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岗苏区红馆鲜艳的红色基因
文/ 雪潮
今天是个特殊日子,枣阳十几位专家学者作家诗人,齐聚于南城惠岗苏区红馆,瞻仰大革命早期壮烈牺牲的十三位本土英烈。

这帝乡九龙聚首之一的惠岗,是离县城最近的一块苏区热土,有着鲜活的红色基因。
惠岗社区党委一班人,开拓性的创建了高质量高品位的英雄群像的苏区红馆,为初心找到了注脚,为不忘觅到了归宿。英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光辉形象,带有强烈的冲击波,深深的震撼着每一位在场的灵魂。
李世国,惠随林,罗道华和我都是惠岗人,广泛讲都是先烈的后代。我们身上的红色基因被激活了。在瞻仰过程中,一种神圣,一种庄严,一种肃穆,一种亲切,一种自豪,一种骄傲等交织成英雄进行曲,仿佛回响在惠岗的天地间,枣阳的天地间,崇敬着英烈,告慰着英灵。

李世国先生雍容大度,对英烈们缅怀倍加。对他们惠岗五队的烈士向大角尤其耳熟能详。小时的耳闻目染至关重要。还不忘养育之恩,特地向父老乡亲们赠书一提。
全国孝亲模范惠随林老表,对苏区红馆的文字工作居功至伟。怀着对先祖先烈的景仰和虔诚,在社区何庆功书记的盛请下,加班加点,不辞劳苦,四处采访收集,把零零总总,甚至支离破碎的资料,整理得蔚为壮观,还原了英烈原貌,还原了革命初心,感人至深,还甘当幕后英雄。
女作家罗道华,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惠岗罗家湾姑娘,李世国称之为惠岗第一大才女。她写的白水寺一文,成了白水寺的标志性文字,白水寺领导还嘉奖说,白水寺永远对你免费开放。罗道华今天特别激动,说话始终都颤抖。这么多先烈们的鲜血,把家乡土地染红了,也把我们染红了!我说,罗道华亲切的想捧一捧儿土亲吻下。还补充说,下回回娘家,要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鹅。犒劳大家。

枣阳文史权威张承明先生往往言出惊人。以枣阳红色文化会长的身份竟然惊奇万分。惠岗的英烈群像令人振奋。红色文化一枝独秀。遍地开花的惠岗美丽乡村,风景这边独好。罗书记打印的百度上的惠岗社区简介,就出自张承明先生之手。厚重的《枣阳史话》奠定了他的权威地位。
国林兄才养好病。精神焕发。可能主要是写长篇小说《刘秀归来》,历时三四年,累坏的。今天也特地捐赠一撂他的部分作品。惠岗苏红中学也是他母校,世国知道是校友,畅谈了红色摇篮的恩师惠善修惠述刚等。感恩之心溢亍言表。国林兄学究味十足。听社区领导介绍,还拿笔记。拍摄的系列照片,连夜制成了美篇,我情不自禁的发往全国各地。让惠岗这个渺小的星星,也在神州大地,大亮一把。
襄阳市诗歌研究会和枣阳作协副主席江月大贤弟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支持工作。因交谊深沃,老喜欢开我玩笑。尤其是我的打油诗,寡妇的床,一半热,一半凉。被江月大诗人开成了经典玩笑。江月组织能力超强,这次活动帮了大忙。他在南城农委时,对下辖的惠岗都感情很深。八九十年代又常到枣阳最早的诗社三星岛社长李世国家中作客。听说户口从清潭还迁来惠岗。惠岗也算第二故乡。他对惠岗的几任书记感情特铁。也对这片红土感情特深。

叶传河老师的为人和小说,厚道的跟土地一样。多年没见,世国对他特别关爱和敬重,叶老师的道德文章,在枣阳文坛,堪称典范。正热情提携晚进,罗道华对叶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一个长老,从吴店骑摩托车赶来,尤其令人感动。我们对土地无言,对叶老师亦然。
悄悄、肖天秀、孙艳几位美女作家诗人,本身都是风景。也给美丽乡村惠岗锦上添花。更给惠岗的英烈们以鲜花般的待遇。尤其省级作家诗人肖天秀当场口占一绝。语惊四座。李世国先生还在倾听,意犹未尽,却没了下文。我解释说口占一绝就是四言八句。大家热烈鼓掌。
李世国先生在席间,代表惠岗的领导,代表惠岗的三千多父老乡亲,感谢枣阳的专家学者作家诗人们,来到革命老区惠岗,游览全方位的美丽乡村,瞻仰本土的革命先烈。希望大家多写写惠岗,多宣传惠岗,惠岗是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最好的乡土教材。谢谢大家!

惠随林真是个有心人。建了个惠岗采风群,还准备把大家的诗文制一期专集。还建议惠岗社区何书记,印一诗文宣传册,放在苏区红馆,平添红色文化积淀。
我因第一次组织如此大型高端雅集釆风,一直高度紧张,今也高度亢奋。为了表达感激感谢,最后也喝高了。连悄悄都担心不已,幸好只在危险的边缘。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都敢,我们有什么不敢的。我们身上的红色基因,就是最崇高的灵感,最神圣的意象,最壮丽的诗篇。
202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