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无怨无悔》张涵 原创〈词曲唱〉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是这样炼成的)
【连载】(四十一)
文/张涵(韵娘·吉妮)
41.冬夜黑楼孤独拼杀,报纸缝里悟出诀窍
带上房门,我用露指手套里的两个手指捏捏两个内眼角,抬起穿着硬木半高跟皮棉鞋的两脚,小心举步,走下台阶,穿过烦心的噪音,走进无边的黑暗。
门前红砖的残破不齐,脚下主路的坑坑洼洼,机务房头冬青小道的凹凸不平在我脚下忽隐忽现,办公楼前空地上的落叶飞渣让我迈步忽高忽低,但是,事到如今,别说这些,就是刀山火海也阻挡不了我上楼学习的决心!
很冷!对了,冷热凉暖分别是COLD、HOT、COOL和WARM,春夏秋冬分别是SPRING、SUMMER、AUTUMN和WINTER,这第三十一课最核心的内容是形容词的比较级,表示“谁与谁一样什么”,要用“AS什么AS谁”的结构……
侧过肩膀全身用力,顶开异常沉重的大门,借着大堂窗口的一抹亮光,我慢慢摸到楼梯扶手,上楼,拐弯,再拐弯,摸索着走到政工科门口,摸到门锁,掏出钥匙,开门进屋,反锁房门,借着窗户上的微弱光亮摸到办公桌前。

一手小心掏出报纸包着的两本小书,一手掏出蜡烛火柴,点燃半根的蜡烛,举着烧化一点,滴到桌上一滴,把蜡烛立在上面粘住,搓搓已经冰凉的十个手指,转身走到小铁炉面前,拿起冰冷冰冷的火钩子,挑开炉盖,掏掏炉膛,拿起煤箱里一张报纸,团成一团,用烛火点燃,塞进炉膛,在报纸上加几根小木条,挑几块好煤放在木条上。木条很细,煤块很轻,炉子很快着了。
忽然,耳边响起程科长让王宏安老师教我生炉子的声音,眼前再现王宏安老师蹲在地上教我生炉子的情形……
真的,人生何处无老师,世事哪件非学问啊!我的内心立时对程科长和王老师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我坐回桌前,一边提醒自己:千万千万别忘了加煤!
英语相对好学,我把《广播英语下册》靠墙放在桌边,拿起《世界历史上册》,坐直,深呼吸,很有仪式感地告诉自己:前面都没学好,所以两次都不算!我的高考复习,现在正式开始!
我左手摁着翻开的书,右手拿着墨水钢笔,两手摁着铺在下面的旧报纸吗,边抄边念。别说,这个被宿舍噪音逼出来的学习方法,还真就很是管用!

先复习古希腊,再新学古罗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德莫克里克、勾股定理、阿基米德……
长夜孤烛,万籁俱寂。冲出机场、考上大学的强烈愿望,让我很快沉进书里,沉进那个遥远的古代世界,沉进那些我以前闻所未闻的人类文明。
很快,一张旧报纸抄满,文章边、字缝里,各种大小和字体的中文和英文,密密麻麻,重叠交错,混乱不堪。
我把报纸揉成一团扔进煤箱,但旋即,我楞住了。抄了,扔掉,几天不就忘了?忘了,以前会的还是会的,以前不会的还是不会,那不又白学了?!
[拳头]对!一个东西,要么根本不学,要么彻底拿下。这样,学过的一分不丢,没学的举一反三,就是纯粹去猜,也有一半胜算![拳头]
我弯腰捡回扔掉的纸团,展开铺平。用手遮着自测一下,有些刚刚抄完的东西,不是可能会忘,而是已经忘了!

怎么办?怎么把这些已经或可能忘记的东西标出来呢?用文字?既不明显又费时间,而且费纸。用符号?应该可以,但不能太多太乱,否则就成一门课了,所以符号要极尽简单且固定不变,比如,用圆圈表示学过一遍又忘了的?两层圆圈表示看过两遍还需加工的?圆圈层数太多也不行,所以复习两遍还没拿下的,用有三角?四遍还没拿下的,用方框?四遍之后还没拿下的,再用对号和叉号分别表示已经掌握的和仍需加工的,哦,不对,已经掌握的就不用标了,所以不需要对号……
手里旧报纸上的东西全部标完,看看,上面的内容比之前更乱更难认了。认都很难,还怎么一眼看出哪是重点?不能一眼看出哪是重点,我又怎么节约时间?!
办公桌左上角的杂志和文件上有几份报纸,拿过来一看,最近的,不能用,万一哪天政治学习。不过它们下面将近一尺厚的杂志和文件都是旧的,有的颜色都黄了,肯定没用了,但它们反面都是空白的,如果用它们誊抄,那还需加工的“重点”,一定一目了然!
对,就这么办!
几页旧纸反扣桌上,从上往下,从左到右,顶格抄写。一份旧文件的反面抄完了,自测一遍,有的还需再次加工,所以右边应该留白,左边顶格,啊不,左边要留出标注符号的空白;符号不但要简洁,还要形象直观,比如,那个流到一半一分为二的尼罗河在地图上很像一个倒置的“Y”字,中间一个“孟”字加两脚一个“青”和“白”字,整个尼罗河便一目了然;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那两条著名的河流则可以用约等号“≈”和两条曲线的末端各标一个“底”和“幼”字轻松表示它们的名字和相互位置。另外,记录重点要尽量简洁,比如汉莫拉比国王制定了汉莫拉比法典这个概念,便可只记汉莫拉比法典,因为只有国王才能制定法典,能制定法典的肯定是国王……

两只手已经麻木,手指头不听使唤,放在嘴边哈哈气,暖一暖,继续抄;烛光飘忽,本就近视的双眼被烤的酸胀疼痛,揉一揉,继续看。为了考上大学,别说这些,就是两手冻坏双目失明,我也在所不辞!
誊抄完了,我突然发现:虽然乍看内容很多,其实,先通读一遍抄出重点,再看着重点回忆全篇,然后用手捂着自我测试,没记住的继续加工,边抄边念,反复加工,直到彻底拿下,也总有一天能将它们彻底拿下!
这样一来,所谓自学也就真的没什么了!这样下去,我这高考就是应该没有问题!我需要的,只是时间。所以,我要只争朝夕,不,不是只争朝夕,而是分秒必争!
[拳头]是的,所谓学习,不过就是:理解全篇找出重点;所谓复习,不过就是:看着重点回忆全篇。[拳头]
抬头看一眼墙上的挂钟,才十二点。我裹裹棉猴,放下《世界历史》,拿过《广播英语》,翻到第二课……
[拳头]所谓世事就是如此,正负相抵,得失转换。环境吵闹逼我想到了边抄边念,他人故意在我门前大声通知的每晚停电逼我摸黑上楼,只有一本教材的残酷现实反倒使我学的扎实专注,笔墨纸张的珍贵和奇缺更是帮我自创了极其高效的学习方法,而这一切加在一起的结果,就是使我很快找到并沉进了那个读书学习最最必需也最最重要的心无旁骛和浑然忘我的状态![拳头]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