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铁生,辽宁人,现居深圳。八十年代初开始写作,诗歌痴爱着。出版诗集九部。

简读一首诗的情境
卫铁生
一直欣赏榆钱儿老师的诗歌,她在用独到的色泽和镜子,给内心的唯美梳妆。今天有时间坐下来,为她的诗歌《从河对岸红过来》写几句简读,难免彼岸看花,挂一漏万。
首先第一句就点出主题,它们--从河对岸--红过来,它们是谁?是花朵,是心情,是际遇,是河岸上看流水的普通事物。一片秋红,凌冽又内敛,谢去老林子的幽深,只留下神话;谢去捧哏的簇拥的叶子,在枯草和蝉壳的灰败中,留下一些突兀与俏皮。这一刻的河对岸是没有多余配角的,一朵花精彩的剧幕,从视觉中冲击过来,花蕊的写真,有些老来俏,有些乌托邦岛梦幻般的自白。
整个第一段,看似随意铺设,其情景与情境,却有不一样的颜色从纸内凸凹分明,令人品味不尽“它们”的与众不同。
河对岸,其实不单单是指河对岸,时光的距离感和心内的比例尺都藏在其中。神和现实的两岸,总有一条河,深浅宽窄不一,隔着春夏秋冬,隔着优雅卑劣或故事断章,隔着你我的开端结局。我们往往在对比中,沉思,徘徊,在经过所有欲罢不能的迂回与猜想之后,终于明白“此岸彼岸/不过是一条河的两岸”,除此之外,其他的任何悸动,都是一场过往。
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三段,一个不在暮年里沉下去的人,对应着一朵晚来香,她散步在生命的大平静之中,不再“兵荒马乱”,不再因自然的某些凋零而放弃爱和微笑。这一刻是暖的,是不绝望的,像内敛的秋水,深静的流淌如一朵花的情书,把彼岸此岸看成独有的风景。
如果反方向读这首诗,会发现,她又何曾不是红向对岸的那个不绝如缕的惊奇呢?在萧索的万物间,在颓唐伴随的季节变迁中,她的没有包袱“散步”,显得多么优雅悠闲。
好花在彼岸,好花也在此岸,河水隔不断的,往往是内心的那一朵,只要心不放弃,世界就是花园。

从河对岸红过来
榆钱儿
它们从河对岸红过来
神话般读过老树林
花蕊未遇绿叶
而噙起枯草蝉壳的样子
有些突兀与俏皮
它们优雅地摇过我的目光
说河这边春红谢了
河那边秋花开了
此岸彼岸
不过是一条河的两岸
秋暮中散步的人
不再兵荒马乱
深静的微笑秋水一样
回应永不绝望的爱情
榆钱儿,汉中人,现居广州。退休教师,业余爱好广泛,喜好诗歌绘画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