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曲紫微(通河一中2011)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题记
秋,风是有些寒冷的。天却还是如此的透彻,远方慵懒的云在慢慢地浮动着,天地如此静默。窗外的车,喧闹地在尘埃中穿梭,而我的思绪飞回到某个时空的角落。
织布机还在不停地翻动,那一根根细线穿起了木兰的丝丝哀愁。父亲已年老,弟弟还尚小。 辗转反侧又是一个长夜……
没想到木兰竟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从此替爷征……木兰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做出选择,而转身间已是一名少年郎,举步踏上了出征的长路。
木兰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遥望这路的尽头她心中只是茫然。铁马冰河,那坚硬的铁甲怎能阻挡深夜的寒冷?烟沙翻飞,那沉重的盾牌怎能抵挡住对家乡的思念?也许她曾流泪,曾思念故土稻谷飘香,十里荷塘吐露芬芳,也许她也曾后悔过,想回到温暖、幸福有亲人朝夕相伴的家……
女扮男装木兰将泪水、思念化作驰骋疆场的动力,午夜梦回,那是怎样的坚持?怎样的从容?

归乡解甲,木兰对镜贴花黄,一切恍如隔世。巾帼不让须眉,木兰从军成为一段传奇。
风烟俱尽,点一曲烟火共舞。金沙拍云,这一萧落日长寐。
云卷时, 太阳麻木地转身,将那抹光遗忘在云里。合上我的《南城旧事),心里仍旧有些心疼。海音,我心疼她的童年。
我不知道什么造就了她的坚强,但我知道是什么令她成长。她十三岁以前的童年是恬淡的。在北京的四合院里,她有宋妈的悉心关照,在湿漉漉的并窝子旁她有妞儿的陪伴,在喧闹的惠安馆里她有秀贞的真情故事,在翠绿的草丛里她有蹲在草地里的人去看海的承诺。然而十三岁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父亲的离去使她骤然长大,“”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十三岁的稚嫩肩膀开始承担起这个八口之家。

为了照看弟妹,她去了普通中学,毕业后,在吵闹的工厂做工,领着很少的薪水。但她仍然那么精神奕奕的忙碌着,家里因为贫穷搬出了小别墅,在全是台湾老乡的小院里,八个人一个房子却还是那么快乐。夜幕微小,昏暗的灯光下,一家人吃炒栗子, 吃红薯,那是她们最幸福的事。
她嫁了夏家做了书香门第之妇,却还是那样充实,夫妻二人共同努力,在北京买了所别院,成为搬出主宅的第一对。

坚强的人路会无限延长,自信的人,会把无奈深埋,人生路上唱响的是欢歌。海音晚年病痛缠身,尽管她说,房子里冷清的空气会使她想哭 。但她仍笑容常在,热情待客。
我想去海音的南城,走走她走过的路……
木兰,海音,她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面对困难与逆境,她们的勇敢、淡定变成了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叫“坚强”,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正如雪菜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它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

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看一个个故事砌成的传奇。传奇装点了世界了,世界见证了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