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罗和甘露寺的宽主持闲聊,效罗为了救少奶奶,想多搞些药引子,无奈被宽主持把话停住,为了拉近距离,效罗赞美起甘露寺:“我这甘露寺坐落在九十九子之一的化城峰的腰间,你看这周围绿树掩映,山上植被葱茏,所以和那祗园寺、东崖寺、百岁宫被人同称为九华山上的四大绿园。先祖师洞安和尚于康熙六年,开工建寺。动工之时已至深秋,无论晨暮,满山松针尽挂露水,释迦曾说:我为大众说甘露净法。阿弥陀也有“甘露如来”,“甘露王”的称号,和那满山露水相合,遂定名甘露寺。甘露寺建寺选地,半山之腰,若从青阳大路而来,是那北面上山朝佛的首站之地。甘露寺庙宇规划宏大,请来众佛集聚,寺内林茂葱葱竹修藤攀,禅院优雅庙殿庄严,所以才有你见的这香火旺盛,几百年了,还是经久不衰。”
“你从这里看九华山山多而陡,峡溪谷涧交织其中。那百山尚缺一柱,共有九十九座山峰。我们说的九华山就是以最为雄伟的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等九峰定名。若是有那大鹏展翅之能,飞天二百里,你将可以看到,这‘莲花佛国’里那文人墨客所描绘的,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人间天色。”正聊至此,只见善空法师和骆医官相随到那山门之外来寻找宽主持,还是为那少寨主的病情。骆医官皱着眉头说:“这三尖衫之皮,只有两斤不到,用于内服有余,只是用那洗来差之远矣。我们想还是明早就到黄山,把那几味一并用上,看其疗效再想办法。”宽主持想了想,“也只有这样办了,我已在这方圆二百里内,广派门生,尽力去找,若有若无,看那女孩的造化了。”
为了少寨主,人们马上开拔,向黄山而去。宽寨主无精打采地在前面领着他的人带路,韩三代照样是背着少寨主,效罗默默地跟在爷爷马后,全队都不作声,一片沉默。善空法师照旧为少寨主念着经文,骆医官看着少寨主的情况,今天心情已经好了一些。在马上回头看见效罗那低沉的样子,就招呼他:“此山美景你若不好好看,就无法和那黄山相比较了。”也不管效罗听不听,他自言自语地说起来:“这九华山在唐朝以前一直被称作九子山,诗圣李白数次游历此山,他望那九峰山秀如莲花,流连忘返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后人就因此佳句,将九子山改为九华山。 这里四季分明,无论时景,日出,晚霞,云海,还是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皆为美不胜收,它处无可比拟。
九华山最好看的还是许多蔚为壮观的飞瀑,如龙池瀑,九子泉,舒姑泉。那河谷,峡谷和谷中谷,两岸奇峰对峙,让人感到分外险峻。龙溪上有五龙瀑,龙池飞泻,喷珠吐玉,蔚为壮观。舒溪弄舞,三瀑相依,断崖雪浪,如卷冰玉。从龙池到二天门,一条河连着五次回转,把那碧水深潭联贯在一起,好像串串珍珠。故文人墨客趣称,“一水自萦绕,五星相贯联”。雨季山水迸泻,形成飞瀑,瀑布奔腾,冲激成潭,潭溢而又成溪泉。古人赞道,一夜风雨过,遍山满飞龙。”
马队下山后,旁边就是潺潺流水,效罗其实刚才听得很入迷,他向骆医官招呼着,“神医,再说说,要不就没有你说话的机会了。”骆医官也不跟他一般见识,照旧又是带着对家乡的骄傲,讲了起来:“九华山在佛教四大名山中,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而立为‘东南第一山’。宋时王安石曾经以‘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诗句赞美九华山。看山必观石,天台峰西侧有‘大鹏听经石’,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入神,而将身体感化成石。观音峰上观音石,酷似观音菩萨,欲解人间苦难慈悲前行。十王峰西有’木鱼石‘,钵盂峰有‘石佛’,中莲花峰有’罗汉晒肚皮‘,南蜡烛峰有‘猴子拜观音’,那才是惟妙惟肖,你要是去了准会越看越奇,入山忘返呢。
