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绝·秋蝉
日秋犹酷暑,晨水暗流寒。
南雁横空远,凉蝉染夏殚。

今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上半年的疫情影响了人世间的每一个人,打乱了生活,困扰了工作,框住了求知的脚步,也正在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习惯……现如今外面的世界还是疫情肆虐,有些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唯独祖国疫情得到控制,生活生产依旧,经济复苏向上向好。但面对外部的打压却前所未有,斗争如火如荼。台风和洪涝等自然灾害总是在这个不平凡的夏天光顾大江南北,凑热闹,找麻烦,还好一切都已过去,一切又恢复正常。
江南的秋天如期而至。于秋,古人大多与愁悲、忧伤联系在一起,如"自古逢秋多寂寥"的千古之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尽了秋的至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诉尽了秋的多少伤感,等等。

于秋,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全新面貌,更有伟人"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豪情壮志。
其实,秋只是一年四季的轮回和变化,秋风秋寒,秋黄秋收只是自然的一种变化。最喜秋的莫过于辛劳大半年的广大农村农民,丰收的喜悦与五谷丰登紧密相联,瓜果的色彩与丰衣足食紧密相关。
悲秋,也许与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有关,与人的情感变化有关,所以借秋寄情,借秋的景物表达生离死别、爱恨情仇等心境。
百姓喜欢春秋多一些,那是因为"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望与圆梦;文人伤春悲秋,也许是把心情和心思留在了春秋里,没有及时拿到夏天的烈日下晒晒,补补钙杀杀毒,没有放到严寒里练强筋骨。

喜秋或悲秋,既与人的心情有关,也与我们望秋的角度和视角有关,如面对春雨,有的人看到了春雨的滋润并促进万物生长,这是积极的向上的;有的人对雨春却感觉似伤心的泪水和缠绵的情丝。如秋黄,有的人想到了丰收的色彩,而有的人感觉到失落与漂泊。
季节不会随我们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它永远按自己的节奏运转,就像生命个体,生老病死等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人的心情也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有几人能做到不以物事不以己悲呢?谁能超越时空、超凡脱俗呢?我们唯有珍惜当下的一人一物一景,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勇毅前行。
希望每个人能用积极阳光的心态看季节的变化,看秋天的景色。我喜欢秋天,喜欢秋天里的秋高气爽和天高云淡,喜欢秋天里的五彩缤纷和赤橙蓝绿,喜欢秋天里的心旷神怡和神采飞扬,喜欢秋天里的五谷丰登和百姓祥和!
八月再见,九月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