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蝉与听禅(榆钱儿读诗)
临风听暮蝉
卫铁生
1、
从江山里出来
坐在一片秋叶上
安顿燥过的往昔
风吹着窸窣经卷
听禅与听蝉
隔着一扇窗口
暮色抹过远景
生凉的台阶
谁走得了无踪迹
【榆钱儿留言】:
听禅与听蝉,巧妙仿词,写出秋天暮色内心的一无挂碍,走向深远的空静。自然万物都可为师!

2、
下载一句临风听暮蝉
就看见荡动的柳丝
白了回乡的霜
锦衣已经卸下
粗布的小径
像母亲久远的棉线
徘徊炊烟吹过的地方
蝉声一样唤我的
会是暮霭里的归人吗
【榆钱儿留言】:通透。“锦衣已经卸下”,一身轻松;暮蝉唤我,人生归途,回家一样朴素温暖:“粗布的小径/像母亲久远的棉线。”

3、
小男孩站在窗前
听着暮秋里的蝉叫
谁知道他会听出什么
知了,知了
一声接着一声
谁知道它知了什么
小男孩在风中听蝉
光影在他肩头
潜意识般掠过
【榆钱儿留言】:天真的小男孩,他现在还不能悟到暮秋蝉鸣引起的人生感慨,真正的“知了”必须到是经历了万水千山,有一把年纪之后才可能明白的。
但是,也有糊涂者,大半生还没活明白,“知了/知了一声接着一声/谁知道它知了什么”?岂不哀哉?
“光影在他肩头/潜意识般掠过”,小男孩一定感觉到一丝秋凉的意味,只是他说不出罢了”。而我仿佛看到已近暮秋之长辈,目光慈爱温情,为小男孩的新世纪送上诚挚的祝福!

4、
枯萎的荷塘上
一只蝉在唱
花朵都不在了
一只蝉在唱
比风声短促
比藕断丝连轻
一只蝉在唱
像孤零零的包袱
没有人在听
肯定有什么在听
一只蝉在唱
在秋光最后的回馈中
【榆钱儿留言】:“一只蝉在唱/像孤零零的包袱”。永别之际,那包袱里装满了对美好世界的眷恋与不舍啊。最后一只蝉鸣,其凄恻缠绵,令人动容……

5、
秋风吹过
竹林瘦过一遍
蝉声断续时
茶已凉
给暮霭加一件单衣
清减的脸颊
在薄翼的窗口
像落叶
锦绣的画面
被水墨一再稀释
红尘听了听
知了,知了
【榆钱儿留言】:
秋意渐浓。蝉唱断续,竹已瘦,风已凉,加衣裳,锦绣青春已成过往。
终于“知了,知了”,自然律令谁能违抗?写秋意薄凉,结句无奈惋叹中,却又有看透自然规律的释然。

6、
一匹戴红花的马
走过林子消失不见
暮色里的蝉
有一声无一声地叫着
被遗忘的小院
牌匾在秋风里高悬
一扇半开的门
阑寂了一鸣惊天
黄叶在石阶上
蜕下的蝉衣像诰命的遗产
落日馀过光影
走过林子消失不见
【榆钱儿留言】:
秋愈深了。典型的镜头,弥漫的秋意,悄悄沁凉身心——跑马一样疯开的红花无踪影了;秋风小院静寂了鸟鸣;蝉儿终于完成了造物主的“诰命”,“走过树林消失不见了”。
红尘中的热闹或浮躁,终归于平淡宁静……

7、
她停下哭泣
在红色围墙下面
安顿一朵黄花的黄昏
蝉声从墙外吹进来
这烦躁的小东西
在唤秋千上那片落叶吗
埋首在自己的衣襟里
她是另一只寒蝉
过了秋天就是大雪
【榆钱儿留言】:寒蝉凄切人微冷。愿你走出烦躁悲哀,安顿好“一朵花的黄昏”。愿你余生静好!

8、
他在画蝉
从柴门到圣殿到枯枝
最后蝉画了他
我临风听蝉鸣
暮云低垂的水墨
他卧在其中
他从禅虫到禅师
看破外衣
整整悟法一生
【榆钱儿留言】:道法蝉虫,道法自然,把身外之物看穿。无论出身柴门还是圣殿,九九归一,最终都会如枯槁树枝。所以,看淡名利地位,心态平和,是好好活着的重要法则。

9、
闲坐轩亭
一声一声蝉
在耳畔读小笺
秋收的人去了乡下
空出都市
挤在小公园里
几个文人雅客
在意识流中
给蝉写突围的赋词
【榆钱儿留言】:放眼秋收田野,“给蝉写突围的赋词”,其风格一定会染上金秋欣慰的色调。

10、
一只一只蝉
在暮秋出现和隐去
时间和故事都已模糊
只余下声声鸣叫
在徐徐风中
在倾听和忽略中
栖落过的枝头还在
世界还在
那些蝉已经不见踪迹
【榆钱儿留言】:“徐徐风中”,“世界还在/那些蝉已经不见踪迹”。细听蝉虫余音,那些经历过的故事渐远渐模糊;一些曾经在乎的,你或许会忽略,会放下,为世界留一抹轻松简静的身影。
十首秋蝉,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秋意卷轴画。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互映互见,其中意味,可感,可叹,又逐渐平淡静远。
组诗因听暮蝉而起生命秋情,写得物我交融。内心感慨万千,有对韶华飞逝不可追逆的哀伤惋叹,有对美好世界的感恩与留恋,而最终走向大通透大慈悲。

榆钱儿,汉中人,现居广州。退休教师,爱好广泛,喜欢诗歌音乐绘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