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谈七绝五绝的创作文/韩宪生
以前也曾谈过七绝的创作。近来发现群里有个女士发的都是清一色的七绝。我也拜读过几首,感觉还不错。但我总是觉得“风骨”不足,“温柔”有余。女人么,发挥自己的特长,无可厚非。然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也是女人写的。
言归正传:七绝,是诗中的“小家碧玉”,也是诗中的“快枪手”。词量少,容量小。但越是这样,越不好把控。它只能写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短短四句二十八字,既可以抒情状物,也可以言志喻理。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深入浅出的挖掘。既可温婉——十年一觉扬州梦;也可豪放——不教胡马度阴山;可浪漫得汪洋恣肆——明朝散发弄扁舟;可现实得临池羡鱼——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诗要求有启承转合,且“转”得张弛有度,游刃有余;“合得”贴意贴题,画龙点睛。
四句之中要富于变化。动静、虚实、强弱、抒缓尽情表现。头两句一般都是写景状物,后两句一般都是言志喻理(抒情较多)。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但使龙城飞将在……”再如“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都是“前轻后重”,前景后情。后两句是重点,全诗的灵魂所在。没动笔之前,主题已经确定。千思万虑皆为主题的突出,意境的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