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艳芹,笔名如烟,河北廊坊人;当代先锋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都市头条中国文学总编,“中国当代文学最杰出作家排行榜”第二名获奖者,《当代先锋文学(2019秋冬卷)》头条诗人,《当代先锋文学》2019年度“最佳创作奖”获奖者。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当代先锋文学》《河北文学之声》《中国诗歌网》《诗天子》等全国各地期刊及微信平台。著有诗集《陌上春几行》。
以小见大,弘扬时代主旋律(评论)
——浅析刘广英小小说《心事》
文/刘艳芹
新时期文学的使命与担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文学的精神即是时代的精神,文学的灵魂,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给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文学作品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类、关注时代,必须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及人文的现状。
刘广英老师的小小说《心事》就是这样一篇通过小人物反映大社会的作品。作品描写了一个普通饭店的老板陈百川在疫情期间停止营业、居家隔离,面对每天攀升的确诊病例,以及众多逆行者的付出和牺牲而忧心忡忡,这是他的一重心事。另一重心事是,自己提前预定的野兔,在供货商不退定金的情况下,是退是留而犹豫不决。刘广英老师的写作,每每着眼于我们身边的小人物、小故事,进而从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身上挖掘出闪光点,赞扬人性深处的大美与光辉,歌颂我们伟大的时代。小小说《心事》,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表现了这一创作特色。
一、选材上,立足百姓、立足身边事。
《心事》主人公陈百川是一个普通饭店的老板,然而,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却是千千万万个餐饮业小老板的代表。因为疫情,他从忙了十几年的饭店营生中突然停下脚步,回归家中隔离,每天陪母亲追剧,给妻儿下厨做羹汤,一方面享受着家庭的团聚给他带来的闲适和幸福,一方面看着每天增加的感染数据心惊胆战。这个时期,不仅是陈百川,全国各行各业停工停产停学,前线的逆行者以及居家隔离的人们齐心协力,共同驰援武汉。疫情、隔离,是庚子年的春天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是我们老百姓的身边事。因此,刘广英老师的小小说,在选材上着眼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去描写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可谓接地气,匠心独运。
二、立意上,主旨高深,以小见大,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首先,立意上,作者刻意把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深化到时代主旋律上,即抗疫主题上。小说《心事》描写的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的故事,这是故事发生的大背景。这个时期,无数逆行者冒着生命危险驰援武汉,而居家隔离的人们主动配合政府,不出门或者少出门。《心事》中一个普通饭店老板的所思所行,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居家隔离,共克时艰,与疫情作殊死斗争的故事;另一方面,《心事》通过反映人类乱食野生动物引起大自然的报复这一现象,不动声色地呼吁社会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禁止乱捕滥杀;又通过主人公陈百川果断改正错误,拒绝已付定金的野味食品,把主题深化到全民抗疫上。作品表面上是写陈百川在疫情面前的所思所行,写小区值守人员的日夜奋战,实际上是写全民抗疫,具有以小见大的主题特征。这篇小小说,之所以获得成功,并具有如此大的震撼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紧贴当前的形势,紧扣了时代的脉搏,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极具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其次,作品立意的高深,集中体现在文字蕴含的担当和精神上,即从个体身上体现出来的对社会和时代的担当。
1、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担当。首先,作者通过对正月十五一家人吃团圆饭这个其乐融融的场景描写,赞美了中国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体现了个人对家庭的担当;第二,小区值守人员日夜奋战在第一线,为进出人员监测体温,任劳任怨,关键时刻,突出了普通逆行者的社会担当;第三,陈百川为全县捐款位居餐饮业之首,并承诺每天为值守人员送饭,再现了陈百川作为普通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而他毅然决然地退掉之前预定的野兔,决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突出了主人公更深意义的社会担当。而这一切的担当背后,无不体现着一种时代的担当,这种精神,正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2、作者的文化担当和社会担当。新时期,作家的使命和责任,就是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用一支弱笔,挑起世界的重担,讴歌和赞美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刘广英老师对现实、对社会,既不盲目地批评,又不夸大其词地赞美,脚踏实地,写生活、写现实、写许许多多的小人物。小小说《心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突出体现了她的精神高度,她将真善美融入到文字和情节中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体现了一个文学写作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三、艺术特色上:本色描写,语言朴实,曲径通幽。
刘广英老师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朴实、接地气。她的作品常常给人如话家常之感。她善于将身边的故事娓娓道出,引领读者循循进入故事情节,而往往在文章的结尾,笔锋一转,打造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她从最普通的人情和人性出发,展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情,让人物鲜活,形象饱满,这是她的本色描写。可以说,朴实的语言和本色描写彰显了作者的高明。小小说《心事》就是在交代完一些必要的情节后,在末尾有意识地安插了一节,即主人公陈百川接到供货商的电话后,他毅然决然地退掉了提前预订的野味食品,尽管为此损失了定金。通过这一情节冲突,作者用极简单的叙述,突出了主人公思想的升华,达到了一波三折、曲径通幽的效果。
一部作品,一千个人欣赏会有一千种解读,正所谓,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罗密欧。在触到《心事》的那一瞬间,我就牢牢地被文题吸引,究竟是什么样的“心事”?我在揣度和猜测中读完全篇,仿佛有一种触电的感觉。不管是虚构还是事实,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的身边不乏陈百川这样的小人物,也不乏善于发现这些小人物的作家,正是这些创作者与被创作者,讴歌者与被讴歌者,这些成千上万的小人物、小生活、小情节,构成了这个社会的滚滚洪流,这汹涌澎湃的声响,汇成时代的最强音,引领着人类和历史向前奋进。
投稿方式:
邮箱:758774822@qq.com
微信:a13618258998
投稿格式:标题+作者+正文+简介+照片
当代先锋文学社编委会成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总顾问:周瑟瑟(著名先锋作家、诗人) 刘杰(著名诗人,与海子同时代的三个先锋诗人之一)
首席顾问:魏彦烈 倪庆行 任诚刚 李正栓 龚刚 杨秀波 张小平 李磊 魏红霞
顾 问:王笔正 戴俊明 荒村 廖望月
社长:彭永征
总编:刘艳芹
副总编:项俊平 倪庆行 魏红霞 周丹
小说主编:彭永征(兼)
散文主编:刘艳芹(兼)
现代诗歌、报告文学主编:项俊平(兼)
古诗词主编:彭永征(兼)
法律顾问:刘明
记者:彭谨 杨子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