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秋正逢中元节,旷野凝翠覆绿,万物孕育秋之实。白昼骄阳似火,夜晚月色如水。如此秋光醉人、醉神、醉了世间万物。中元之夜,寒江白水风飘飘,幽谷深林声细细。秋之细雨绵绵悲月夜,冥界幽灵匆匆狂奔于旷野。万鬼奔腾的子夜,切莫对雨悲花花无语,迎风叫月月无影。而今宵月光清澈透明如水之潋滟,篱边阔叶如浴乳折返着月光,滟滟秋水浴月而缠绵娇媚。
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的鬼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各有不同的庆典活动及仪式。民间的百姓大搞祭祀活动,祭祀祖先,祈求一个丰收年,福寿康宁。在道教中,上元节为”天官赐福”,中元节为“地官解厄”,下元节为”水官赦厄”。有不同的典仪形式。在佛教中,流传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民间的鬼节,足见世人的虔诚,一切祭祀活动搞的是那样的毕恭毕敬,可是,谁见鬼欢鬼笑手舞足蹈了,长眠地下的先人,早已腐化为泥土,谁知他们的灵魂安在否?或者他们早已往生异地他乡了。再说子夜大开地狱之门,放出的都是关在十八层地狱的恶鬼与饿鬼。其中是否有某位面善心恶口蜜腹剑的先人啊?如果有的话,太阳没出山之前,赶快祭祀,让他们享受一番美好的生活,否则天亮了,就都被召回了。
人世间有真善美存在的同时,自然也有假恶丑相伴,中元节的庄肃恭敬足以见人间对神灵的敬畏。不见鬼风鬼影,不闻鬼哭鬼叫。到是在现实生活中,惯看了活生生的人中的魑魅魍魉,役神使气张牙舞爪的样子。道貌岸然的形象气质包装着丑陋肮脏的灵魂。不知道他们在驾鹤西游的那一天,到底是天门开呢?还是鬼门开。淡忘了诸多现实中的慈眉善目掩盖下的蛇蝎心肠。幽冥界有牛鬼蛇神在狂欢乱舞,凡尘中有衣冠禽兽在趾高气扬。
大千世界是个万能的空间,芸芸众生之中有的人可以通神,因为凡人知道天外天的事,什么玉帝啊、王母啊,有什么事办不明白了,可以找他们帮忙,为了方便找他们,就来个”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载灯。“烧香拜佛就可以通天的。
通不了天的还可以通地,因为滚滚红尘中,有人知道地下幽冥中,有阎罗判官在管理着在阳间消失的人,同时也在掌管着活着的人的寿命生死簿,于是,为了有鬼神的庇护,那就烧纸吧,中元月色美好,月光之下十字路口多烧纸钱啊。不妨就给他来个“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人啊是万能的,如果通天通地都不行,那就游戏人间吧。于是就产生了几种不同的人存在。一种是谙熟了人生,见风使舵阿谀逢迎,深知”万般皆下品,惟有奉承高“。他们顺风顺水得势而腾达。一种是绞尽脑汁可谓是人中之鬼,做为人所不耻之事,见缝插针,唯利是图。一种是持才傲物,目空一切,玩物不恭。这样的人在孤芳自赏中自消自灭。还有一种人就是看破红尘,躲避世事自己来个“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志,岁寒不知年。”
自古以来,日月星三星同照苍茫浩宇,天地人一体共存万载空间。于是,便产生了人上人,人下人,人中鬼。继而在人欺人、人骗人中,产生了”古人形似兽,却有大圣德。今人形似人,兽心不可测。”的感叹。今夜的月光慷慨无私,既照人影又映鬼形,给人世间来一场浴水洗礼。
中元不见鬼,姣姣月色洗秋水,凡尘人在忙。鬼节全凭人祀奉。乾坤荡荡,但愿人的灵魂得以升华,映衬月之光华,如秋水之清纯倒映天光。

作者简介:我醉欲眠,焦明福,1962年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徜徉于唐诗宋词中,与酒为伴,以诗酒自娱,步凡尘之喜忧,行吟心之所感。爱阅读写作,寻心灵之禅境。
山鹰:居于美丽的长白山天池南坡、鸭绿江畔的边陲明珠长白之地。仰慕文字的律动。喜欢用声音架起通往心灵深处的桥梁,那唯美灵动的文字,像一串串跳动的心情,经过自己深情的衔接与聆听者共鸣,而让远方没有了孤独……用诵读诠释着一次次的感动,蓦然回首间,才发现声音解读的不仅仅是美好,还有天边那抹摇漾的真实。他(她),代表着一种永远。用心铭记这份属于你我的邂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