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无怨无悔》张涵 原创(词曲唱)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连载】(四十)
文/张涵(韵娘·吉妮)
40."支援冬耕"航校停电,躲避噪音愤然上楼
下班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想着晚上跟小赵免不了的唇枪舌剑,心里有点发怵。
我到地勤宿舍才两天,就已闹成这个模样,不但破坏情绪影响复习,也让人以为我不团结同事。台灯我拿个什么挡一挡,或者还是躲到被窝里看书?
主路我房头的位置站着不少人。快步走近,才发现我宿舍门前早已围了很多人,而被围在中间的那两位,不是住在两边宿舍的人,而是住在前面的宋科长和任教练。
虽然正在宣布的消息是那样地令人吃惊和失望,但黄昏中的宋科长神清气爽嗓音洪亮:“节电抗旱,既不影响咱们白天的生活和训练,又能支援周边农村的冬耕春播!”
任教练则精神抖擞默契配合:“咱们本来就是农村电网,以前有电是为备战全运会和分项赛。现在比赛过了,又是训练淡季,回到以前晚上没电的待遇也算正常。”

“哎你这是什么话?咱以前怎么停电是正常的了?”
“咱机场本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就像电影上说的,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你这节电抗旱倒想到我们了?!”
“对啊!还冬耕春播?冬耕春播还要晚上干活吗?!”
“对呀,还什么停电只是晚上?咱不就晚上才用电吗?谁还白天开灯啊?!再说咱就晚上照个明,能用几度电啊?”
“再说了,这才什么时候啊,就冬耕春播?!”
有人换个思路:“哎我说老宋,这你们白天去开个会,晚上回来咱就停电了,不会是你们说话难听,得罪了人家电老虎吧?”
“有可能!咱们有些人啊,一口一个我们省航校我们省航校的,人家电力局可不吃你这套!关键时刻人家就给你小鞋穿,给你拉闸限电!”
有人脑洞大开:“不会是你们想装好人当先进,主动要求停电的吧?!”

任教练大声维持秩序:“没有的事!别瞎说!大家赶紧吃饭去领蜡烛,晚了没了可没人管啊!记住了啊,以后每人每天一根蜡烛,晚饭后到各科科长处去领!”
我终于完全听明白了:今晚开始,航校停电!
果然,当晚,机场和营房直接陷入一片漆黑。
不过,一顿晚饭的功夫,我✓停电的失望已经悄然转化为窃喜:电没了,台灯用不了了,但电视也就没了,小赵也就不用出来进去洗来洗去了,我也可以安心看书了……
但是,我乐观窃喜的还是太早了!
我刚把以前剩的半根蜡烛点上,小赵的半导体收音机就响起来了。她一边听着相声,一边跟着大笑。最令人震惊的是,当相声变成歌曲之后,五音好像不是很全所以之前只是哼唱的她,竟直接大声地唱起来了,连曲里拐弯缠绵悱恻的《丽达之歌》都敢唱,而且每到高潮之处,她还非常投入,甚至有所发挥,在高低八度之间自由转换,听上去阴阳怪气,让人忍俊不禁,不,是忍无可忍!

我还得跟她好好谈谈,提高她的思想觉悟:小赵,打倒霸权主义、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建设四个现代化等等等等,都要求我们有文化,你自己“少壮不努力”也不怕“老大徒伤悲”就算了,但我为四化而自学,你能否克制一下或牺牲一点自己的……
我正措辞,小赵已捅开了炉子,坐上了脸盆,倒进了热水,拉过了凳子,备好了香皂,拿起了大花毛巾……
“你怎么,没电了还洗?!”我目瞪口呆。
回民爱干净,就得整天洗啊,还要放着免费的洗澡堂在宿舍洗?!
“俺每天洗脸洗脚,一星期洗两次头,从小到大都这样!”小赵散开了她乌黑的卷发,拿过桌上的塑料盒,“你们伞队女孩都用什么牌子的洗发膏?”
“不知道。”我没好气,“我用肥皂、洗衣粉!”
“干么还用那些呀?人现在都用洗发膏!”小赵闭眼搓着头发,“俺就光用海鸥的,味道楞好闻!”

鸡毛蒜皮没完没玩,简直令人发指!
一股邪火窜上头顶,我猛地站起冲到门口,“哐当”一声拉开房门。
但我立刻就傻眼了。门外的黑暗中,没了电视的营房比有电视时更乱了:前排飞行队大胖子张教员的扬琴声,左边机务的打牌声,右边地勤的猜拳声,四周航校那些闲得难筋难受的小伙子们的吱哇怪叫声,此起彼伏,乱作一团。
人家书里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我们航校是歌声琴声叫喊声声声惊魂,先刺激你耳膜,后刺激你神经,让你心烦意乱,气急败坏……
我猛一弯腰,使尽全力,冲着四周,带着哭腔歇斯底里大喊一声:“你们能不能,静一静——?!”
黑暗中一个揶揄的男声:“嘿,小张!总不能说,因为你要考大学,别人就都不活了吧?!”
我被噎住,说不出话。

是啊,我要考大学,别人可不考;我满脑子都是复习,人家可满脑子是娱乐。再说要在以前,我不也是扯着嗓子唱《乡恋》,换着曲子吹口琴,比谁玩的都欢……
返身进屋,坐到桌前,一下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嘴唇干裂,眼皮浮肿,早已阔别数年的青春疙瘩痘也已重新回到重发遮掩的秃脑门上……是啊,五门功课,四个多月,一本教材,白天上班,晚上没电,要谁谁不上火?!
小赵收音机里“滴滴滴”的报时声和播音员圆润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二十点整。”
“才八点?"我一惊,接着一喜,"那我现在去办公室还不算晚?”
我从箱底翻出那件市面上早已绝版绝迹的深蓝色棉猴套在外面,粗线围巾往脖子上一缠一系,两本小书报纸一包左边大口袋一装,吹灭蜡烛拿起火柴右边大口袋一揣,战士出征似地,拉开房门。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