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辽文友共育文苑之花总第(35)期

我家的四大件之自行车
作者/山谷
初审:文丹兰
复审:学与问

“四大件”还有个别称“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它们在计划经济年代曾经是家庭生活必备物件,是会过日子和家庭富裕程度的体现,后来也成为谈婚论嫁的标配,自行车成就了许多青年男女情缘。说说我家“四大件”中自行车的故事吧。

我1966年12月在辽源市塑料一厂参加工作,正是滴水成冰隆冬季节,我那时17周岁。当时的辽源只有1路和2路公共汽车,又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秩序混乱。我家距离工厂足有10公里,而且没有直通公交车,因为没有交通工具上班成了不小的困难。我们车间又是三班倒的工作,每当上夜班的时候,我只能提前到倒班室休息,下班后在倒班室睡觉,耗费时间而且很是辛苦。

幸亏大哥有台自行车,他是辽源煤矿的矿工三班倒,矿上有通勤的小火车。大哥为了照顾我尽量去乘小火车上下班,他需要走好长一段路才能乘车,把自行车让给我骑行,他把困难留给自己而方便了我,让我感受到长兄的关爱。就这样将就了一年多。

1968年春我参军当兵,1970年春复员后去磐石看望二哥二嫂,哥嫂问我有什么困难,我说当兵带回来100元钱,回家后需要买自行车钱不够,二嫂当即给了我20元钱。我回厂上班开了一个月工资,加起来凑够了买自行车的钱,至今我清楚的记得花了146元钱买了一台红星牌自行车。我终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那真是心花怒放。在低工资广就业的年代,每月50元钱工资可以养活5口之家,别小看146元钱,在那时可是一笔巨款啊!

1975年我结婚以后,妻子通过熟人关系弄到一张永久自行车的购买票,我们买到家来兴奋了好一阵子。这台车是防灰尘的全链盒、清脆悦耳的转铃配置,电镀件和烤漆质量及外观漂亮都是上乘的好。那时的永久牌和凤凰牌自行车是上海产的,飞鸽牌自行车是天津产的,是全国名牌产品,拥有一台名牌自行车自豪感不亚于现在拥有奔驰、宝马等名车。妻子骑着永久自行车吸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再后来两个女儿上学了,到了可以骑自行车的身高也给她们买了车去上学。那时自行车的牌子也多了,规格从单一的28吋扩展到26吋、24吋、22吋,结构有直梁、有斜梁、弯梁之分,更便于女人选择和裙装骑行。我们一家就有了4辆自行车,为了确保自行车状况良好,我每年五一,十一都进行全面检修保养。我在本市或出差沈阳、北京、上海等地,目睹上下班高峰时段那如潮水般的自行车洪流壮观,深感我国不愧是自行车王国啊!

自行车陪伴我工作直到退休,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虽然我已到古稀之年仍然喜欢骑自行车去早市超市采购或者办事。自行车与私家汽车相比除了速度和舒适程度不可比,其余优点多多:一是可以锻炼身体;二是环保无污染:三是对道路设施要求不高;四是行驶占道、停车所用空间极小;五是方便灵活随心所欲;六是购车和日常消耗成本低廉;七是不存在塞车问题,所以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仍有它一席之地。我国各个城市投放的扫码共享单车就是最好的例证。

作者:山 谷
1949年生,吉林辽源人。当过工人,当过兵,中共党员,吉林工业大学毕业。在辽源无线电一厂工作,高级工程师,技术副厂长。退休后在大连金普新区华润社区定居,爱好文学、诗歌,喜欢写散文、诗歌,陶冶情操、

诵读:沧 海
居天津,爱好文学,喜欢诵读,用声音传递真情,弘扬传统文化。
☆ ★ 欢迎加入我们 ★ ☆
投 稿 请 扫 码
管理团队
总编:文丹兰
主编:琴 馨
编辑:成于乐
音频总监:沧 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