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峥嵘岁月
文/常工
第二十八章 走南闯北
(二)

李大哥原是技术工人,在林业局搞设备维修的,因一次事故腿骨骨折,因工伤提前退休在家休养。他四十三岁,大女儿读高三,正在紧张备考,小女儿念初一,大嫂在一家粮食供应站工作。一下午喝茶聊天,李大哥虽说不是很健谈,但是有啥说啥,一看就是直性子,是个可以信赖的人。晚上李大嫂炒了四个菜,李大哥和我喝了半斤多酒,看得出他喝不过我,我因为心中有事也不便多喝,填饱肚子和大哥一家告辞返回宾馆。正月十五这天宾馆准备的早餐很丰盛,吃早餐时我就和餐厅主任订了一桌午餐,我告诉他按六个人准备。用过早餐后,我来到李大哥家,跟大哥大嫂说:今天是元宵佳节,我在县宾馆定好了午餐,请你们全家和我一起过节。大嫂说:不行,我弟弟今天值班,中午要到家里来吃饭。我跟大嫂说:你弟弟又不是外人,叫上他咱们一块聚聚,过节不就是图个热闹吗!就这么说定了,中午我在宾馆等你们。
快到晌午了,我下楼来到宾馆前门,等待迎接李大哥一家人。十一点半刚过,我远远看见李大哥一家向宾馆走来,我走上前去热情的欢迎他们,李大嫂跟我说:小张,这是我弟弟,他比你年纪大,你叫他哥哥。我上前一步握手说了:你好,王大哥,认识你很高兴。心里暗想,我下这么大功夫,不就是为了认识王主任吗?王主任笑着说:我姐非让跟她们一块来,说老弟也不是外人,这不我也是就不客气了。我说:这就对了,多认识个弟兄是幸事,也是缘分。我们边走边说进入餐厅,落座后,服务员用托盘端上两瓶五梁液酒,询问我:先生,都打开吗?我说:都打开,今天过节要多喝几杯。我们哥几个频频举杯,喝得十分尽兴,王大哥三两酒下肚,话匣子打开了,跟我是问这问那的,唠到我来依安采购大豆一事,李大嫂接过话茬儿,跟她弟弟说:小张这件事,你必须要帮忙,车皮就交给你了,要抓紧时间,大豆都订妥了,就等着往站台运呢。王主任尽管很听他姐姐的话,但是我看得出来,也挺为难的。我跟大嫂说:大嫂,你就别逼王主任了,咱们慢慢想办法。

这顿酒喝了两个多小时,离开餐厅我请李大哥、王主任到房间喝茶,他们欣然接受。由于还是正月,人们都沉浸在节日里,偌大的宾馆没有几个客人入住,我一个人包了二楼的一间套房,室内很讲究,玄门一侧是洗漱间,另一侧是衣帽柜,进入室内是会客厅,里面是卧室。我给他们泡好茶。我问王主任:有什么办法,可以尽快弄到车皮。王主任看到我与他姐姐、姐夫关系处得很好,也就非常直率的告诉我:现在进关的车皮都控制在齐齐哈尔铁路分局,要想快一点,那就走零担运输,罐车每节载货60吨,但是一张运输单子仅能填写250公斤货物,不仅麻烦费事,而且每个车皮劳动服务公司额外收费1000元,没有票据。我说:没问题,我每节车皮出2000元,你负责尽快弄到车皮。填货单就让李大哥的女儿找几个同学来帮忙,在宾馆这里填写,给她们两钱,别让孩子们白忙活。王主任说:要这样的话,你明天中午听信。王主任离开之后,我和李大哥到银行,取出支付车皮服务费,交给李大哥麻烦他给王主任送去,顺便催他尽快办理。
(待续)

作者简介:
张晓元,(网名、常工),男,汉族,《中国长江文学社》驻会诗人,秘书长。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公务员,吉林省双辽市人,1972下乡插队,2015退休。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热爱读书写作,养成了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