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表現精緻文化內涵的工具,為讓中華文化能注入新的動力,以唐詩宋詞元曲用古代吳音吟唱,也用國語音朗誦,下面表達一些基本的看法:
1.全球化時代來臨,中華文化如何能夠晉升為高級版,必須依據現有的基礎向上攀登,才能迎向潮流。
2.秦始皇統一文字,民國時代五四運動發揚白話文,就是國語和繁體文,共和國時代將繁體文改為簡體。
3.粵語和閔語是最接近中原古音,後來有以南京為準的吳音出現,現在是國語發音。
4.文字是表現精緻文化的工具,中華文化如何傳承祖先的遺產,又能開創下個世紀的輝煌,要我們這輩人深思。
5. 我以古代吳音吟唱唐詩宋詞元曲,但是我另外請詩韻以國語音朗誦表現,國語音只有4個音階,因此用國語音朗誦更要講究。
6.中國古詩詞曲基本上是以詞的組合形成,一個詞形成一個音步,當然還有轉音和尾音。
7.現今流行的唱詩是富有高低八度的音樂性,朗誦則是偏向語言的表達,只有古詩詞曲的吟唱是以文字結構和語言並重。
8.我寫的詩詞曲都採用中華新韻,符合聲韻聲調學的走向,這期唐詩庭園生活,宋詞中秋感懷都有紐西蘭的色彩,我們希望中華文化能擴大區域的描述。
NZ国学诗词艺术协会
南与北专栏 嵇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