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乡村趣闻(之十三)
乡政府厨师的脾气有点古怪,平时没有几个人敢跟他开玩笑。但乡农机站一林姓技术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和他开玩笑,无论厨师怎样发火,他都嬉皮笑脸以对,厨师拿他没有办法,也就由着他了。这天厨师一个人正坐在梧桐树下喝茶呢,这位林同志又说开了:我们这些粗人喝茶都是“咕咚咕咚”地大口喝,你们看人家师傅却“龟得龟得”(得,在我们这里都念dei,德州,念成dei州)地喝,龟得一口,龟得一口的,多潇洒,多滋润啊!众人都哄笑起来,厨师也只能苦笑一下,遇到这种滚刀肉,能有什么办法啊。
厨师是山东运河古镇上的,那个古镇在明清时期非常繁华,厨师经常以城里人自居。那天晚上几个人在食堂前面的梧桐树下乘凉,那个林同志又讲了个故事,说是有一只蚊子有一天从乡下飞到城里去了,看到庙里的泥胎塑像又白又胖的,兴奋不已,心想这城里人的生活就是好啊,个个白白胖胖的,肯定比那些瘦小枯干的乡巴佬好吃,于是飞过去狠狠地咬了一口:咦,城里人怎么没有血啊?众人都冲着厨师笑,厨师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连忙反击,你们乡下人才没血呢!
那天有人对司务长说,厨师说你的坏话了。司务长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可管不住厨师背后说人坏话的嘴,再说他背后说我坏话我也听不到,我只知道他当面对我很恭敬,不信咱两个去食堂,我保证他得马上给我沏一壶新茶。那人不信,真的跟着司务长去食堂了。厨师看到司务长来了,赶紧对在一旁切菜的儿子说,快给你叔叔沏壶好茶!儿子说那壶刚沏上,还没有喝呢,厨师说,不行,倒掉,重新沏!回来后那人对司务长说,我算服了你了,以后他再说你什么坏话,我也不信了。
八十年代后期乡政府的食堂大都承包给厨师了,以前食堂的菜谱由司务长做主,现在则由厨师自己掌握了。有一天厨师要做茄子炒肉片这道菜,人群中有人嘀咕了一句,好久没有吃肉憋茄了(肉憋茄是我们那一带的名菜,原材料虽然也是茄子和猪肉,但是因为它费工费火费时间,价钱还上不去,所以厨师在食堂承包后就不大做这道菜了)。厨师有点情绪,说了句我不会做。本来事情该结束了,有一王副乡长当时不知是哪一根筋搭错了,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做,厨师的脸当时就沉下来了。副乡长假装没有看见,真的叮叮当当地操作起来。快做好了,副乡长扭头拿味精瓶子,准备再放点调料呢,这一边厨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搲(wa)了满满一勺子大盐粒,一下子全部倒进锅里。得罪了厨师,后果很严重,这肉憋茄还怎么吃啊!后来乡里有了这样一条歇后语:王乡长的肉憋茄——齁(hou)咸。

(作者 刘兰福,现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