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之上的蝴蝶
——齐凤艳诗歌评析
文/辛夷(四川)
诗是文学作品的贵族,创作诗歌的人也应属于此类。在闷热的五月这个下午,一大堆恼人的事务让我烦闷,望向窗外,车子的轰鸣声不绝于耳,电话总响个不停,每一声仿佛都在摧损内心。不想让杂务占领完自己的思绪,这个时候应该来点诗歌,没错。顺手把齐凤艳的这组诗歌打开了来,诗人旖旎温柔的文字让我的心渐渐平复了下来,这位诗人有一颗在风雨中都可以平静下来的强大内心,我猜。
写诗者虽然众多,但不同的诗歌写作者写出的诗歌又有其不同的特点,我从齐凤艳的诗歌中读到的是智性,理智,会让人安静,平静。这种理智应当是源于诗人读书众多, 让诗人的内心成熟而果敢,面对生活的繁复,不再彷徨,信手拈来,想象用一双慧眼观看并解读这个世界。可是诗人毕竟是一位女子,细腻敏感柔软的内心是肯定的,再理智的心智,还是会忧伤,会疼痛。
更多的光点向暗影
隐退
似乎是这样,又似乎相反
诗句是未来要散落的瓣儿
在它是花朵的时候
属于高处
你需要下判断,确定你的存在
让那香气比花有形
在你合上睫毛深呼吸时
在你的黑暗中
思想与情感恋爱
节选《在一排高高的花树前》

思维的端庄与情感的摇曳,带着理智之热度的《在一排高高的花树前》。读到这首高高的花树,我看到的是一位博学的诗人带着理智自我解剖自我的情感与内心。“更多的光点向暗影/隐退/似乎是这样,又似乎相反/诗句是未来要散落的瓣儿/在它是花朵的时候/属于高处” 语言凝练简洁,用词准确到位,毫不拖沓、冗赘,内涵丰富,富含逻辑思维的思考,读起来富有弹跳的节奏, “存在”与“判断”则是诗人在诗歌语言中加入的哲学思考元素,言近旨远,因为对诗人来说,诗歌,不只是用来抒情的,不仅仅是用来表述生活的,她也可以思辨,可以形而上,终极追寻人类存在的意义, 比如“在你的黑暗中/思想与情感恋爱”
“海与礁石在交谈
远处的,近处的,一首
离歌升起
浪花是琴弓上飘落的白雪”
“小提琴手抵达过更细小的地方
却更迷恋水与石头的撞击
包括撞击的颜色
包括撞击力”
“飞起,还有更高处
相遇都是为了离别的一刻”
“干枯只在四根弦
和岸边那个遥望的人
被海风抽打的嘴唇”
节选《离歌》

忧伤的遐思,用理智克服内心纠结与矛盾的《离歌》,离歌,忧伤的,痛的,带血与泪的。诗人的内心是矛盾的,强大的自我与无我反复开战,情感像一把锋利的矛,呼唤着诗人听从自己的内心,服从自己的情感,理智像一把坚固的盾,告诫诗人不能离开从小到大一直坚守的价值观,“小提琴手抵达过更细小的地方/却更迷恋水与石头的撞击/包括撞击的颜色/包括撞击力”这是矛,“飞起,还有更高处/相遇都是为了离别的一刻”,“干枯只在四根弦/和岸边那个遥望的人/被海风抽打的嘴唇”这是盾。矛与盾的意象相互碾压,无法选择,无法抉择,都是自己,没有赢家!
“无风,梦的吹拂是宁静的
而我可以飞
失重的人和年月
如围墙没有厚度,泥缝里的小虫
顽固地为夜行人引路”
“在我的脸,我的眉毛,我的
嘴,我的笑容
我从中分辨出几个人的影子
欲呼唤”
“我的眼睛又在黑暗中
凝视,梦的回声
和游弋在屋里的几颗星星”
节选《在黑暗中》

自我探视,自我解剖,自我游弋的《在黑暗中》。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样的,不能简单地给一个人轻易下定论,诗人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会自我审视 “在我的脸,我的眉毛,我的/嘴,我的笑容/我从中分辨出几个人的影子”,每个情境,或是面对不同的人,也许都是不同的影子,而最强大的那个性格特征与真实的自己最接近。最优秀的艺术家,最优秀的诗人,往往有更复杂的性格,可以洞悉男女性格中隐藏的最细微的思绪,所以说天才的艺术家可能会是雌雄同体的。诗歌可以让创作者忘乎所以,正是源于诗人可以在诗歌中隐藏自己,表达、展现真实的自己,释放内心的情感与疑惑,带着情感的想象力的文字,诗可以做到虚实结合,意会于文字,无法辨别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或者说真真假假自成一体,真亦假时假亦真。
“在凋零与衰败中看到
美,需要一颗生机勃勃的心
且善感”
“远去的形状和香气变成声音
一回想就有飞舞沿着从前的弧线
五彩缤纷”
“这个词语少年的他闭目幻想爱情时
常用来形容斑驳的阳光”
“那时他从不言愁
现在,他绝口不提她”
节选《五月的第一天,他拾起一朵残花》

