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白 菜 帮 子
文/赵有成

自从一九六八年父母双亡后,我成了这十口人的当家人。大哥二哥都已娶妻生子,两个哥哥把当家的大权交给了我,我没有推却,我虽然人小,我当家二位嫂嫂没意见,只能是我当。
那时的当家人都好当,人人都穷得叮当响,农村人腰里能装几个钱。村里有个叫秃银铃的壮汉,曾在人堆里高声说:“我如果腰里有八块钱,我就能蹦八丈高!”
一九七0年年前,村里有些人从西安拉回白菜帮子窝浆水,以备第二年春季度饥荒,趁着天好没下大雪,我也准备拉一车白菜帮子,窝他几大缸浆水,在当时只有浆水菜在人们饥饿时,能伸出援助之手,有备无患。

我同我俩哥说了我的计划,他们都同意,因为我从小就懂事,我俩哥都心疼我。由其是我妈生下我我就胆识过人,我就没找伴。在第二天天不亮,我就拉上家里最置钱的家当——架子车,带六个黑蒸馍向西安西门外走去。西安市蔬菜公司把储存白菜的点都设在西安城墙的外围,护城河内。西门离我村最近,大约五十里路吧。
我上午十一点左右就到了西门口,老远就看见蔬菜公司的男女职工们手持一把刃片子在忙忙碌碌,旁边早有三五个拣白菜帮子的人。
一个小伙职工把拣白菜帮子的人嘟囔不止,拣白菜帮子的人就象是几聋子,一声不吭,你嘟囔你的我们拣我们的,你就不可能用棍棒赶我们走吧。因为咱是乡下人,有道是,到人屋檐下,不能不低头。拣人家的白菜帮子还敢犟嘴,谁犟嘴谁甭拣了。

这时,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对小伙不客气了,“嘟囔啥呢,你没生在农村,不知农民的可怜,谁家的好日子能来拣白菜帮子吃,人家虽然拣了白菜帮子,也是给咱打扫了垃圾,替咱扫除了卫生。”
他回头笑盈盈地对我们说:”这娃才上班,说不
了话,你们也别当一回事!”看来,这位好象是这儿职工的领导,小伙再不嘟囔我们了。我心想,此人善良。
狼多肉少,一架子车很难拣满,直到下午四点多,拣白菜帮子的人只剩下我一个人了,那位领导对我说:“娃,你咋还不回家?”
我说:“叔,我家人口多,路又远,来一回不容易,我要拣得满满的才回家。“
“听口音你是南乡人?”
“沣峪口下边小新村人。”
“沣峪口我去过,那儿可是个好地方!”
这位领导人真好,时不时地还把白菜帮子往我车上放。

到了大约五点半,我拾满了,他帮我用麻绳攀好了车,我坐下才松了一口气,忙碌一天了,这时我才知道肚子饿。我让领导吃馍他不吃,我一连吃了两个蒸馍,站起来把架子车辕往下一压,准备上路,只听咯噔一声,车轴头断了。这位领导帮我卸下白菜帮子,又卸下架子车下件,他让我快去西门口,那儿有一个修车人,天己麻麻黑了,小心人家收摊了!
我扛上车下架,快步来到西门口,运气不好也不错,修车人正收拾工具呢,我叫了一声叔,说了几句好听的话,他又从装进的工具袋子里拿出工具来,真是手熟为妙,十几分钟就换好了轴头,我问他多钱,他说:“官行情,四毛!”
我把我腰里仅有的四毛吃饭钱全部给了修车人。我说了句,“谢谢,麻烦您了!”
甭说吃八分钱的一碗素面,连二分钱的开水钱都没了。我二次返回车旁,蔬菜公司人己下班,我就安好下件,把白菜帮子又一一装上攀好,天已是大老黑了,人困马乏的我有气没力的拉着架子车走向回家的路。

人们常说:渴比饿更难受。走呀走,好容易走到西军电(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区)大门口,我看门卫还亮着灯,就小心翼翼地叫开了门卫的房门,他的火炉上正好烧有滚烫的开水,他听了我的学说,立即拿来他吃饭的大老碗,让我先掰好馍,他提起水壶,向馍上浇去,我有点狼吞虎咽,他让我慢慢吃,小心烫烧了嘴。
吃完两个馍,还剩下两个馍,离家还有四十里地呢,不能一下子吃完,我休息了一会,同门卫谝了几句,临走时说了几句感谢不尽的话!人也来了精神,继续赶路。
走呀走,走到了北小张村,已是十点半左右,我看见村里有一人家张灯结采,必是结婚人家,肚子又饿了,口也渴了,放下架子车,向那家院里走去。
“来亲戚了,下面!”应该是个执事长的人给灶房里打招呼!我心里想今天还有臊子面吃。一边一个人招呼我在方桌旁坐下,然后问我是那方亲戚?我照实说是个拉白菜帮子的,想讨碗水喝。执事长听罢就改口了,“不下面了,端一碗面汤来!”

一老碗热气腾腾的面汤端上来了。端面汤的人见我面汤泡黑馍,心有不忍,撸了一勺干臊子倒进我的碗,当时把我一个又饥又渴的人激动的含着泪把馍吃完,把汤喝完。吃后,又是几句感谢不尽的话,离开了小北张村。
回家后,己是零晨一点。是我大哥开的门,他抱怨我回家迟了,让家里人不放心,我只是眠着嘴笑,因为这批评是关爱。
从那天起,我深深体会到,天下还是好人多!


赵有成,网名牛虻,出生于一九四九年,西安市长安区滦镇人,未央区作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