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精湛救苍生 医德高尚人称颂
—— 记中国科学院特聘特色医学博士、河南省政协委员、永城市人大常委、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院长 张本彦在名扬华夏的当年淮海战役主战场,汉兴之地——永城市,有一所名扬苏鲁豫皖边缘城乡的私营医院——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在举世闻名的全国文明城,豫东明珠——永城市,人们广为传颂着一个脍炙人口的名字——河南省政协委员、永城市人大常委张本彦。时值孟秋时节,记者慕名来到坐落在永城市东城区中原路与汉润大道交叉口西北处的这家精神病医院,对中国科学院特聘特色医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地两用拔尖人才、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院长——张本彦,进行了专题专访。
图一:气势恢宏的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一角。随着采访的逐步深入,张院长的人生轨迹和精湛医疗技术及高尚医风医德,渐渐铺展在眼前。
一、张本彦刻苦钻研精神病医学理论,用艰辛汗水铸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张本彦酷爱医疗事业,苦钻医学理论,在人生道路上一个脚印一支歌,用艰辛汗水不断铸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辉煌。张本彦从小就立志当一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
1979年他考入永城卫校,第二年应征入伍,到济南军区某团任卫生员。先后被选送到聊城、淄博等地方医院临床学习。为发挥自己一技之长,退伍后于1986年在家乡创办了永城市首家私立医院——永城市张楼精神病医院。为提高医疗技术他先后自费到商丘、新乡等精神病医院实践学习;后来又到郑州、南京、上海等精神病医院进修深造。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临床实践,张本彦的医疗技术明显提升。一位位精神病患者满怀希望而来,康复痊愈而归。由于张本彦医术精湛,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的规模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医院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优雅的医疗环境,使八方患者慕名而至。医院先后收治了来自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余万名精神病患者。通过张院长精心的治疗,使他们摆脱了缠身病魔,解开了精神枷锁,恢复了身体健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连被鉴定为顽症的精神病,张院长的治愈率也高达90%,病情缓解率竟高达98%。提起永城市精神病医院,河南省医学界的专家们都不禁竖起大拇指:“这在全国同行业医院也实属罕见。”随着精神病就诊患者人数剧增,医院规模迅速扩大,当初的张楼精神病医院如今已更名为“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新医院于2014年兴建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6.9万平米,开放床位1200张,总投资2.6亿元。医院还配备了64排128层进口螺旋CT、DR及核磁共振等全省一流的大型先进医疗设备。
图二: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院长张本彦,正在潜心攻读医学理论。
在为一位位患者解除疾病痛苦的同时,张本彦也成就了自身的辉煌人生。他先后当选为永城市政协委员、永城市人大常委、商丘市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委员;张院长还是中国科学院特聘特色医学博士、特聘终身医学研究员。他所创办的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是河南省唯一 一所起点高、规模大,设备先进、管理一流的非政府办、非盈利性的精神病专科医院;也是永城市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下辖的唯一民营医疗机构,该院已跨入河南省民办医院的第一方阵。
二、张本彦上为国分忧下为民解难,用无声行动诠释了一个政协委员的使命担当张本彦作为一名河南省政协委员和永城市人大常委及医院院长,他拥有一腔爱国爱民的情怀。2020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阻击战在神州大地打响。为切断疫情通道,确保广大市民生命安全,院长张本彦带领全院356名白衣战士不畏艰险逆行而上,在永城南站设立了疫情检查点,抽调24名精干医护人员在监测站24小时昼夜轮流值班,张院长带领医院班子成员每天亲自到监测站检查指导工作。张本彦积极为疫情防控慷慨解囊。他不仅自筹资金购置了检测站所需防护服、消毒器械、口罩、体温枪等各种用品,还拿出5万元资金用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工资以外的生活补贴和购买相关必须物品。除此之外,张本彦还向家乡薛湖镇捐助1000只医用外科口罩,100斤医用酒精;向永城市住房保障局捐助了500只医用外科口罩和20箱泡面。
永城市委书记李中华、副市长吴英杰、市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鹤、市卫健委主任屈玉华等领导,都对张本彦及全院医务人员,为打赢永城抗击疫情阻击战做出的积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图三: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院长张本彦(左三)与前来视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的永城市委书记李中华(中)、副市长吴英杰等领导亲切交谈。
张本彦用拿手绝技为一个个疑难病患者解开了精神枷锁,还为患者倾注了一腔真情。来自南开大学的精神病患者罗丽娟是位硕士研究生,她是一位“狂症型”精神病患者。其父亲心疼爱女带着她跑遍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大半个中国也没有治好,最后抱着一线希望千里迢迢携女来到河南省永城市精神病医院慕名求助张院长救治。张本彦和他的医务人员对罗某采取药治心治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对病人的护理无微不至,不论病人感情如何冲动,行为如何粗暴,他都以平等的身份、平静的心态、真挚的感情对待和体贴病人,并以滴水穿石的耐心鼓励诱导病人倾吐心中郁结的痛苦,思想上存在的矛盾,终于使其“铁树开花”,恢复了健康;临走时罗某亲自向张本彦赠送了一面书有“神医华佗再世,名医妙手回春”的锦旗。
在永城市精神病医院采访时,医护人员的倾心服务,院长张本彦对病人真诚关怀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深深的感染者我们的心灵。安徽省睢溪县一名叫姜大宇的精神病患者,兄妹有四人患有精神病:他们分别在永城市精神病医院得到了治疗。由于一家四口患有精神病,姜大宇的父亲无力承负这么大的经济负担。但是姜大宇兄妹四人又都是慕名来到这里治疗,用张本彦的话说,人家不辞劳苦又信任咱,来到咱医院看病,无论从良心上还是从道德上讲都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针对这样的困难户张本彦为其免除了医院所有能收费的项目;就是病人服用的药物也仅收取成本的不足三成,仅此姜大宇一家,张本彦就少收治疗费两万余元。永城市精神病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情系贫困患者。在日常行医接诊中,千方百计为患者降低治疗费。通过听诊能确诊的病就不用仪器检查;吃药能治好的病,就不让打针;能在门诊治疗的病,就不让住院。
图四: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院长张本彦正在给患者把脉。
张本彦的精湛医疗技术和高尚医风医德赢得万民称颂。
永城市诗词协会会员刘立新曾为张本彦院长赋诗一首:《赞中原医院院长张本彦》 解甲从医荣桂冠,悬壶济世润中原。护培病树甘露洒,博爱仁慈美誉传。
薛湖诗人石玉霞在赞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一诗中写道:《赞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白衣战士》玉宇琼楼入碧天,医疗设备绝空前。仁心施爱扬医纛,妙手回春驱疾顽。医术精湛解病痛,医德高尚美名传。杏林时雨花开早,一树奇葩靓中原。
图五:中原医院·永城市精神病医院院长张本彦(左)正在接受记者陈学海专题采访。
“不要人夸好颜色,留得清香满乾坤。”元代诗人王冕的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是对永城市精神病医院院长张本彦和全体医务人员的真实写照。
(文 /图 陈学海 王钊)
整理编辑:孔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