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 赋
寻春足迹,闻梅已芳。悬危崖以挺秀,没雪泥而幽香。灵润荣姿,附冰霜之素影;坚毅结翠,着云雾之霓裳。山川愧增其色,日月羞饰其光。游离郊陌,进献画廊。异别殊类,布新遐苍。以至傲视穷冬,倍感卉木之凋悴;孤置篱院,不与俗物而伸张。无艳美以争秀,先群芳而高扬。何惧飘零之渊谷,顿生清绝之华章。
若其苦寒锤体,娇媚齐身。舒枝冰溪,应游鱼之闲趣;孤根石径,供雀鸟之比邻。断桥观以寂落,轮足碾而簇新。自适云空凛气,随性林壑烟尘。继而甘果硕形,可作饥腹之食;乔木馥郁,以供自然之缤。慧心画景,痴情丽春。于是巧匠石雕[1],琢经年以栩栩;碑刻梅立,许春夏之茵茵。或罗浮一梦[2],惆怅初晨。仙子邀饮香薰之酒,绿童献歌羁旅之宾。轶事层叠史记,典籍复述经纶。
仿若和羹于《书经》,以显烹调之味;文载于《礼记》,而赋历史之笺。春秋驯化[3],汉初爱怜。进而繁殖其方,艺梅专著[4];精修其体,品类书编。唐宋之兴盛,明清之流传。骚人泼墨,君子挂牵。如是孤山隐居,所誉品性之佳话;折梅信袋,暗捎情义之心弦。踏雪而寻[5],煮酒以论[6],笛曲乃凑[7],止渴为坚[8]。其贞贞之操,倒映行间字里;巍巍之气,附着古今才贤。既映衬于山水,亦德育乎人前。
故而荣发于韶季,逆寒于玄英。与崖茂林,玄鹤带紫;随波映碧,钓翁垂清。远俗世之尘垢,同窈窕之清名。修四德之品,承五福之声。然丛林翠荫,谁知容颜尽瘦;百卉丽艳,已是皱褶显生。芳华不弃,四时铺呈。虽傲然于天地,怜暗隐于门楹。我欲搜书海之词,终不能述;撰呕心之赋,难达其情。唯习承其表,树影于世行也。
(依平水韵)
注释:
[1]石雕:梅花碑的故事
[2]罗浮一梦:梅花仙子的传说。
[3]驯化:春秋时代,人们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
[4]专著:南宋范成大著《梅谱》。
[5]踏雪而寻:孟浩然踏雪寻梅的故事。
[6]煮酒以论: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7]笛曲乃凑:“梅花三弄”晋朝的桓伊所做的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筝曲。
[8]止渴为坚:望梅止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