尧同样分文没收。王丙尧说:“我是共产党员,要自始至终坚持自己订的那条规定,那就是村里人和外村的贫困户不管看病多少次用药多少付,一律分文不收。看到患病的乡亲们和贫困的病患者减少了痛苦,这就是当医生最大的快慰!”
四十多年来,他一边行医一边刻苦学习,既向爷爷、大伯和一些老中医请教,又向书本学习,钻研中医理论。在他的书桌上,光中医方面的书籍和诊病笔记就摆了好几摞。厚积薄发,多年的刻苦钻研和艰苦磨砺,使王丙尧的医术在远近的城乡享有盛誉,邻村、附近乡镇的农民以及外县、外省的病患者常常不辞辛苦、跋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里的道路,跑来请王丙尧为他们看病。痊愈的病患者为他送的锦旗和牌匾不下百面,挂满了他两间房的三面墙。

本届评选活动汇集了来自山东、山西、黑龙江、吉林、青海、广东、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等25个省市自治区的基层医生,竞争激烈。活动赛程由笔试、评审两个环节组成,其中,笔试内容包含中药综合知识和中药临证组方;评审环节由专家组评委和大众投票为参赛选手投票打分。全国首届“中医名家”评选共获得320万人次的访问量,累积投票达610万,备受社会关注。
据悉,本次评选活动共有154位基层医生参与笔试,经过严格的筛选评比,有112位基层医生进入网络评审环节。经过大众评审以及由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国医大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内部分中医药院校专家及知名教授组成的专家评审团的专业评选,最终山东王丙尧等35位基层医生获得全国首届“中医名家工作室”奖项,37位基层医生获得全国首届“中医名家评选参与奖”。(翟成新)

投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