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无怨无悔》张涵 原创(词曲唱)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文/张涵(韵娘·吉妮)
32.政工报到地勤就餐,专业打字任重道远
次日上午,我将伞队几年来所发的全部皮衣皮裤、毛衣毛裤、工作服、运动装、头盔皮靴和手套,单的棉的,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摆在床上,一条冬夏两穿的灰色混纺长裤往旧毛裤外一穿,一件平纹碎花对襟外衣往母亲手做的小棉袄外一套,去找许队长办离队手续。
离队手续出奇地简单,我甚至不记得要我签字。
“队里发的衣服,我能不能带走做个纪念?”我问。
“手套、球衣可以,其它的你写个申请。”许队长答。
“这么麻烦?那就算了!”我转身回来。我连吃饭都想省了,哪有时间去写这个?!
“皮棉诚可贵,梦想价更高。若为大学故,一切皆可抛。”我边走边想,套用杂志里裴多芬同志的名诗句式。
回到宿舍,几本跳伞日记、一个“省航”的盖杯、一个橄榄形的塑料针线盒、几副手套、几套胸前印着“山东”二字的运动服往衣箱里一放,锁好,提起,最后扫视一遍屋子,人造革衣箱一拎,准备告别伞队,开始新的征程。

“你以后住政工李鑫的宿舍,不过现在她还没走,你还得在伞队住几天。”许队长已经站在了我的门外。
啊?!还要再……?!我大失所望!
“下午你去政工报到,办公楼二楼,西头!哦,对了,中午你去地勤灶吃饭。”
我答应着,从抽屉里拿了钱,赶去会计那里买饭票。多亏这月工资还没给家里寄,也多亏那天桃酥没多买,要不这钱还真不够。
拿着二十块钱换来的饭票菜票,想到自己以后可能不但不能再给家里寄钱了,连自己用的可能都不够,忽然想起了吴技师上次说的那句话。还真是的,等到自己要用钱了,才发现他说的有道理。
中午,地勤食堂,七八个地勤男正一边排队一边聊天。看我进来,他们静了三秒,然后开始了更加热烈地讨论。
“你说这有些人就是,好好的退什么役?!”
“听说是因为谈恋爱?”
"谈恋爱?跟谁啊?是飞行队那谁吗?”

“恁这伙别瞎猜!人家小张啊,是要考大学!”
“咱机场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考大学?半青啊你?”
“哎,你咋这么说尼?咱机场东边于家村西边郭店,还正好前边有村后边有店尼!”
“哎这高考什么时候考啊?”
“不知道尼,好像是夏天。”
“哎呦你说这个小妮子!你这怎么,不撞南墙不回头啊你?!”
一个人回到伞队宿舍,吃着地勤灶那清汤寡水的“肉炒白菜”。肉就不用说了,自然是非常稀有加很难发现,问题是白菜也不是很多,稍微吃的慢点白菜凉了,上面一层猪大油。不太习惯,但,问题不大。从小就没怎么吃过肉,油水大点倒是不怕。
一阵寒风横扫门前,落叶和尘土随风乱飞。
趁着伞队午睡,我去政工课报到。
走过航校唯一一座楼房前面的空地,走到办公楼东头。伸手去推,楼门没开。双手再推,还是没开。不得已整个上身顶上去,将两扇又厚又沉的木质大门顶开一扇。

一楼大厅中间那张乒乓球台的四周,围满了机务和地勤的人,让这个大约两副乒乓球台大小的大厅显得有点很满。
好像,航校各科自然分工:机务和地勤基本只打乒乓,飞行和伞队基本只打篮球,航模队那些则不但什么都不打而且很少当众说话……当然,我是篮球乒乓都爱打,而且基本每天打,只是现在顾不上了。
我正一边想着一边挤着往里走,有人热情地大声对我:“小张来一局?”
我没有停步:“明年吧!”
几个人深感诧异:“明年?你是说明天吧?”
我一边走上楼梯一边朝他们摆手:“明年!夏天!”
政工科在二楼南侧中部偏西,进门右手是一个全校统一配置的小铁炉,炉脚一个煤箱。济南冬天没有暖气,航校每个办公室和宿舍发这么一个小铁炉并定量供煤。炉子小屋子大,他们个个全副武装。

程科长微笑着:“我们这五个人,除了我你没见过,其他这几位,你应该都认识。”他侧脸看着张凤兰,“张凤兰,管公章、档案和文件。”他用下巴指向对面,“王宏安和方连海,一个管组织一个管宣传。”他的目光转到门口的李鑫身上,“李鑫,咱们的打字员,马上要到市里工作。她调令早就下来了,手续也早都办好了,就因为没人接替,一直没走。以后你就坐她这个位置,接替她的工作!”
留在机场已经让我非常意外和失望,只是我别无它法,又想着政工是坐办公室,也就是跟全国各族人民当中那些坐办公室的人一样,每天一张报纸一杯茶,偶尔办点这或那,我这才想了一夜终于想通,痛痛快快前来报到,没成想,原来是让我来打字!
要知道,打字这事,非常专业,得专门学习,那我不是……任重而道远啊?!
随着脑袋“嗡”的一声,我连几位老师“有事说话不要客气”的客气话也没顾得理会,脸子就不由自主地耷拉了下来:“什么,我还要……打字?!”
几位老师笑嘻嘻地看着我。
张凤兰老师:“对呀!你是咱们新来的打字员啊!”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