九华山多幽深岩洞,像堆云洞,地藏洞,和那清静雅致的老虎洞,狮子洞,华严洞,长生洞,飞龙洞一样,都被古代僧人辟为居室,面壁禅修。说到底,九华胜景还是在天台上,登台极目远眺,天成地就渐成一体,远处江如银练曲曲折折隐隐可见,近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令人陶醉。天台上的黝黑色的岩石,个个奇形怪状。在古人刻有“非人间”三个大字的巨石旁,人人都会觉得是进了仙境。说起观那日出,凡登过天台峰者皆异口同声:非九华即泰山,其瑰丽景色它山无可再比。”骆医官把那九华山描绘成人间仙境,弄得效罗听的沉浸在里面,半天都没回过神儿来,迷迷糊糊流连忘返,沉浸在他那美妙的叙述当中。“哎哎,前面过桥了。”几次喊他都不管用,骆医官只好抽了效罗一鞭子,“哎哟,你怎么抽我?”马上,效罗就不再说了,一座窄桥已经立在他的面前。 “真美呀,只可惜没有时间看看。骆神医,你上了几次九华山?”也不知什么时候,效罗就改了称呼。骆神医平静地说:“没有,我一次也没有来过。”效罗惊奇的瞪大眼睛:“什么?你没有来过九华山?那你这是哄我···呢?”“我舅舅是当年江南举人第二名,就是榜眼。他几次游历九华山,写了洋洋万言之卷,以备再考那进士之用,只可惜没有用上,就成了我小时候时的必备读物了。”
九华山到黄山下的仙源也就六七十里,马队下山路顺,效罗觉得他的马还没跑起来就到了。黄山帮的大寨,在一个高山旁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别看他的山不高,可在山的半腰上有一条河围着,倒像是那水泊梁山一样,人们都得坐船上岛。“原来,这里只是围着大半圈,我自己又挖了那一小段,没想到,那河水流的越来越多,湖的面积越来越大,现在我这就是山上湖,湖中岛,安全多了。过去我是一百马队,二百寨兵。现在是一百马队,一百水军,一百寨兵,也叫三军统帅了。”宽寨主苦笑着,向善空法师解释道。宽寨主的夫人早就急的顾不上内外了,带着丫环在门外等着少寨主。当她看见韩三代背着的包袱,就愣了神儿,待到把人放下来,那少寨主的样子,把她这个亲姨姨更是惊得像傻了一样,然后就昏了过去。
骆医官和善空法师到了后,就马上去看那几味药的情况,大寨总管在库房里边点数,边交代:“这菊花,共交来一千五百六十斤,取花蕊一两三钱;灵芝三朵,三两;土原,龙葵,鱼腥草,鸭拓草,白夏枯草各三斤,都在这里了。”骆神医高兴地向善空法师说:“太及时了,太及时了,法师你看,这几味应如何摆布?”他二人把那药方调来摆去,看看如何能更好的治病。
效罗紧蹦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半,他把自己的金队人员,二十个巡防营卫队,十四个长白金客,挨着个的看了一遍,到底是北方小伙子,经过那磨练出来的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使他们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境。这些人,在哨长的监督下,每天照例交接一次金带。一天那泰山上的人要看一下金块,金队里正好轮长白山的弟兄们背负,他们坚决不干。“咱们一起战斗,人都死了那么多,还不相信我们?”“哥儿们,我们的路还长呢,咱们横说横,竖说竖,各担各的责任,这和关系好坏,可不是一回事。”
