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 诗 与 身 份 》
文/ 易 之 中
有人写诗很兴奋,很投入。一写起诗,就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是什么人物,忘记了自己是姓什么的,忘记了自己是什么身份。

什么是道德?道行与品德也。写诗!也应该要讲“道行”,也应该要有“品德”。也要有“诗德”。润之要“欲与天公试比高”,甘愿去为江山“竞折腰”,要做时代的“风流人物”,那是符合身份的。因为人家身上有遗传基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如果我们在写诗时,动不动就去扮演润之的角色,那就有点不顾身份,有点异想天开,有点缺道行,有点德不配位了。

有些东西,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神仙食仙桃,下人吃土豆,那是天注定的。有些人在写诗时,不服气,非要挑战上天,非要改变命运。那恐怕是要违反人间正道了。我对政治诗有点反感。唐诗宋词中,绝大部分都是抒情诗,尤其广为流传的诗。因为写抒情诗,抒自我之情,符合身份。但写政治诗,就很容易迷失身份。

诗是一种文字语言艺术。诗的语言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特色。诗的语言特色是文与言的结合,是字与语的结合。诗与文有所区别。诗不但是写来看来,还要写来读的。所以,就有了“诗的口吻”。关于“诗的口吻”,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至今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是处于“空白点”的状态,还很难找到有关的参考文献。尽管每人写诗的风格各不相同,但写出来的诗一定是有“诗的口吻”的。读唐诗宋词,“诗的口吻”是文哉雅哉!显得有教养,有风度,有气质。李煜是皇帝身份,满腔国仇家恨,但他诗的口吻是文雅的,是有教养的,是有风度的,“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读现在的手机诗,很多诗都是充满着革命的口吻,改造的口吻,高高在上的口吻,不可一世的口吻。有的人写诗,总是喜欢带有领导的口吻的。总是好高鹜远,脱离实际的。不就是写几句诗吗?犯得着要去对读者表现领导 吗?自己是什么身份?洗洗睡吧。这里没你的事。
202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