淡淡惆怅,带着遗憾的《五月的第一天,他拾起一朵残花》。这首诗如此的惆怅,凋零与斑驳的意象让人无法不动容。“在凋零与衰败中看到/美,需要一颗生机勃勃的心/且善感”,“远去的形状和香气变成声音/一回想就有飞舞沿着从前的弧线/五彩缤纷”挥之不去的伤感隐忍于内心深处,仿佛会发酵,忧伤在空气中弥漫。“那时他从不言愁/现在,他绝口不提她”遗憾,深深地遗憾,那种爱的遗憾与痛会伴随人的一生,明明觉得忘记了,不知什么时候又会跑出来,跑出来让你看这个伤口多深,让你继续疼。
四月最后一天的早晨
我走在一个公园的一座桥上
无数个日子里的无数个我
我转过身
每一个桥栏扶手处都站着一个我
那个春天的哀愁
那个秋天的一件喜事
雪中我和她的约会
大风中我疯狂的奔跑后的泪流满面
我在海上的游弋
我一一在他们面前驻足
“还好,我还在你瞳仁的深处。”
童年尾随着我的背影
和面前的鸟鸣一起,叮嘱:
要快乐啊
节选《在桥上》

无数个日子,无数个我的自言自语与自渡,《在桥上》。这首《在桥上》,我读到最多的是两个字:孤独。“我走在一个公园的一座桥上/无数个日子里的无数个我”,那种走在繁华与熙攘中的孤独才是无可救药的孤独。一座桥,人来人往,无数的人经过,无数的人忘记,诗人的孤独不是人们可以肉眼判断的孤独,而是内心的孤独,任尔人来人往,我只想要找到自己,那另一个自己也许已经出现在生命中“还好,我还在你瞳仁的深处”,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大风中我疯狂的奔跑后的泪流满面”,那种伤的杀伤力如此巨大,巨大到我任意回头,看到的还是只有自己形单影离“我转过身/每一个桥栏扶手处都站着一个我”,诗人陷入冥思,努力自渡,也许那枝头的鸟儿也是在告诉自己一定要快乐起来“童年尾随着我的背影/和面前的鸟鸣一起,叮嘱:/要快乐啊”让人心酸,让人心碎! 人性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真实,开心时自会高兴,伤心时就会难过。诗歌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可以捕捉与表达人最脆弱敏感的感情与思绪。为人性而写,为爱而歌,为这不容易走一遭的人间而诗,活过,爱过,痛过,努力过,伤悲过,人生才算真正经历过,祝福诗人齐凤艳,愿她一直写下去,愿她强大的内心带领她一直朝着诗与远方走去!

在一排高高的花树前
词语的蝴蝶
翅膀上有风迹摇曳
在飞舞的韵致里有捕捉
来自观看者内部
每一个字
都将凝视再凝聚
一声鸟鸣透过一处斑驳的中心
更多的光点向暗影
隐退
似乎是这样,又似乎相反
诗句是未来要散落的瓣儿
在它是花朵的时候
属于高处
你需要下判断,确定你的存在
让那香气比花有形
在你合上睫毛深呼吸时
在你的黑暗中
思想与情感恋爱
离歌
海与礁石在交谈
远处的,近处的,一首
离歌升起
浪花是琴弓上飘落的白雪
石头里有悠扬对情结的
意志坚定不变
一部分声音飘入蟪蛄的洞穴
小提琴手抵达过更细小的地方
却更迷恋水与石头的撞击
包括撞击的颜色
包括撞击力
飞起,还有更高处
相遇都是为了离别的一刻
姿态美丽,仰落中的
渴望
……愿那礁石有孔洞无数
收留水,收留声音,那湿润的
干枯只在四根弦
和岸边那个遥望的人
被海风抽打的嘴唇
在黑暗中
无风,梦的吹拂是宁静的
而我可以飞
失重的人和年月
如围墙没有厚度,泥缝里的小虫
昂头弓屁股又前进了一毫米
黑夜里的光亮在睡眠中
无孔也能入
顽固地为夜行人引路
且能幻化
豁嘴的大水缸里枝叶的镂空处
陈年深邃
碧蓝的天没有际涯
老屋房顶的瓦少了一片
花已过盛时仍抱有繁茂的心
几瓣嫣红飘浮
在我的脸,我的眉毛,我的
嘴,我的笑容
我从中分辨出几个人的影子
欲呼唤
我的眼睛又在黑暗中
凝视,梦的回声
和游弋在屋里的几颗星星
五月的第一天,他拾起一朵残花
在凋零与衰败中看到
美,需要一颗生机勃勃的心
且善感
远去的形状和香气变成声音
一回想就有飞舞沿着从前的弧线
五彩缤纷
这个词语少年的他闭目幻想爱情时
常用来形容斑驳的阳光
手托在脖颈
将自己交给草地,呼吸无限伸展
长出一身初夏的碧绿
全然不理睬春花在不远处
飘飞
那时他从不言愁
现在,他绝口不提她
在桥上
四月最后一天的早晨
我走在一个公园的一座桥上
无数个日子里的无数个我
都曾在这座桥走过
当我从一端走到另一端
我转过身
每一个桥栏扶手处都站着一个我
那个春天的哀愁
那个秋天的一件喜事
雪中我和她的约会
大风中我疯狂的奔跑后的泪流满面
我在海上的游弋
我一一在他们面前驻足
给哀愁一个拥抱
捏捏快乐的脸和愤怒握握手
在骚年面前我细细打量它的眼睛时
它也看着我的,寻找着
然后拍拍我的肩膀:“还好,我还在你瞳仁的深处。”
我迅速离开它
不让它看见那里涌上的潮水
童年尾随着我的背影
和面前的鸟鸣一起,叮嘱:
要快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