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无怨无悔》张涵 原创(词曲唱)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连载】〈三十五〉
文/张涵〈韵娘·吉妮〉
35.业余外语广播讲座?你就用它自学高考?!
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看了一个小时的书,科里的老师们一个一个来上班了。
我故意将手里的《广播英语》翻开着放在桌上,那意思是:你们看清楚啊,我可是要看书的,所以都别理我!
方连海老师:“听说你要考大学?什么时候考呀?”
我稍稍抬头:“五月底全省初试,七月初全国统考。”
王宏安老师:“那你考哪科呀?”我:“外语类,就是英语。”
方连海老师:“外语类都考什么呀?”
我:“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数学,但数学只是参考分,所以等于五门。”
张凤兰老师:“这参考分是什么意思啊?”
我:“就是不计入总分,只在两个以上的人总分相同的时候按照数学分数从高到底依次录取。”

程科长面带微笑:“那你书都弄齐了吧?”
“我有一本《世界历史上册》,其它的还在找。”
几个人迅速对视,愣愣地半天没声。
方连海老师离开座位朝我走来:“哟,那你,来得及嘛?!这考大学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得正经有几把刷子!”他走到了我的桌前,低头看着我手里的书,一字一顿,“北京市……业余外语广播讲座……英语初级班……下册?”他带着友善但明显不以为然的笑容回头挨个扫了其他三人一眼,“哎,这好像就是他们好些人上半年跟着学英语的那本书喎?”
王宏安老师也回头看过来:“是,好像就是北京的什么外语讲座!好家伙,那段时间,飞行、机务、航模那帮小伙子,经常每人拿个半导体在营房里转转悠悠嘟嘟囔囔,可是不到仨月,别说声音,连个人影都没了!”
穿着军大衣站在我桌旁的方连海老师,一个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打虎上山前的潇洒转身英武亮相,一对首长少剑波查看雪原地图制定剿匪计划时的智慧目光猛一聚焦,接着便用质朴稳重的声音对我的听着不大靠谱的雄心壮志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就这么一本书,你就想考大学?!”
奇怪!一本书怎么了?他们怎么这么想?!他们怎么都这么想?!

书再多,不也得一本一本地看吗?真要满桌是书,我也看不过来,说不定心里一急,看着语文想英语,看着历史想地理,这本没有看懂,那本也没吃透,越学越乱,越乱越烦。高一那年我就是这样,上课不是专心听讲,自己课本没有吃透,倒整天在想同学抽屉里放的那是什么课外书、课外做的什么练习题,甚至去看文革前的大学教材,结果对学习充满畏惧和厌恶,几乎彻底失去自我。总之,以我这几天感觉良好的学习体会,所谓学习,最关键的是循序渐进清楚扎实,最怕的就是越学越乱越学越烦。如果不能将手头的东西弄懂啃透,书多不但无济于事,还会徒增干扰和压力,让你陷入浮躁和焦虑,最终毁了你的学习!所以,哪怕只有一本书,只要它的内容你还没有全部掌握,你看它就不是浪费时间!
我抬头,想与各位老师分享自己无比深刻的学习心得,但是此刻的他们已经不约而同地将无限真诚和同情的目光一起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显然,他们想的,全都跟我不一样。
我暗自叹气,将长篇大论解释自己的冲动克制回去。
“这考大学啊,可真不是件容易事,不是说考就能考的。你看每年那么多考生,真正考上的有几个?咱们省航校和体工队就别说了,就是咱们整个省体委,也还没有谁的孩子考上呢!”
张凤兰老师:“是尼是尼!你们咱们刚刚送走的李鑫,正经高中毕业,一手好字,也都一直没有去考……”

对呀,她怎么没考呢?我用纳闷的眼光等他们解释。
方连海老师继续:“你们忘了,上次咱们也问过她,她也说了,高考恢复的时候她都高中毕业好几年了,怎么跟人家应届毕业生比啊?!”
老师们纷纷点头:“是,是,这个肯定比不了。”
张凤兰老师:“可能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个。最主要的是,九二三条件太苦,工作太累,白天野外作业,晚上宿舍又乱,根本没法看书。”
九二三?我肯定给出了一个疑问的表情。
“就是胜利油田!”
胜利油田?
这个崭新的概念对我这个刚满十八岁、哪里也没去过、什么也不知道的小姑娘可谓抽象而神秘!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电影《创业》里铁人王进喜冒着黑龙江大庆油田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噗通”一声跳进一个水泥或油浆池子去解决什么紧迫问题或严重隐患的情形和那些穿着污渍满满的厚棉袄挥着各种工具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女石油工人的壮观景象……
嗯,我现在的条件比他们可好太多……跟一个心眼干革命的王进喜同志一样,一个心眼考大学的张立新同志,不但丝毫没有领会老师们这是在给我注射预防针,还把他们苦口婆心的心理疏导,完全彻底转化成了今天我们反复强调极力推崇的正能量。
“嗨,其实人啊,也不一定非要上大学。你看这几年,很多已经大学毕业的人,虽然的确都成了干部编制,但分的工作并不是很好,很多还回了原来的单位。某种程度上说,还不如咱们这省航校政工科呢!”
老师们继续热烈讨论,不是要打击我的信心,而是要防止我一根筋地死学下去,到头来承受不了几个月后我必将遭遇的"滑铁卢"惨败。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