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叫有感
作者:于万顺
今天,我一路东行,又回家看看,在路南的沟渠里突然听到“呱呱!呱呱呱”的叫声,声音奇特而熟悉,这样的声音多少年来也很少听到,但我听出这是青蛙的叫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它为农作物捕捉害虫,是农民的好朋友。
车子继续东行,叫声越来越多,“呱!呱!呱!哒!哒!哒!咯哴哴!咯哴哴……”响声不同,声调不一,音质有别,此起彼伏……这说明青蛙的数量多,种类也不少。
记得小时候不同品种的青蛙都有不同的名字,在农田里容易看到的体形最大的一种叫“三趟筋”,外号叫“大蛤蟆蛙子”体重可能有一二百克,四肢发达,行动敏捷,后脚一弹地可蹦半米多高,一米多远。能连续蹦跳,行走很快,并向后撒尿,要想捕捉它非常困难,撒尿可能是为了驱赶后敌吧。两只大黑豆般的奇特眼睛凸露出头顶两侧,对飞动的影像明察分毫,但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张开大嘴如小簸箕,舌头一伸可与蛇相比,害虫也即顺舌被它卷缩到的嘴里。它可能算是蛙中之王了。呱!呱鸣叫时声音洪亮,并且两眼后侧鼓出两个鸽卵般的白色气泡,很受人看。特别是从头顶跨脖颈,再到后背凸露着明显的三趟筋,尚不知为啥这样凸长,但这是我们为它命名的依据。
大量咱不知正式名字,呱!呱乱叫的普通青蛙生活在水边或湿地里,人一来迅速跳到水里,不见踪影。离水较远时则连蹦带跳迅速逃跑。当发现跑不掉或被捉住时,也不反抗或束手待毙,而是4脚蹬地,4腿伸直,把身体抬高,肚子鼓气,使体形变的特别肥胖和高大,像个按上腿的皮球,这样可吓走敌手,或分散其注意力,不至于伤害它。但也易招之个别调皮者对它进行推打和玩耍,使它东倒西歪,令其难堪和无奈。
还有两种美丑截然不同的青蛙,虽不多见,但也易看到,其一,我们叫它“绿梆哒”,它的叫声和买豆腐人敲梆子的声音相似,即:梆梆梆,哒哒哒,梆哒、梆哒、梆哒……其声音奇特、清脆、悦耳、动听、富有情感,如同姑娘出嫁时敲打的乐器,合拍的掌声。另则它长的非常漂亮,黑豆眼睛,红豆眼珠,全身绿色,如同美女的连衣裙,大家都非常喜欢它,又送给它一个绰号叫“美女娃”。
其二叫“疥蛤蟆”学名蟾蜍,也叫癞蛤蟆。此蛙长的特别丑陋、笨拙,身上长一层刺眼难看的鸡皮疙瘩,上面常分泌一些难闻的黄色液体“疥”,使人恶心。疥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非常刺痒。但这可是它防敌的有力武器,我们或其他动物一般都不惹弄它。另则,从蟾蜍身上提炼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无论哪种蛙都食害虫,都是国家禁止捕杀和被保护的动物,我们都要爱护它。
再往东走,蛙声骤增,叫声连成了一片了。深沟高树之中,碧水蓝天之间,似乎又有回声相助,即:余音荡漾、相互呼应,宛转悠扬、不但声乐动听,并且景色迷人,令我心旷神怡自忘返、灵感情思自笔端。
真是群蛙共鸣、或像百鸟合唱,更像是什么人士组织的别具一格的大型演唱会,其声色不但灌满观众的耳目,并令其感慨不已……
鸟儿的飞翔,鱼儿的跳跃,野鸡的飞跑和咕咕声,特别是蛙儿呱!呱!呱的鸣叫声,是我们国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特别是保护野生动物工作的显著成效。是的:
生态环境要美丽,自然社会要宁静。
千生万物要和谐,大千世界要大同。
让我们和所有的动植物共同幸福的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家园上吧!
作者:于万顺
作者简介:于万顺,笔名,顺畅,生于1947年12月,山东夏津人,从事电业工作,中专文凭,习文爱艺,古诗词爱好者。在《电业报》《棉花地》《夏津文艺》《德州晚报》《德州日报》省《老干部之家》和京《当代写作》及有关书籍中已发表和出版作品近百件。系夏津县作家学会会员,山东电力文学创作学会会员,山东老干部之家诗词学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创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