效罗心里一直担心的是宽寨主家和泰山的婚姻,“那傻子韩三代还一点都不知道,这见了面可不要发生什么口角啊。”晚上,山寨里请客,摆了五桌酒菜,虽然宽寨主情绪低落,可他还是笑着说:“来了这么多的朋友,还有我那外甥女的生命已经没有问题,这是喜事呀,再说,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咱们要庆贺一下。”宽寨主正要举杯,急匆匆地来了一个年轻人,穿着华丽,举止文雅,进门就问:“我那表妹在那里?”原来这就是宽寨主的公子,宽银少爷。酒过三巡后,人们纷纷离开,宽寨主招呼儿子:“你随我来。”领着宽公子就去看泰山来的少寨主,那指腹定亲的未婚妻。宽寨主走到半道,想了一下,又拐向骆神医的房来:“打搅神医,此乃我那不成器的孩子,刚从苏州赶来,想听听先生的见教。”骆神医一看,就明白,这是打听姑娘的病情。“少寨主生命是无妨了,头脑,筋骨也能一如原来。只是那皮下中毒过甚,这用药又缺一味,怕是恢复不了过去的模样。我与老法师几经努力,眼下已是再无妙方了。”宽公子急问:“样子可有恢复?”“想你还未见到少寨主,我这里正想办法去治,不过那是个慢慢的过程,若无效果,姑娘今生也就如此了。哎,只可怜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儿,变成了这样。”骆神医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说了。
打几天前开始,少寨主用了汤剂,就上吐下泻,这一吐,就将那体内的邪毒开始一点一点地排出去,人虽然还不能说话,可已经清醒多了。虽然也不时的补了一些米汤面糊,可这么多天的折腾,人已经不成样子了,那黑黑的粗皮厚摺就更没看头了。虽然在骆神医那里先垫了一下底,宽银还是受到了惊吓,他脱口就说出来:“哎呀,老爹,你,你···,这,不是将我的姥姥接来了吧?”那两个保镖丫头先倒不干了,指着宽公子就大声喝道:“呸,你是何人,敢对少寨主如此无礼!”宽银连忙道歉:“是我的不是了,猛地一看,也没有去想,不该说这粗鲁之话 。”韩三代扬起拳头就要上手,宽寨主一把将儿子推出去:“什么也没问候,张口就胡说,给我滚出去。”宽银出门后发了半天的抖,愣了半天神,后来才悻悻的一步一挪地走了。
原来,这泰山和黄山两个寨主,娶了一对姐妹,泰山的是姐姐,黄山的是妹妹。姐妹俩为了亲上加亲,曾经定下今后双方生下若为男女,则为夫妻。那年姐妹俩先后怀孕,妹妹先生下一个男孩儿,半年后,泰山的姐姐生下一个女儿就过世了。这一双男女在十二岁时,在泰山上见了一面,那男孩羞羞答答,面若女优,眉清目秀。女孩不善言语,却喜刀剑,横眉立目。虽然还小,但也知道这是未来的家人。可能女孩成熟的早,泰山上的少寨主,内心里一直希望他的表哥是个高大魁梧武艺高强的人,没想到来了一个走路扭扭捏捏,面如粉人似的男孩儿,这就是她的表哥。“还要嫁给他?那这家里谁是男人,我吗?”少寨主质问着父亲,老寨主只是觉得“母亲去世的太早,我把这孩子惯坏了,”也没往心里去。其实,那小小的少寨主还就下定了决心:“要是那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宽银,我宁肯独身。”
宽银也算个省心的孩子,但就是不去学武功,他喜欢的是那演戏,唱弹词。宽寨主原来怕在近处被他人打探到底细,所以将孩子送到苏州去上学,没成想,几年下来,这宽银倒在苏州拜了师傅,立了场子,演起角来了。几天前,家里派人去苏州接他,父亲信中言及:“你那泰山表妹要上黄山,快回山寨来。”他马不停蹄地跑了几天,这一进门,怎么就一切都变了。“妈妈病了,父亲有气无力的样子,那是表妹?该不是妖怪吧!”这扭扭捏捏的旦角男孩儿,他的心里还一直记挂着那泰山的小表妹,没想到见到的竟是“那一堆不喘气的蟒皮”。吓得真想飞下山去,直奔那苏州而去。宽寨主把孩子叫来,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你这表妹,是从那死人堆里杀出来的,我们两家可是亲戚,又有婚约在先,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除非人家有变,我们是不能悔婚的。”听到这儿,宽银的表情异常坚定,开了口:爹爹,可是我.....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