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木之桥(高考状元这样炼成)
【连载】(三十一)
文/张涵(韵娘·吉妮)
31.有人要我去拎大勺,苍天知情另有安排!
今晚将是我在伞队的最后一晚,明天一早我将离开伞队,往后余生我再不需要摸黑起床,再不需要跑越野拉单杠,再不需要掩饰自己的近视,也再不会有清水鼻涕像胶布一样横着干在早已早已冻得麻木不觉的脸上……
唉,早知道那次一滚到底是我此生的最后一跳,无论如何买个胶卷借个相机,给自己拍个纪念照啊!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没有完美的经历,多愁善感也已经晚了。张立新,你不是坚决反对妄自菲薄吗?你不是坚信所谓命运就是你拼搏之后的模样吗?!现在你终于自由了。你惊人的口号还摆在那里,你拿出行动来,证明给世界看啊!
对,只争朝夕,我现在就开始!
我起身,悄悄起身坐到桌前,打开抽屉拿出《广播英语》,轻轻摁下李杰送我的那盏漂亮的塑料台灯的开关。

小窗户上响了两下。我伸手一把关掉了台灯。
停了一会儿,我连自己带书和台灯一起包进被窝,再次打开台灯。
小窗户上再次响了两下,接着是许队长深沉的男声:“张立新,你不跳了,别人明天还要上天!”
我关掉台灯,闭上眼睛,纳闷、伤感,思绪翻腾。
可能因为机床四厂的意外出现和回乡顶替的意外挫折,使得我把转业后的工作思路完全放在了济南和淄博,以至于几个月里,我从来没有想过留在机场这个选项!实际上,在我心里,这根本就不是个选项!
谁都知道,高考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老师——我当时也这么认为,而老师都在辅导班上。留在机场,买书都要等周末班车或者坐长途汽车或市郊火车,报班更是绝无可能,而我偏偏被留在了机场这个除了刘海村四周只剩一片无垠的农田加荒野的地方!不用说,我的高考就只能自学了!
但自学最起码的就是要有书,而我偏偏就没有书。一个偏僻机场的小运动员麻烦了她所有能够麻烦到的跟书有关或无关的人,还是只有手头那本《世界历史上册》和《广播英语下册》!

那么,是谁、为什么、怎么样把我这个为了复习高考才坚决退役的人留在了机场这个我最不想留也最不该留的地方的呢?
实际上,直到离开机场,这个问题我都没顾得问,所以也不可能搞明白。只是,后来,随着同事聚会聊天,往事的许多片段渐渐相接,那个将我最终困在机场的校务会也被形象而生动地还原,这个谜团也才得以慢慢解开。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星期一,冬至,山东省航空运动学校二楼会议室,郑校长坐在桌子一头,政工、训练、机务、后勤四个科的科长分坐两侧。
郑校长:“伞队小张的工作,你们科里有什么建议?”
宋科长:“现在不像过去,一纸调令,万事大吉。现在工厂讲究效益,工作不好安排。机床四场变卦,她自己联系也不顺利,我们也征求了下面的意见。咱们觉得呢,咱们自己的队员还是自己消化比较好。再说,咱们明年的世界跳伞分项赛,不是要来很多外国教练和队员吗?那空勤食堂不是需要上西餐吗?所以啊,他们建议,把地勤食堂的小龚调到空勤,让张立新去地勤!这样,明年咱们西餐厨师有了,张立新的工作也安排了。”

郑校长:“她一个小姑娘,你让她去当厨子拎大勺?!”
后勤韩科长:“哟,咱们这地勤可好几十号人,一日三餐,连买带做,擀面条、蒸馒头、早上生火做饭、晚上封炉子搞卫生,每星期还得包一次饺子,那个老王头又懒又奸。这么多活,她一个小姑娘,又没经验,干得了吗?”
宋科长宽大饱满的脸上露出乐观的微笑:“哎呀,你们可别小看咱们小张!她可是咱们的跳伞队员,半个空军战士,受过专业训练,特别能吃苦又特别能战斗……”
机务王科长习惯性地微微一笑:“真要这样,先别说什么考大学,她以后连对象也难找了!”
后勤韩科长:“那可不!小龚本身就是个例子:小伙子要个有个要样有样,中专毕业,一表人才,就因为学的烹饪,至今愣是光棍一个!你们不知道,这几年,我和老伴净到处打听张罗帮他介绍对象了,可是介绍了好几个,人家女方一听厨子,面都不见就算了。”
宋科长:“啧,老韩,这你可就多虑了。人和人可不一样。人家小张又是省城的又是北京的,而且都是大学生,才不缺你说的那个什么对象呢!再说,人家自己早就说过,明年夏天,人家就考上大学远走高飞喽!”

郑校长:“说到这考大学,这小张明年能不能远走高飞先不说,她的文笔还真是不错,字也漂亮。上次她那个《退役申请》写的啊,连咱们王处长都一个劲地夸呢!王处长的意思,咱们这正准备设立校办,正需要人,好好培养培养,这小张倒真是块做助理当秘书的好材料呢!”
政工程科长:“那好啊,那就来我政工科吧?正好我这儿李鑫要走,人家手续早都办好了,就是没人接替她的工作,所以到现在没走。这样的话,就让小张先接上,学着干打字,一边照着校长助理、校办秘书的样子培养着,”他扫视大家,“大家说,这个方案,行不行呢这个?”
郑校长点头:“只要你要,当然行啊!而且校内调动,简单方便!”他扫视各位,“大家有什么意见?”看大家笑嘻嘻地没人说话,他一拍桌子,“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了!”他又指指宋科长和程科长,“你们训练和政工,对接一下,明天就办!”
我不能确定这个被还原的校务会的细节完全准确,我也不能确定最初那个让我去拎大勺的建议是为了给我一个机场这种因为没有诱惑所以容易专注的学习环境还是为了将我的高考梦想一举扼杀在郭店机场那个四面荒野的角落。我能确定的只是:可能正是因为我被留在了那个不该留的地方,我才最终超额兑现了我“三啃一拿”的诺言!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