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鹭,是诗是画也是歌
文/王晓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小时读书就对唐诗人杜甫这句诗印象深刻。那时,没见过白鹭,总觉得想见她美丽的身影,只能到遥远的江南。
其实,美丽的兴凯湖,就是白鹭的世界。
无论在苇荡,在草原,在树林,在湖面,甚至在稻田,都能见到她那优雅妩媚的身影。
在兴凯湖,白鹭不像高傲的天鹅,只在春秋迁徙时节在这里作短暂歇息;也不似野鸭、大雁总爱大群集结,闹哄哄显摆气势。白鹭春夏秋三季都生活在这里。它们喜欢小群活动,甚至常常单独行动,像个独行的白衣侠客,亦像个独自沉思的诗人。

我真的很喜欢白鹭。白鹭天生丽质,体态优美,身段大小,恰到好处,如古诗般精美。难怪大文豪郭沫若曾写《白鹭》一文赞誉说:“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的确,她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如果类比,我觉得她像草原的白马,飘逸俊美;像天空的白云,纯洁悠闲;像文学里的诗歌,清纯优雅;像音乐里的情歌,委婉动人……
白鹭属鹳形目,鹭科。白鹭属又分多个种,其中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最为常见。
白鹭飞翔时姿态最为优美。她脖颈弯曲,双腿后伸,张开的阔翼缓缓扇动,不疾不慢,雅致闲适;飞行高度不高不低,恰在观赏者的平行视线之中。背景或是茂密的绿色芦苇,或是高高的绿色树林,正好反衬和勾勒出白鹭的靓丽身影。

白鹭独处时也颇为引人注目。她有时度步在浅水里寻找鱼虾;有时就独自在水边站立,伸长脖子等待,有如清高的隐者。飒飒的风儿轻掠苇梢,苇叶碰撞的声音犹如窃窃私语。白鹭银色的影子清晰倒映在水面,为她的孤独作伴。纯洁无暇,孤高清远,逍遥脱俗,白鹭是尘世中灵性仙者,微波辐射某种暗示。
求爱时的白鹭最为可爱。白鹭在繁殖期头上会长出两根十分醒目漂亮的羽毛,俗称“繁殖羽”,又称“辫羽”;中白鹭胸前背上还会长出蓑状的羽毛,称为“婚羽”;大白鹭在发情期脸部变成耀眼的蓝绿色,腿变成红色。发情时不停地张开双翅变换姿势,羽翼舒展,洁白的羽毛根根可数,犹如孔雀开屏。求偶交配期间雌雄白鹭上下飞舞,左右翩跹,相互追逐,情意绵绵。这时候白鹭最为美丽,是摄影家镜头表现最多画面。

白鹭孵卵雌雄交替,一个在家守家,一个外出觅食,十分守时守规。它俩交接班的时候,场景非常温馨,外出归来的亲鸟飞到巢里,在家的白鹭马上迎上前去,含情脉脉,交颈而吻,像新婚的夫妻迎接爱侣的归来。偶尔也有莽撞的白鹭走错了巢,守家的白鹭会毫不犹豫地把误入者轰走。
每年早春,白鹭从南方飞到兴凯湖生儿育女,精心哺育;夏天,则带领幼鹭练习飞行及捕食;秋天,它们盘桓飞舞在金色的苇荡,与其它鸟类嬉戏,直到白雪飘落在层层苇叶上,寒冷的北风吹动洁白的羽毛,它们才恋恋不舍地告别这片故园,飞往温暖的南方。但翌年,它们还会追逐春风,穿越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美丽的兴凯湖故乡。这里水碧天蓝,草绿野阔,可以呼吸清纯的空气,搏击悠远的白云,多么自由畅快、舒心欢乐啊!
白鹭,早已凝聚为国人心目中的的诗情画意,撩拨心弦上最美的那个音符。
白鹭,是诗?是画?还是一首歌?
注:此文选自王晓廉著
《水阔天高一一黑龙江散文游记》一书


王晓廉:1974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77年复员回鸡西后,先后在市劳动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联工作。几十年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黑龙江日报》《当代》《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150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同时出版了《大美兴凯湖》等十一本专著。


独特、独到,与众不同,创意无穷。
探索创新,创作精彩!人民声音微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