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片小说】难忘的第一桶金(四)
作者:张书林

我将远道而来的客人安排在今平度城扬州路和胜利路交叉口的商业宾馆,为了表达我的热情和诚意,我还邀请他们常来我家做客。
张经理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血帅哥,他个子很高,额头宽阔,一张瘦削成熟的脸上嵌着一双蓝如宝石般深邃的眼睛。经询问才知他是中俄混血儿。杜远比张经理矮一头, 性格温和,二十来岁父母就去世了,单位为了培养他就让他出来跑业务。但他讲起话来不像一般的业务员口若悬河, 相反,他一说话就脸红,脾气温和,像邻家的小男孩。我试探着跟他开玩笑,他反倒不恼不急,慢慢地我们也混得熟了,成了业务上的朋友。
张经理能歌善舞喜饮酒,他酷爱山东的煎饼卷大葱,也很喜欢吃白面馒头和当时刚开始流行的火腿肠。微醺是歌唱最好的状态,他经常唱的一首歌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唱到动情处还要手舞足蹈,还会流泪。他还时常逗引我儿子咯咯笑,教我们俄罗斯语。他指着我家的锅灶,笑着说了一个单词,听来像“别了大气”(谐音)。看我一脸懵懂,他爽朗地笑着解释,原来,这是锅灶的俄语说法。他又指着电灯,问我这个俄语怎么讲,我摇摇头,他又很认真地说了一个词。我一听,这个好学,简单,别别扭扭跟着学——“嫩吧”,他听了还说我学得对。他又对我说在俄罗斯称呼姑娘和小媳妇往往都是一个词( “妈达姆” ),很快,我学会了这个词,而且还学会了造句,我指着李云对张成说:“I love the妈达姆。”他对我竖起拇指 ,说我很幸运,娶到这样一位贤惠美丽的妻子。
虽然仅是几面之缘的生意伙伴,但这样的相聚时光让我感觉特别新奇和愉快,我们很快就成了知心朋友。接连一周住在宾馆, 张经理的开朗大方和热情很讨人喜欢,我去接送他们的时候,时常看到张经理和服务员开几句玩笑。有时他们在我家喝到半夜,我扶者烂醉的他返回宾馆,宾馆已经关门了,可服务员也只是特意“刁难”他,让他唱几句俄罗斯民歌,便放他进去。为了让他们放心,我和李云专门从城里租了一辆车, 拉着他们两个人上山看苹果,下乡验花生,又去收购站探问价格。农产品的丰收和我们的诚意换来他们的满意和放心。他们还用东北话和当地老农们聊天,这宗生意眼看就水到渠成了。
可我因为资金问题一直满腹忧虑。没有资金我们就无法向农民收购这么好的农副产品,没有好的农副产品就没法做成这笔大买卖。在生意场上,很多冒险的商人为了降低成本损失,喜欢“空手套白狼”,自己不出一分钱而以中间商的角色就能赚个盆钵满溢。可我不愿意这样,也是我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原则。再说了,别看张经理大大咧咧一个人,他可是一个相当精明老练的生意人啊!要不人家怎么是公司的业务经理呢!
我和李云望着星空,肩并肩躺在床上,感到的却是旷世的孤独和满心的凄凉。看着身边儿子的呼吸沉稳而踏实,我和李云却辗转难眠。我怀抱着李云,下定了决心:不行,我们不能让眼看到手的肥肉就没了。我跟李云说:“一切看运气吧,明天我一早就跟张经理、杜远好好谈谈。我想了两个办法,看看他们能否接受。”
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到窗户上,喜鹊在梧桐树上飞来飞去叫个不停,金灿灿的光线唤起 了满怀心事的我们。 我洗了一把脸,觉得自己的眼睛又肿又痛,我望了一眼李云,发现她的眼睛也又红又肿。原来,这一夜,我们都在数着星星,谁都没有睡好。
吃过早饭,我来到宾馆,开诚布公地和张经理、杜远说:“真是不好意思!张经理,你看你们这边能不能把钱先汇过来。因为我刚开始做生意,没有资金进货。我诚意地让步,我帮你们把这个业务做圆满,我薄利少取,就只赚你们一点手续费。张经理,您考虑一下,也帮帮我,合作共赢、薄利多销” 。
张经理看了看杜远,杜远轻轻点了点头,张经理爽快慷慨地说:“兄弟,你这样说就太见外了!你看这是什么!”他说完,就从床底下拖出来一个装饲料的带补丁的麻袋。
“这是?”我很意外,张经理居然还带着样品过来。
“呵呵,你看!”他一边说,一边跟杜远打开麻袋包。
钱!居然全是钱!我一阵目眩。这是我此生第一次见这么多钱。当时人民币面额最大的就是十块钱,我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黑乎乎、油乎乎的麻袋包里面居然装的是人民币。而且这一麻袋包里面每一张全是十块钱,一 摞摞、一捆捆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地用尼龙绳像捆扎报纸那样绑着。
“没想到,这个破袋子里面居然装了这么多钱,看着真不像是装钱的呢!”我心底里暗自佩服他们这样“大胆”。
杜远接过话茬说:“我们来的时候, 把这个麻袋包放在自己座位底下,因为袋子很脏,或许大家都觉得里面装的是一些不值钱的玩意儿,所以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一拨人来一拨人走的,也没人要, 没人拿。”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但现在想想,或许原因并不尽然。当时多数人并没有受市场观念影响多深,社会整体道德水准极高,社会犯罪率极低。举个简单例子,那时候农村晚上家家户户都能开着门睡觉,“路不拾遗” “拾金不昧”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既然如此,那预祝我们合作成功吧!”我笃定地说。
“爽快!”张经理拍拍我的肩膀,继续说,“ 兄弟,实不相瞒,我们看完你的报表就已经确定要跟你合作。但因为第一次和你打交道,摸不透你什么脾气,这次进货我们就带了十万块钱现金。这样吧,如果不够,我们再跟公司联系,继续汇钱过来。”(未完)


作者简介
张书林,笔名张树林,山东平度人。青岛市作协会员,平度市作协副主席,平度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李园街道南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新西兰诗画摄影社荣誉副社长。
自幼热爱文学,多年来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近百万字。作品曾发表于《时代文学》《参花》《教育博览》《中国新农村月刊》《山东青年作家》《齐鲁英才》《春泥》,新西兰《先驱报》《信报》,美国《新报》。出版有散文集《时光的渡口》和长篇文学《走过荆棘的旅程》等。

NZ国学诗词艺术协会推荐
图片:网络
编辑:贝玲娜

